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2|回复: 0

【五蕴皆空】心没有去照见任何东西,无所得、无烦恼心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2-4-6 08: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去照见任何东西,我们如果照见的是五蕴皆空,我们的心就像镜子一样透明。如果我们的心已经照见了很多人间的烦恼,我们这个心就像水一样的会不平静,所以我们心不平静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事、有烦恼。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懂得,绝对不要为了人间的点点滴滴而付出自己整个的智慧和生命。因为我们学佛要懂得无所得、无烦恼心、无所住心,就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放在我的心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值得让我放在心上的。因为人间是一个过路客,什么事情都是我们过路的,就是一种过眼云烟。


节选Wenda20141130B 45:49 臺_長给吉隆坡交流会的開示




wenda20130224A  44:00

佛教经典中的有和无怎么理解


听众:我以前看佛的经典,看过地藏经,也看过金刚经。地藏经里面说有,而金刚经里面说无,就是破一切相,为什么佛又说有又说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答:我问你,你说这个世界是有还是无?英国的大科学家霍金说这个地球终有一天会没有的,那我们人生出来是有吗?是有了,但是我们从无到有的。你站在哪个观点上、站在哪个位置上看这个问题,你就会说出有和无。如果这个人还没有生出来之前,你说他有没有啊?他无的啊。但是生出来之后他有了,有了之后他死了,他又无了。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就是有色世界里面有无,就是慢慢会没有的,没有的东西慢慢也会有的。


创造了不就有了吗?买回来一个点心,看见有吗?等吃完了,不就没了吗?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在空无一物、在有无中有,所以说似是而非、非有非无当中的。这是一个辩证法来看问题的,你不能说拿这个问题来贬那个问题,拿那个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因为站的观点和站的时间,和过去说法的位置、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讲出来的理论是针对哪一层人的理解力和哪一层的开悟力来讲的(哦,我彻底明白了)所以很多人经常说臺_長有神通还怎么怎么样……你知道菩萨在哪个年代讲的这个话?是对什么事情讲的这个话?你不能把他某一句话拿出来,专门针对现在的某一个事




上一篇:【五蕴皆空】如果你照见五蕴都是空的,那你就会离苦得乐
下一篇:【五蕴皆空】理解空性越深,越有深般若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0:13 , Processed in 0.0334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