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
下面给徒弟谈谈六通里面的“究竟漏尽通”,就是已经不为生死烦恼所裹,漏尽通就是已经明白生死,看得到将来,可以看到人生的尽头。是已经开悟了,把什么都看明白了,漏尽通是一个智慧的开悟,如果能修到究竟漏尽通,就不为生死烦恼所绑,就住于涅槃寂静当中。涅槃从佛法上讲,就是这个人走了,虽然肉体还在,但是魂魄已离开了肉身,这就叫涅槃。当一个人打坐的时候,魂就会出窍,也可以称为假涅槃,涅槃之后人就会寂静,而不着于涅槃之乐,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涅槃了,开心得不得了,因为感觉自己的魂魄可以出去,也可以收回来。其实,只要在人间假涅槃,有时魂魄回不了身,所以要当心。打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一个人打坐的时候,很安静,魂魄很舒服,但是打坐要有道行的人才可以,如果没有道行的人打坐,魂魄出去之后就回不来了,就会成为神经病。我们必须不着于涅槃之乐,就是不认为涅槃是很快乐的,是离于两边,离开了两边,一边是涅槃,一边是人生,在涅槃与人生之中,人不是真正的涅槃,也不是真正的活在人生当中。选择涅槃和人生的当中,就是悟。涅槃就是完全解脱的境界,但是在人间怎么能做到完全解脱呢?从六道中人道的意义上讲,你脱离不了人间的因果,修心后,你要救人,要学大乘佛法,还要学小乘佛法,还要学更多救人的道理,还要念经,还要救自己家族的人,所以只能在涅槃与人生当中,有所修为,师父称它为常行中道,经常走在当中的道,不要过偏,也不要过倚。
如果有了一点神通力该怎么办?心态要不喜,就是不要过于开心;不惧,不惧怕,因为有些人有了神通之后,会惧怕,怕看见灵界的东西;不执,不执著,执著了就变成人间的神经病,整天想着看灵界的东西;不空,脑子里不要完全空掉,如果完全空掉就是一个神经病,这个尺度很难掌握,让你们修炼成空,又要让你们不能完全空。不空就是说当你的意识,还很清醒的时候,要把这些意识全部看成空的,真正的空在修为中还是有意识的,比如我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我没有去想这件事情,这就叫有意识的空,是人为的克制的空,而悟出来的空,叫真空。师父曾经给大家讲过真正的悟,是真正明白人生真谛的悟。
如果真的有点神通力,要不贪图名利,要有宽阔的胸怀。当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心胸就越开阔,是成正比的,如果有能力,必须要有宽阔心胸,如果在做人修行中没有宽阔的心胸,就等于没有能力。这个心胸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能看清楚好和坏、善与恶,冤家、孽债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时,才能看清事实真相,这时你的心胸自然会宽阔。
如果有点神通力而走入邪道,将落入万劫不复之境。利用佛菩萨给的一点神功,走入邪门歪道,就是已受过一万个劫都不能再投人,如果利用自己身上懂得的一点东西或一点点功能,一点点神通,一点点灵感来骗人钱财,做坏事,这个人以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境。
在人间,很多人生来好刚强,如果这个人很强硬,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呢?大家都知道以柔克刚,我以柔胜之,就是说当这个人非常强硬的时候,要用柔化的语言来克制他、帮助他。人好术,就是人常会变,或在听别人说三道四后,心存疑惑,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向,走自己认准的路,有时感到迷惑时也不管是对还是错。当以诚心感动,要用诚心来修心并感动他人、来感化人,让他和你共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不是吊在空中,很多人点着光明灯,写上自己的名字吊在空中。光明灯要放在你的心中,才能遍照十方。当一个人能量无边的时候,才能照遍十方,而一盏灯吊在空中,只能照在寸方,就是照在一寸方的土地上。