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0|回复: 0

【基础课件】1-19、佛法与养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1232
发表于 2024-4-4 20: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9、佛法与养生

 

    给大家谈谈佛法养生之道。你们要经常观想,就是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非常有益。

 

观想头,经常观想自己的头脑非常清醒。人的头脑一定要清,常言道,头脑要清醒。

 

观想心,经常观想自己的心是红色的。心是被血包围着的,血是红色的。

 

观想肺,观想自己的肺很白净,当你观想自己的肺时,自己感觉很白,这个肺会越来越好。抽烟、肺积水、有炎症等时肺是黑色的。

 

观想肾脏,观想自己的肾脏是温的。肾脏一定要保持温,不要让它过热。过热或过凉泌尿系统就会出问题。

 

观想精,精要元固(指男性)。女性讲的是精神,男性讲的是精。精元固,这个固不是真正坚固的固,是要用你的元神守住你的精。元神很重要,许多男人的眼睛没有光亮,无神,其实是精已经不好了,精不好就影响神气,即精不固,神不爽。男人如果不动坏脑筋,他的精力就会很旺盛,这个人就有精神。眼睛没有神的人,实际上他的精就不固了。

 

观想胃,经常观想自己的胃很和,即很平和。平时不能吃的过多或过少。

 

观想肝,观想自己的肝很舒畅。中医上常讲肝气不舒,就是说不舒畅,肝很重要,肝是造血的,所以肝一定要舒,胆石一定要消,经常观想消掉胆石。医学上讲一个人经过二十年后,胆一定会有结石。

 

观想肠,经常观想自己的肠子很柔润,如果肠子不润,一定会有病症,所以肠子要永远都很润滑。

 

观想脾脏,经常观想自己的脾脏很健康。脾脏不健康就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总结起来就是,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要润,肝要舒,脾要健,胆石要消。

 

大家要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谁都要养自己的气,但一定要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接天地之正气。我们人脚踏在地上,头顶在天上,接天地之正气,做人一定要有浩然正气。

 

怎样念咒有效果?念咒语,其实就是念经。短的称为咒,长的称为经。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念经要念得干净,心要安静,经文要听得清楚。心静的时候念经的效果最好。用无量意念经时,你的意念是无量无边的。

 

为什么经文不一定要去理解它?因经文密不可译,密不可解。它像一个密码一样,不要去理解它的意思,只要照着念就可以了。菩萨的心咒不是凡人能理解的,犹如发电报的密码,不用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数字要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如果理解错了,反而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只能音译,不能意译。经咒都是菩萨的真言,怎能用人间的智慧来解释?念经的人千万要记住只能音译,如字的发音。高僧大德给你们讲解的经咒,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含义,菩萨经咒的真正内涵能有几人理解?

 

每个人念经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

 

第一,因果不同,孽力不同。因每个人的孽力不同,念经的效果就不同。造孽很多的人念经的效果就不好,即孽力越深,念经效果越差。

 

第二,意念不同。念经时脑子里想的东西不一样,念经的效果就不一样。如果念经时脑子里乱想,杂念多,念出的效果就差。

 

第三,音声海不同。念经的声音不同,传出的声波不同,念经的效果就不同。念经的声音要像洪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譬如:身体不好,念经时就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念出的经就没有效果。如果你很开心时,就会越念越开心,念出的经效果就好。开口念诵,当嘴巴开始念经时,眼睛要睁开,因为你要把你的想法,你的心,你的灵和自然界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要睁开眼睛念经,因经文是接天地的,让你自己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然后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片光明。因此开始念经时先把眼睛睁开,然后慢慢念,慢慢把眼睛闭上。念经想要有效果,就要念到身心俱忘,也就是说念到心不去想,身体也没有了,这时不是你自己了,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怎样念经才能起效果?

