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a20150705A 29:35
如何保持自己在人间不贪爱、不随波逐流
问:师父,我们人有七情六欲嘛,在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人或者物,我们就会生起欢喜心,但是这种欢喜心并不是想去占有,那么这种起心动念会有业障吗?
答:没有业障。但是经常有这种欢喜心,就会有贪心出来(哦。那还是要修炼,不要动心)
那当然了,修到后来什么都不动心。你说一个男的……你老公看见女孩子都很好看,他又没想去占有人家,你同意吗?(呵呵)师父现在跟你讲话,你听懂了吗?我举例子告诉你,师父是举例子大王,呵呵(是的)我一个例子可以让你马上开悟、马上明白(师父太伟大了!)这是你说的啊,不是我说的(当然了,呵呵。师父,一个人的财富决定了一个人在人间福报的大小,对不对啊?)对
(比如说他有几年的工作啊、健康的身体啊、幸福的家庭啊……那么,对这些有福报的人来说,怎么保证自己不会随波逐流呢?比如说长时间地保证自己的心不要有贪执?请师父开示)怎么样不要有贪?怎么样不要随波逐流?很简单,
第一,心不要动;
第二,不要被人间一切利益、名誉所诱惑。如果你今天看见这个东西好了,你的心就开始动了。所以,很多人做广告拉住人家心理,说“心动不如行动”,因为你心动了,你才会有行动;你心不动,你不会有行动。就像你们谈恋爱的人一样,你看见这个人你喜欢了、心动了,你才会有行动;你喜欢都不喜欢他,你怎么会有行动啊?我现在举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了)
wenda20160115 01:33:34
断掉人间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问:因为我们有人间思维导致在人间不断造新业,请师父开示一下,断掉人间思维的好方法有哪几种?
答:断掉人间思维的方法,从人的外界条件和内心的变化都要当心的。外界条件,为什么法师要到山上去修?就是想不食人间烟火,就是说要脱离人间的烦恼,他就不想跟人间打交道。
实际上,一个人不想烦恼应该守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要让自己脑子里有这些杂念,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会让你变得非常烦恼;所以这个环境是很重要,如果你在一个环境非常优雅、非常干净的地方,鸟语花香、干干净净、清清新新的,每一天没有烦恼的日子里,那你可能会修得更好一点;
那么还有一种断除烦恼就是“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一来的话,你马上有智慧把它解决掉,那就说明你心中已经有一块防火墙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电脑里有块防火墙,不管什么样的病毒来,你都能把它挡掉。
你心中有个佛了,所以不管人间碰到什么事情,你都能用佛的思维去把它克服住,这样的话你也能阻止自己的业障在身上爆发(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0311 07:47
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始心,防止懈怠
问:师父,现在有同修修行特别着相,比如说用人间的思维去做事,为了做功德而做功德,忽视了修心,忽视了自性做事,忽视了真诚心做事,为了求而去做,所以他不能“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做的功德也会有漏。师父您给我们讲讲,否则我们很多人都不懂啊,还觉得自己功德有多大,所以不灵啊,紧接着就是抱怨多多,开始怀疑菩萨不帮他了。
答:师父经常讲一句话,就是说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相信的时候,他不会很激动,你去看跟着师父学心靈法門不激动的人,跟到现在。
只要进来的时候激动得不得了,冲着臺長又磕头又求啊,像这种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他是要找现实回报的人。他为什么会磕头?因为他灵了,但是他都不知道一个道理,你灵了是因为你开始的初始心,它有个爆发力的。你去接触菩萨的时候,菩萨会给你加持的,但是除了这个之后,你慢慢地懈怠了,你不是很努力了,或者你着相了,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你是为某一件事情而求,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本性而求,不是为了开悟,不是为了解脱,这样的话,你慢慢慢慢地就会离开了佛的底线,护法神、菩萨都不会给你很多灵验了。不给你灵验之后,你就开始抱怨:“怎么不灵了?”