不要点在外面,点在外面的灯是给人家看的,点在你心里的灯,是照亮全世界的,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心灯,这盏灯,犹如网络一样,连着全世界每个人的心,就是佛心。反之有些人心中的灯是灭的,没有点燃,就是没闻到佛法,必须用自己的修为来点燃它。要成全大我,舍弃小我,如果什么事都先想到小我,你哪来的大我?修行要把财看成空,要把名利看成无。修心的人要把钱看成是空的,要把名利看成没有的。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师父讲到这里,要记住:真正的修行是,舍尽一切,当下自在,扫尽烦恼,放下万缘。你们要放下万缘,好好学佛修心,这个世界没有道理可讲,只有缘,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所为(因果)。
金言法语
“究竟漏尽通”,.....涅槃之后人就会寂静,而不着于涅槃之乐,......选择涅槃和人生的当中,就是悟。
悟出来的空,叫真空。.....真正的悟,是真正明白人生真谛的悟。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点在你心里的灯,是照亮全世界的,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心灯,这盏灯,犹如网络一样,连着全世界每个人的心,就是佛心。
真正的修行是,舍尽一切,当下自在,扫尽烦恼,放下万缘。
相关开示
原文:“究竟漏尽通”,.....如果能修到究竟漏尽通,就不为生死烦恼所绑,就住于涅槃寂静当中。......涅槃之后人就会寂静,而不着于涅槃之乐,......选择涅槃和人生的当中,就是悟。
师父叫你们不要执著,如果你不执著,你就能够达到涅槃,涅槃就在自己身当中。涅槃是什么?就是无我的境界,就是无私的境界。我们不执著人生,佛法本来早就存在宇宙之中了,我们有什么可以执著的?我们只要好好地遵照佛法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佛的境界。佛法早就在宇宙之中了,它是无所不在的,无来无去,如如不动,那么你就是进入了如来的不二法门。也就是说,你的心已经和原来菩萨的心合二为一,如如不动,你的心才真正进入了涅槃精进,真正地进入了不二法门,跟佛法合在一起了。
——摘录白话佛法第七册第9篇《照见自身佛性》
提问3.如何理解学佛的人要中观中道
20170923米兰03:20点击查看完整原文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七册第29篇里开示,我们要学中观,即中性地看问题,不偏左也不偏右;师父经常教导我们为人处事要取中庸之道。有师兄在参与弘法的时候,事事力求圆满,做得最好,有时候就会因事情不顺利,或达不到最佳效果,而心生烦恼或与师兄们产生意见分歧。同修觉得如果弘法或学佛也取中庸之道,不必追求极致,差不多就可以了,是不行的,但有时候又无法避免因追求弘法的圆满而产生的烦恼和分歧。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其实这个人学佛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完全解脱,没有完全开悟,所以他把学佛的境界合二为一了。一个高境界的人,他舍得下,他知道人间没有圆满的事情,所以不能去追求圆满,因为在人道是不会圆满的。你们想想,在人间哪一件事情能够圆满?不可能的。所以在学佛当中,尽自己的心、尽自己的力去做,就叫圆满。实际上菩萨不是说不让我们圆满,菩萨让我们开智慧。当一个人在弘法当中,不要去偏左,不要去偏右,尽量把自己做得最好,你就是在开悟当中。所以,不要去让自己进入烦恼,进入烦恼就是不开悟,开悟的人不会烦恼。尤其学佛的人要中观中道,中观就是今天这个事情比昨天好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达到好的要求。“我今天好了,我觉得很满意了”,那么继续这么做下去会越来越好。身体也是这样,看病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他不会今天看了病,明天马上就好起来,全部都好。学佛也是一步一步往前走。
wenda20160131A 01:04:10
如何平衡入世法和出世法
问:师父,我们有时候要度一个人的话,他如果不听,我们又会心里有些生气。那师父也说这样的话我们的功力也会减退,对吧?
