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一位年轻的比丘,他停留在有一个村子的精舍的时候,有个人就供养他两件袈裟,过去供养什么都有的,就像现在可以供养,对法师可以供养餐,对不对?有的家里正好有袈裟,供养给这个年轻的比丘。这个出家的和尚,来,我给你两件袈裟。法师可以接受供养袈裟的。供养袈裟之后,这个比丘就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长老比丘就是他的长老,就是庙里的长老,就是我们说的是师父,这个师父长老比丘是他的舅舅。
安居之后,他回来之后,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就跟他说,师父。其实他舅舅,他把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给这位老比丘,这个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哎,我已经够了,我有很多袈裟了,他就拒绝了。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是长老比丘坚决拒绝不要,他就说不要就不要。年轻比丘非常地伤心,认为舅舅不接受他的袈裟,是不喜欢他,所以你们自己知道,现在社会当中你送给人家东西人家不收,你不舒服的,你诚心诚意送给人家东西,人家收下来,其实对别人的一种尊敬,听得懂吗?
尤其有些人,人家送你一样东西先看一看,然后不要不要,你说人家丢脸吗?如果你不要看你就说,不要了,你什么都不要送我,那另外一个概念。看一看,哎哟,不要不要,你说人家丢脸吗?人家送你什么东西都要满心欢喜,因为这是一份礼、一份心,你不要人家不开心。你看这个小比丘他就很难受,他就觉得舅舅不喜欢他了,他甚至觉得,既然舅舅坚定地拒绝和他共享必需品,袈裟是我们必需品,和尚要用的,他最好他想还俗了,你舅舅这样我就还俗了,你不喜欢我我跟着你干吗?还是去过自己世俗的生活吧,就不出家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心念纷飞,哎呀,还俗之后怎么样怎么样,念头乱飞、思绪紊乱,心中想着,哎呀,我还俗之后我就去卖掉袈裟,买一只母羊,然后快速生育养出很多小羊,有足够的收入,然后娶妻生子,他再携带妻小,妻子和孩子,搭车再回来探访他的舅舅,再到庙里来再看舅舅,你看,我老婆,孩子,你看我现在什么都有,他甚至想在路上他会告诉妻子说,由我来照顾孩子,但是妻子非要叫他驾车,不要管孩子的事情,但是他坚持要照顾孩子,他就去抢孩子来照顾,结果孩子掉下了车子,被轮子碾过,他非常地忿怒拿棍子就要打他的老婆,其实这个时候他都是想象,他正好用扇子在帮他舅舅在扇凉,由于他的胡思乱想,他就拿着这个扇子不小心,他就是因为像,他因为在想他拿东西打他老婆,结果拿个扇子就打了他舅舅,就打了他舅舅的头。
那个长老比丘非常有智慧,这个长老比丘他很厉害的,这个长老比丘明白,这个年轻的他的侄子的心念,这个长老比丘就跟他讲,讲什么呢?他说,哎,你自己不能打老婆,你打我干吗?因为长老比丘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个年轻的比丘一听他的舅舅长老比丘这么厉害啊!十分惊讶,马上局促不安地离开,立刻就离开了精舍,但长老比丘却设法带他去见了佛陀。你看那个时候佛陀在世他们多么地幸运,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就把他带去见佛陀,这个真的真的非常幸运。
佛陀知道这件事情的原委之后,你看佛陀,这么伟大的一个佛陀,你看他多谦虚,他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佛陀就很仁慈地告诉年轻的比丘,他说:人心骛不定,旁骛不定。人的心不能旁骛不定,就是不能飘摇不定,不能杂念纷飞,即使是遥远的东西,就是告诉你就是在很遥远的东南西北,太遥远的地方,你的心都会胡思乱想。就都能一会儿在东面,一会儿到西面,你看你心可以跑得多远。所以人应该努力使自己,在贪瞋痴三毒中解脱出来。贪啊!刚刚那个这个小比丘不是叫贪心吗?所以要解脱出来你才能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