而且人很容易把人家对他好的忘记,对菩萨也是这样。菩萨开始对我们好的时候他都忘记,他就想到怎么求了半天菩萨不灵啊,那么时间一长懈怠就开始了,所以这个就是人的一个劣根性。人毕竟讲起来还是属于一个动物性的人类,是属于高级动物,有思维的动物,那么猴子不是也有思维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像这种情况,实际上要保持自己不懈怠,最好要保持自己的初始心。“初始心”就是你当时怎么开始信的,当时菩萨给了你多少,你经常要想。菩萨今天能够让你平安,能够让你获得这么多的感悟,获得这么多的平安和幸福,你只能感恩而不能埋怨,然后要一直往前。
有三种情况鼓励你向前:第一,你不停地要读书,要看《白話 佛法》、看书。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书?本来我教教你们念經文組合、念经就好了,《白話 佛 法》出来就是防止你们懈怠的,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要看别人怎么做。大家要找精进的人,这个人一直不退懈,你跟他交朋友,他会给你很多正能量。就是让你跟着他一起天天发心,去发书啊,去努力啊,这个是很重要的。
还有第三个,就是自己要跟自己的行为作斗争,就是说自己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克制住。主要是懒惰,心理行为是贪心、恨别人,这些都会使你懈怠的。贪得太多的人一定不肯修了,他觉得划不来了;恨了别人太多了,他觉得为什么菩萨不让这个人死掉,这么坏的人;愚痴心的人就整天想着,菩萨你为什么不给我中六合彩?
Wenda20190215 36:29
见到本性才能寂静;梦中阿赖耶识的境界是最真实的吗
問:佛陀在菩提树下最后证悟的时候,当时魔王波旬化作美女、家人等诱惑佛陀,佛陀仍如如不动。请问师父,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就相当于梦里对金钱、亲情、男女之情等都不受诱惑的时候才算开悟呢?
答:那当然了,你要大开悟的话,你根本不能有任何的心。你要见到本性的话,你才寂静,你见不到本性的话,你人不会寂静的。
(对。师父,请问一下,我这个人属于改毛病改得比较快,但是特别容易再犯,是不是就是没有见到本性才会这样的?)那当然了,那你实际上就是知悟娑婆离愚痴,只是你知道娑婆世界有很多的烦恼,你暂时离开了愚痴
(嗯,没有证悟)对了(明白了。那是不是根本原因就是业障没有消掉呢?)对啊
(请问师父,是否梦里的阿赖耶识的境界才是最真实的境界?)应该是的,因为梦中的阿赖耶识是没有增加过人间的第七意识的修饰。因为在人间你可以用第七意识来控制你的第八意识和第六意识,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51023 11:56
臺 長开示“慈悲喜舍”
問:师父在《白話 佛法》里讲,“你能够把本性用得好的话,如果你运用了最原始的本性,你就会拥有像恒河沙一样无穷无尽的智慧”。请师父开示一下,在平时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我们的本性?
答:运用本性的话,就是说时时刻刻要以慈为本、以悲为本、以喜为本、以舍为本,这个就是“慈悲喜舍”。
为什么呢?慈悲喜舍都要放在一起的,“慈”,一个人心慈了,就会有悲悯心出来,有悲悯心之后,就会感到自己很快乐了,喜心就会出来,度别人的欢喜心也会出来,最后你因为有了欢喜心了,你就容易舍。我问你,做人是不是一开心了“这个给你吧”,“那个给你吧”;不开心的时候,什么都不愿意给别人?所以“慈悲喜舍”四个字全部都有连接关系的(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1118 13:43
臺 長开示“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問:请师父开示一下“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的含义,我们如何切入这个境界呢?
答:“常乐柔和忍辱法”,就是经常要快乐,快乐的人就忍辱、忍耐。你去看,很多想不通的人,他不会快乐的;经常能够说说笑话……你看师父有时候碰到很多人间的苦恼,我就笑笑,我就讲讲笑话转移法,心理学上叫转移法。实际上我就是把它转移掉了,忍辱了。忍辱的人必须要开心才能忍辱,自己调侃一番,自己笑笑自己。师父有时候想想:“哎呀,人怎么这么苦啊!哎呀,谁叫你投人,谁叫你乘愿再来的?”我自己就笑笑,“谁叫你乘愿再来的?你在菩萨面前许了这么大的愿,你那个时候能想到现在吗?”想到了就自己忍耐了,笑笑就过了(对对对)
“安住慈悲喜舍中”,也就是说你只要把心能够安住,你的慈悲就来了。心安住,不贪、不执著,你的慈悲就来了,你一慈悲,是不是开心了?(是的是的)你看这个人可怜、那个人可怜之后,你就感觉到自己很幸福了。你到医院去走一走,再看看自己,是不是觉得你很幸运?
(是的是的。我那天看微信,有一个女的查出得了乳腺癌,在医院里地上躺着哇哇大哭)“哇哇大哭”都没用,查就查出来了。很多人没境界,好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得这种病一样。坏人一定有恶报的,没办法,等着瞧吧。所以你看,搞师父的人没有好处的(是)这些弟子如果背叛师父,下场已经有了。我告诉你,不要这样,师父含辛茹苦,为了弘扬佛法已经吃了这么多苦头,弟子还要这么来骂师父,这个真的大逆不道啊,这种都下地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