 

1)要对症下药,你念的经不对症下药,就没有效果,没有用。

 

2)要放松,要安静,要微笑。念经要念到法喜充满,要念到心花怒放。

 

3)要观想,听声音。观想就是念经时,思想集中,观想观世音菩萨,然后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听到自己念经的声音,脑子就不会乱想。

 

4)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你们这些徒弟念经能想到金光万道?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你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就像光一样是一团,如果散乱了,杂念多了,就不可能有智慧了。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金言法语


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

 

念经想要有效果,就要念到身心俱忘,也就是说念到心不去想,身体也没有了,这时不是你自己了,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相关开示


原文:佛法养生之道。你们要经常观想,就是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非常有益。

香港法会开示20150619

台长用佛法用仁义礼智信来养生

台长用佛法用仁义礼智信来养生,实际上,告诉大家很精彩的。其实人的脾胃主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他的脾胃会好;如果这个人不讲信用,他的疑心病比较重,所以他的脾胃不好。这是黄帝内经里讲的,今天是卢台长“外经”讲的(笑声)。第二,爱斤斤计较的人,他的身体较虚,脾胃会不健康,所以贪色的人他会伤肾脏所以肾脏不好的人他是贪色的人,你们知道这个肾脏很重要,很多人肾缺水,实际上就是肾在衰竭。希望大家,人靠水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喝水对你们很有好处。

 

现代人以为养生主要靠着一种调剂,一种补品。实际上,补充的物质才是有一点误区的。古人讲,忍者寿也,也就是说仁慈的会有寿命。能够原谅别人的人就会得长寿,能够经常慈悲别人的人他也会得长寿。

 

Wenda20130512B 51:19

关于观想的问题

女听众:《白话佛法》说到一些观想的问题,观想心脏是红色的对心脏好,观想精的那部分我不是很理解。

 

台长答:不要去专门想。比方说心脏不太好,就经常想想自己心脏是红色的,实际上就是加速你的血脉流通,血液循环;肺呢经常想到自己的肺是白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一个是说精元固,“精”指的是精神呀?)精元固的意思是你精神和你的元气要巩固,要常驻在心中。人家说元气足精神足这个人不就身体好吗?(就是精神,其实说的是“气”对不对?)对。

 

Wenda20180902B 32:06

用佛法、用仁义礼智信来养生

男听众:师父您开示:“做菩萨从现在做起,因为现在的人不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修养。台长告诉大家用佛法用仁义礼智信来养生。人的脾胃主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他的脾胃会好;如果这个人不讲信用,他的疑心病比较重,他的脾胃就不好,这是《黄帝内经》里讲的。”师父,有些人的皮肤不好,或者有头痛这方面的问题,他应该注意哪方面呢?

 

台长答:小业障,平时多念一点小房子会消掉的(师父还说到:“爱斤斤计较的人,他的身体较虚,脾胃会不健康。贪色的人他会伤肾脏,所以肾脏不好的人他是贪色的人,你们知道肾脏很重要,很多人肾缺水,实际上就是肾在衰竭。人靠水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喝水对你们很有好处。”)这是对的,人体靠水的。

 


 

原文: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wenda20171217A_1904

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听 众:师父经常教导我们,让我们常常念“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看到您在第一册《白话佛法》三十九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提到:“在你的心中要有如如不动的道场,这个道场就是佛的道场,魔就没有立足之地,自己正气浩然,你说魔还能进来吗?”是否也就是说,我们常念这句话,让浩然正气的意念进入我们的八识田中,魔就不容易进来吗?

