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 白 話 佛法1-10 《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95&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学佛修行要守戒,……守戒要变成自然守、自然戒、自然修。……习惯成为自然之后,你就是修心修到自然了。 白 話 佛法九--48 《 刻意修不自然 》
要在心中觉得自己没有守戒,这叫戒法自然。 《 戒法自然,智慧随缘 》-觀音堂开示
经文当中说,摄心为戒啊,要把自己的心管好,就是戒律,……一个人有了戒律,他的心才会定下来,因定才会启发你的智慧,所以,名为三无漏学。 广播讲座二-17《 “内护外护” 学佛人就是弘法人 》
实际上守戒了,……就是堵住自己福德的漏洞,你今天有福气来了,你堵住自己的漏洞,我守戒,菩萨很开心 你自己也很开心,所以要修菩萨的意念,起心动念都是佛在你身上,你时间长了 你的身上就会有道场,所以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在自己思维上 在行为上,要有一个菩萨的道场。 《 戒定生慧 妙用化之 神行四圣道 》200314(十五)
佛言偈语 以戒为本三菩提 以身为戒三波罗 以身作则三妙提 以戒启悟三弥陀
wenda20161021 50:14 五戒中最难守的是不妄语;守基本的五戒可以投人 问:师父,是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如果我们任何人遵守五戒,假如他修得不好,下辈子他肯定会投为人身的,是这么说的吗? 师父答:应该的,如果你守基本的五戒,投人是百分之一百的(如果我们在五戒上再加十善,那就是说我们有可能会投到天界去?)对,五戒十善能够到天界的(肯定吗?)当然了。这个五戒你怎么做得到?不妄语,你能做到吗?你不杀生可以,不偷盗可以,不邪淫可以,不喝酒也可以,唯一最难的就是不妄语(是的,有时候真的很难。意念不对也算妄语?)那当然了,妄语是最难最难的。所以你要守五戒的话,你守住妄语就等于守住四戒了。讲老实话,叫我们不杀生我们根本做得到,不喝酒做得到,不邪淫也做得到,不偷东西当然人都做得到,最难的一关就是不妄语。我为什么对东方台秘书处的小朋友、对所有的法师这么严格?就是不能妄语。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我只要一听见他们吹牛、撒谎,我气得……我马上就要查到底的,因为这个是最难最难做到的。如果这个做到,我能保证他们小孩子上天。所以很多人在我面前眨巴眨巴着眼睛,海外的有些弟子,我明明知道他在撒谎,他好像还在瞒着我,“师父不知道嘛”,他们其实蠢得不得了,我没有办法讲(师父怎么会不知道呢?!)问题他以为我不知道。所以很多人,有些共修会的负责人跑过来,还像真的一样,“师父,我没有啊,我真的,我很好……”我会看不出吗?我看不出我还做师父?就像一个小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妈妈,我没有啊,我在学校里没有啊!”你说爸爸妈妈会不知道他在吹牛?(是的。如果有一丁点怀疑师父,那他真的是很蠢很蠢)不是蠢啊,一定不能撒谎,吹牛撒谎那是很大的业,所以为什么菩萨叫我们最后要守口业,明白了吗?(明白)
Shuohua20180223 13:48 如何理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问:请问师父,如何理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答:供养是你的一种布施心,守戒的话,你要知道,本体坏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的菜坏了,你外面的汤再好有什么用啊?这道菜全部都是坏的、臭的,那你这个汤时间长了会坏掉的。汤能给人家解渴,就相当于你今天布施一样的,但是你汤里的料都坏掉了。比方说鸡蛋汤吧,你的鸡蛋都是臭的,时间长了,那你这个鸡蛋汤不是也臭了吗?(明白了。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意思是不是守戒是首先要做到的?)对啊,你今天是个坏人,不懂得守戒,你虽然布施了,你说算好人吗?(一边在做,一边在漏)对了。你守住戒的话,你是个菩萨,那你再做功德是不是无漏了?(对对对。就像昨天那个图腾,师父说她做的功德都被她的嘴巴讲漏了)对啊,就是这样。
问20:跟之前提到的关于“向内求”的问题有关,请问我们平常遇到事情时,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攀缘,向内求是否跟戒定慧有关系? 答20:很有关系的。比方说人家跟你发脾气了,你就要戒,要自己不发脾气,戒掉自己不好的脾气,你人就定得下来。定下来之后,你就会想出办法出来,解决问题。这就叫做向内求。有时候忽然碰到一个天崩地裂的大事情,不知如何是好,那就要先冷静下来,不要发脾气,不要去吵或擅自做决定,慢慢地定下来,定很重要,定下来后你才能想出办法。 (那戒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有关系吗?)有。大戒有三:贪瞋痴。其他还有很多戒,比方说身口意都要戒。意念犯罪也是犯罪。有很多祸都是嘴巴乱讲惹出来的,身体上做错事情惹出来的,还有意念乱想出来的。在身口意三方面都能守戒,你就会很好。 (平常听这些道理当时都觉得懂,但是真的遇到事情又没法运用上,应该怎么办?)师父教你一个方法,一遇到事情时你就想:如果是菩萨会怎么样?比方说老板今天讲你一句了,你非常想跟老板解释,这时你就想:如果我是观世音菩萨,我会怎么做?菩萨肯定不讲话,笑嘻嘻的,不发怒。老板知道他伤了你了,但是你当时不发怒,他会觉得你高尚,他反而会生起惭愧心。有机会你再写封信给他,或是打个电话给他就好了,这样不就解决了?如果你当时回嘴,你的气场出来一定是跟他的相冲。要用“菩萨是怎么做的”这样的标准来严格地要求自己。再举个例子,你看到自助餐有这么多食物,忍不住想要全部都拿把本钱吃回来,但是想想菩萨不会这么做的,你就不这么做了,这样就保住你的胃。否则你狂吃的话,把胃都吃坏了。就像师父刚刚讲的,遇到事情先静下来,不要吵也不要争,才会生出智慧。 弟子提问师父开示—卢 臺 長给全世界弟子第五次的开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