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法,读经文,要熟读,听读之后真正地用了,你才能入,才能进入……开悟的境界。 白 話 佛 法 1-14 《 谈受戒与开悟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94&tim=1688248919381
相关開示: 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 白 話 佛 法 1-4 《 学佛修心的目标 》
菩萨都没法救无缘众生。因为开悟,只有自悟,只有自己才能解决,菩萨讲得再多,如果你自己不能自悟,也是无济于事。 发菩提心,发菩萨行,修到最后就是开悟,开悟到最高境界就是无修。…修心修行已经修到你的心里去了。 觀 音 堂 開 示 190221 《 三窍进入正信 》
学佛要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思维佛道、修证佛果。 当你闻思修之后,你会和菩提心相应, 白 話 佛 法8-18 《 相应佛心 尽除心垢 》
Shuohua20180105 12:59 想成佛、成菩萨,念经和救度众生各占多少 问:師父在回答念经和度人功德的区别时開示:比如说念一次经功德只有20%,但是度人是50%,都是做好事,一个是做大好事,一个是做小好事。但是有的听众问“只靠念经可以明心见性吗?”師父回答是“可能性只占50%,放生、救度众生、命里调节,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50%。你去看看这个比重,就是说念经的比重特别大。如果一个人学佛不念经等于不学佛,烧香不念经等于不烧香。”您这两次開示念经的功德百分比不同,这里有什么样的学问? 答:如果念经的能量不一样,那就说明你自己念经的功能没有运用好。比方说,有些人一辈子念经,他也不懂佛法,他也没学,他到了天上去再后补,他到了天上去听菩萨讲课,重新学习,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人间不停地念经,增长智慧,开始看佛经,看師父的书,像你们学心 灵 法門看師父的书,慢慢地,越开智慧越开悟,越开悟念经效果越快。比方说,你一生念了大概1000万遍经,但是因为你不开悟地念,你可能只收到一半。但是如果你这个人是开悟的,你本来念了1000万遍的经文,你可能得到2000万遍的功德。 (明白了。弟子想问,如果一个人成菩萨,他念经是占多少百分比,救度众生是占多少?)这个实际上根据每一个人成佛、成菩萨的概念不同。比方说你行得多,还是在修心方面多,还是在救度众生方面多,还是在忍辱方面多……它不一样的,所以念经的比例也不一样。因为成佛、成菩萨不是某一个概念,不是某一个模式上去的(比如有一个同修念经念得少,但是他救度众生救得多,他也能照样成佛。是这样吗?)那当然了。有的人念经念得很少,他就是拼命地救人,救到后来,他上去了(明白了)。
Wenda20181116 23:00 如何才能修成佛性 问:有一个佛友反馈,他学习进度很慢,又有退缩的心理,那天他没学习,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本来想放半天,但中午从师兄那里回来,一直静不下心来,反思自己总是匆匆忙忙的,但什么也没弄好。晚上上香时,意念中出现: “好好学佛念经,好好修心修行。万法、万物、万事皆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每分每秒都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才能成就佛性。有阻碍,是因为没有应用佛性,珍惜分秒,应用佛性,才是把握当下,才能成就人生。” 请问師父,这句话是菩萨说的吗? 答:菩萨说的(“万法、万物、万事皆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每分每秒都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才能成就佛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修成佛性,就是要以菩萨为榜样,每一天做的事情、讲的话、想的事情都要以佛为准。不能吵架,不能嫉妒,不能小气,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要欺骗别人,那你才能成菩萨。你想想看,你讲的话、做的事情都像菩萨一样,那你还会怎么样啊?(明白了)
Wenda20171015A 19:10 学佛念经不看《白 話 佛 法》,慢慢会迷失方向 答:好好念心经,脑子不活,做人、学佛要开智慧。我告诉你们,现在師父对你们发出一个教诲:你们好好地看《白 話 佛 法》,学佛念经不看《白 話 佛 法》,慢慢会迷失方向的。好好地学,会开悟的(嗯,感恩師父)像你们这些孩子都非常纯洁,人又很善良,很多都是天上来的,这么多的精英。像你们这些脑子在某一方面特别开窍,但是不会全方面地开窍,没有完全的悟性,所以有时候死脑筋,在感情上就钻进去出不来了。所以你们要好好地看《白 話 佛 法》,领会佛法的真谛,开悟本性,你才会慢慢地对这个世界的真谛有所了解。实际上一切苦空无常,所以你们要有智慧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智慧地去度众生,你才能活得像人间菩萨。我看你们这些都是傻孩子(感恩師父,感恩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