 

台 长:对。中国有句古语“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你心中戒律守得牢牢的,杂念、不好的妄念怎么能够进入你的内心呢?你今天放纵自己,就等于把自己的戒律去掉了,那你很容易犯罪、犯错误(如果我们每天睡觉前念上几遍是否更有利于我们的正气常存,同时也会进入我们的八识田中,更有利于我们的修行吗?)用不着念出来,心里念就可以了。“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正气怎么来的?养出来的,所以“修养修养”,修出来、养出来的。“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自己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做小人,因为只有人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没有一个动物不是背朝着天的。

 

ZS20161112_1151

身体不好要多走路,可接浩然正气、疏通经络

听 众:师父,您看看我,现在念经的状况。

 

臺 長:肠胃当心,肠胃不好,还有不能执著,脾气不能太大。自己耳朵不好了,听力现在开始差了(是,没错)还有腰也不好,腰酸背痛(是)你要当心了,你现在的身体是在走下坡路,所以必须要每天锻炼,要多走路。走路是脚踩着地、头顶着天,是接天地之气、接阴阳两气,然后疏通你的经络。浩然正气也不完全是接天上的气,顶天立地才是一个浩然正气。

 

【视频】138.如何让自己浩然正气百病不侵《玄艺问答》!

wenda20160131A  16:25

如何让自己浩然正气、百病不侵;"无价之宝"无法用人间价值衡量

男听众:师父,您刚才讲的“我们要正”,如果一个人有了正气,这个正气也是有助于我们的身体,是这样吧?

 

台长答:那当然,厉害了,浩然正气的人百病不侵啊。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人有浩然正气的话……你看现在有一些做了不如理不如法、贪心很重的贪官,他们就出事了,他就担心了吧。浩然正气的人永远不会担心,他睡得着觉,吃得下饭,天天很开心,他是不是身体就比那些整天担心会出事的人好啊?(是的是的)就是这样(真的,就像包青天一样的,就是浩然正气,皇帝都非常敬重他)对啊,关帝菩萨也是的。这种浩然正气,就是说一个人不被“邪”所侵,不被邪所侵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戒律,他觉得人间的东西不该我的不能要,这种人才会有浩然正气。现在人的毛病就是:不该你的你也想要,该你的你要了之后,不该你的你也要,那么这样的贪心就会使你的浩然正气尽失,就会全部没有了。明白了吗?

 

(明白。师父,那怎么判断自己充满着浩然正气呢?)那很简单了,比方说人家在骂人,你在边上不骂,你就有浩然正气。人家在边上说“叽叽呱呱”说这个人不好,我就不讲;人家说什么,我就不说;人家做坏事,我就不做,你不就知道自己是有浩然正气了吗?(嗯)举个简单例子,有很多企业家跑过来跟我说:“卢台长,我拿你的名字可以在中国、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开很多的生意,我给你多少多少钱……”台长不要,我不要,这不就浩然正气嘛,对不对?(是的)你是弘法人,你怎么可以跟生意挂钩?你这个人马上就不值钱了。无价之宝是没有价值的,就是这个“价”是根本不能用人间的价值来平衡的,那才叫“无价之宝”。就像现在女人一样的,你再有名再怎么样,人家很多男人有钱,他说“怎么样啊?我出多少钱……”她不理他。“那我再出高一点”,哦,理他了……你还是有“价”的,对不对啊?(是的)你有本事“无价之宝”,你再怎么样,我理都不理你,那么“无价”了。这种事情……正!正气浩然,自己能感受得到(嗯,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原文: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

Wenda20181118A 37:15

如何理解念经要无量意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一册第19篇里开示道:怎样念咒有效果,念咒语要清净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请问师父,如何理解念经要无量意呢?

 

台长答:“无量意”就是要很多正能量,念经的时候要有正能量加持,杂念才不会在你身上。

 

广播讲座~学佛修心 去除心魔 找寻佛性 20120115

臺長告诉大家,念经呢,要清净,语言要清净,心量要无限,就是心量要大。念经的时候念得要干净,就是心要安静,经文自己要明白、听得清楚,心静的时候呢,念经的效果最好。那么用无量意念念经,你的意念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说,当你念经的时候,你的脑子是完全空的,叫无量无边。这个时候,菩萨的意念和无量无边的那种能量就会进入你的心田当中,这样的你才会念的好。所以希望大家,念经要真念心,修行学佛也是要真的学佛、要修心,念经的话就是念心啊!