答:对,就是这样,受他业障所牵连啊(那要学习这种境界的话,表面上我们要学入世法,内心要学出世法。那请师父开示一下,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这两种“法”呢?)入世法实际上就是说,在人间你就必须要顺着人间的道义在走。比方说你家里的老公不相信,你还得像入世法一样的,你要救他啊,因为他是你老公,对不对?心里是什么呢?心里要修出世法。
出世法是什么?我们是有缘众生,等到无缘了我们也就拜拜了。今天我跟你有缘分,我就救你,这就在入世法当中。出世法是什么呢?我已经完全想明白,我们以后大家都是拜拜的,到了天上,我上天,你不修么你下地啊,就这么简单了。所以在境界上你要学出世法,就是说要完全抛得开,舍弃得了。实际上舍弃这种,并不是说没良心,反而来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那么你如果说这个不对的话,那所有的和尚、尼姑都是做错了?他们为什么把家里都抛掉,孩子都抛掉?(对)他们为什么家也不要,事业也不要,什么都不要啊?对不对?(他们放得下)他们放得下,实际上就是他们过早地修了,直接修了出世法了(对对)他们完全看明白了。
而我现在教你们的方法就是,在世界上你必须用入世法,在家居士要帮助别人、要修,然后心里你要有出世法,你要想明白,大不了怎么,大不了我什么都没有,大不了我就像尼姑和尚一样,大不了我什么都没有,我还是一个人。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我连一件衣服都没有的,我走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带走的。所以我的心灵就是我的天,我的心灵就是我的境界,我要到天上去的,这样的话,你才会把人间一切都抛开的。明白了吗?(明白了,师父。
那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身边跟自己缘分很深的人,他们开心了、有好事了,那我们就随喜;他们这些人不开心了,我们心里也是知道的,但是表面上也要表示难过……)不是表面,是真的难过(对啊,但是他们如果不修,不是……我们……)也要难过(很可怜他)对啊,
那观世音菩萨看见你们整天做坏事、不修的话,观世音菩萨不也掉眼泪嘛,他慈悲心啊。你不能说表面上的,呵呵,真修实修的,你这个又修偏差了,要“枪毙”了,呵呵(不好意思,对不起,师父)所以你跟师父讲话,境界就在这个地方,明白了吗?(是的是的)要好好修(感恩师父!)不过你们这么学的话,你们会进步很快,因为你要记住,真的到天上去,能够懂得佛法的人和不懂得佛法的人,单单念经的人,到了天上的果位都不一样的(是。我觉得我好幸运,每次都能打通师父的电话,自己的一些困惑、疑惑,都能听到师父的亲自开示)好好努力了(我真的是福报很大)福报很大么好好珍惜啊!(我会珍惜的,师父)
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八十五)
问:我想请问,师父在白話佛法里提到说我们修心不要注重外表,也不要注重内心,要走中间。有师兄和我说,中道是开悟后的中道,没开悟没办法中道。是这样的吗?
答:是这样。开悟之后才能做到中道,就像很多人说你要用良心做事情,但是很多人他不修心,已经没有良心,良心已 经被五欲六尘所染了。中道就是你开悟了,知道任何事情不要偏左不要偏右,有些是拼命做善事,组织学佛人在马路上搞清洁卫生,但不念经;而有些只管念经,隔壁着火死人也不管,两种都不好,该我外表做我就外表做,该我内心修就内心修。内心外心要一起修,行为思维都要修,才能修到中性有智慧的一个点上来。
原文:真正的空在修为中还是有意识的,悟出来的空,叫真空。.....真正的悟,是真正明白人生真谛的悟。
✉️“有意识的空”“真空”“虚空”的区别
点击查看完整原文
问:《白话佛法》第二册《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中说,“脑子里不要完全空掉,如果完全空掉就是一个神经病,这个尺度很难掌握,让你们修炼成空,又要让你们不能完全空。不空就是说当你的意识,还很清醒的时候,要把这些意识全部看成空的,真正的空在修为中还是有意识的,比如我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我没有去想这件事情,这就叫有意识的空,是人为的克制的空,而悟出来的空,叫真空。”请举例解释一下“有意识的空”、“真空”的区别,还有“虚空”的区别。
答:真空就是已经通过自己的本性,心中什么都没有,但是心中是万有的,需要什么就自动会出来什么。举个简单例子,你商场里面什么都有,修车的时候,不管你什么零件缺少,我车库里面都能有,我可以订购可以去找,找得到,都有。一个是没有order(预定),纯粹就是我店里这些东西,能修就修,修不好就没有办法了,这是刚刚开始修的,在戒中空。真空的时候,我店里什么都没有的,但是你要什么我都可以打电话拿来,是从九识田中出来的。虚空就是等你什么都有的时候,是不是空了?现在的网购,有什么商品?什么都没有,但是要什么就能寄来什么。师父的例子,是让现代人都接受。
视频:058.完全忘记才是真空!
点击查看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