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能只学不做,念佛不能只念不做,懂佛理不能只懂不做。所以修就是行,所以要修心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行为佛法化。
曾经有一个通用公司的大老板给大家讲管理课,讲了很长时间,有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员说:“董事长,您所讲的这些我们都懂。”董事长说:“你们跟我不一样的在于,你们都懂,而我是懂了去行了,我才会成功。”
中国几千年来,我们的祖上先贤一直在强调“行”的重要性。《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就是你今天不闻,不听到别人讲,还不如听到人家讲;你今天听人家讲了,你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你看到了,你要懂得,因为很多人说“看,不一定懂”,所以很多人说“我看不懂”,你们现在很多人年轻人说“看不懂”,你们看到了,不懂;知之不若行之,你知道它是好的、不好的,还不如自己去做。
在《朱子语类》里有朱熹的类似观点,这位大文学家、哲学家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也就是行比知道更重要。
《孔子家语》曾经说“知而弗为,莫如勿知”,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我们,你知道了还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我们今天学到了佛法,还不去好好地做菩萨、去度人、去改变自己,还不如不学佛。知道到做到就是付诸行动。我们人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从知道到做到,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懒惰。空谈佛法没有用,会耽误自己,误人误事,空谈所有的事情都会使你失误。对我们学佛人来讲,要行之,要懂佛理,更要行佛道,能够行佛道的人就是在佛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20171202 新西兰 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