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接下来给你们讲,“诸恶莫作”实际上是小乘佛法理念的一种。是我不犯罪,所有恶的东西我不去做,就是保住自己,就是各扫门前雪。这不就是救度自己吗?人本来就不应该做坏事的,诸恶本来就不应该做。“众善奉行”实际上就是大乘佛法理念的一种,讲的就是你的智慧开悟后来做世界上所有的善事。大家知道善事是可以转化为功德的,善事就是功德的基础。一个连善事都不懂得去做的人,念经是没有用的。
师父今天给你们一个新的概念:不要以为一个人什么好事都不做,又不肯帮助人家,只是念经他就能成佛吗?他能成菩萨吗?没有用的。举个例子:就像烧烤什么东西一样,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它加上了调料,其实里面的东西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如果一个念经的人没有善良的心、没有善事作为他的根基,他念的经文再多也是没有味道的,也是没有功德的。表里如一才能起作用,才能有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既要修心又要修行。
3-16. 讲佛理—悟人生,谈六道—惜佛性
wenda20170602 18:20
功德的大小在于发心
听 众:师父在早期的弟子开示中讲道:“一书一功德,佛菩萨也赞叹那些发书的人。”请问师父,这个功德到底有多大?对于网上做法布施的同修,衡量功德的大小是靠发心还是做法布施的次数量变达到质变呢?
臺 長:实际上像这种问题你今天问出来,就说明境界不高。你今天是菩萨的话,你还会去注重“我今天做的事情有没有功德”吗?众善奉行有功德吗?当然有功德了。有时候你不作恶,你都有功德,为什么?人家行恶,你不行恶;人家不行善,你行善。你不叫功德啊?功德的大与小只是在于你的心(发心)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就是发心帮佛友开开门,你说:“我是护法,我是菩萨。”你这个发心开门,就功德很大,发心为功啊(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