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到后来,让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因为人间的善和恶都不是我们能衡量的,那是一种因果。怎样能懂得这些道理呢?要产生无量的智慧。菩萨告诉我们,要解脱,才会入“不二法门”。如果你今天入“三解脱门”,就会入“不二法门”。空、无相、无作,随便由哪一个法门证入,只要一门深入,就会增长智慧,开悟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空、无相、无作,这是“三解脱门”:你能够空,就会无相、无作;你今天能够无相,一定会空、不去作无作为;你今天无作为,一定是想通了、空了,一定是无相,那无相布施就开始了。
bhff视频开示二39《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Wenda20180812A 34:14
帮助别才能得解脱;学佛要想通、放下、没有人我是非
臺.長语: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这个“相”有多种解释。我们说一个人的相随心变,相会变掉。你做了很多好事,你就变成善相;你做了很多恶事,你会变成恶相。所以自己要知道,种因得因,种果得果。不管做什么事情,先要好好地种下善良,才会得到慈悲。
种下“帮助别人”,你才会自己慢慢地解脱。很多人一辈子不懂这个道理,就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所以有时候活在付出当中,对他来讲就比较痛苦。学佛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自己的思维问题,思维能想通,一切皆通;思维想不通,万事皆空。这就讲了这个“空”字,“万事皆空”的“空”,实际上就是放下,没有人我是非,没有谁前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