 

臺長经常跟大家讲,你的心越静,你的经念得越好;你的心越干净,你的经文显出的能量就越大,你的“进力”也很大,“进力”就是你的进取的力量。因为你如果不好好念经,你就没有信力,你就不会精进,你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实际上“进力”就是要进展力、进步力和进取力。因为你现在受的不是我们正常人所能受的病,所以想让自己的病好,就要做我们正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我们要忍啊!正常人所不能忍的,我们才能把病治好。这就叫学佛修心。

 

心灵净土观世音菩萨开示大悲咒

问:20-05-2020,观世音菩萨在心灵净土给天下佛子开示大悲咒的意思。

 

观世音菩萨:“童儿,大悲咒是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什么是无所障碍的大悲心呢?为师给你们略说这里面的意思。”

 

观世音菩萨:“不以自己念想去想,而以众生之念想去理解他们的烦恼障。为师在救度众生时会以天眼观察众生心中的慈悲心念。你们如果能够在起烦恼心时,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慈悲怜愍,长久下来就能慈养心中一切善根悲种,成就无碍大悲心。”

 

关帝菩萨:“弟子们,你们每日念诵大悲咒,可曾学观世音菩萨这样子念想?若是能做到,就能得到吾更多的护持。”

弟子 马来西亚 20-05-2020

 

答:菩萨讲话很少,很精辟。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八十六)2020-05-28

 



中场视频

【视频】怎样能够让自己不被这些五欲六尘所染?——第41集 心净智慧 远离罣碍 200415A

不要被人间的五浊恶世所缠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容易被五浊恶世所染著。过去说“染尘所染”,就是这种灰尘会使你染著。那么怎样能够让自己不被这些五欲六尘所染?就是要以佛之正气来护及其身,要用佛法的正气、正能量,永远不要生出伤害别人的思维和念头,不要生出忌妒别人的意念和思维,这样的人就敢于担当,浩然正气,再凶猛的波涛能奈我何?很多人为什么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继续学好佛?自古以来很多高僧大德,他们能够明心见性,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无论心中产生了多少魔障,都有能力去克服它,所以不会成为无明之众,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无明之众。所以修心最难超越的就是心中的魔障,心中的魔障就是心中的障碍,就是《心经》里讲的罣碍心。如果有罣碍心,什么都放不下,什么都罣在心中。所以一个人要有正气、正法、正信、正念,才能克服这一切。你们要好好地学习佛法,救度众生;能够修行之精,就是修行的经典。希望大家能够懂得,观世音菩萨传授我们这个正法,就是改变我们的心灵,上至天、中至人间、下至地府,能够救度万劫之身悲苦中度。

 

所以不应该去想太多,不应该放不下。一个学佛的人要胸阔如海,坦然正法。什么是“正”?能够用菩萨的正法来对照自己,在法界中能够接人间天地之浩然正气,广度有缘,悲愍无明众生,这些都是以最爱之情来感化众多的有缘众生。我们要真心地帮助众生,来改变他们,去怜愍他们,去感动他们,这样才真正地显示出我们佛之本性,逾越自我,大爱无疆。

 



原文:如果理解错了,反而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只能音译,不能意译。经咒都是菩萨的真言,

台北法会问答20161001 16:44

当新同修问到经文意思时如何解释

问:度人的时候,有一个美国人问我经文里的意思,我回答他:“念经的时候不要去理解它的意思。”我也是按照师父《白话佛法》第一册提到“经文密不可译,密不可解。它像一个密码一样,不要去理解它的意思,只要照着念就可以了。经咒都是菩萨的真言,怎能用人间的智慧来解释?菩萨经咒的真正内涵能有几人理解?”当他听到这个回复,非常不接受这样的回答。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应该怎样回答。

 

答:你跟他说:“吃药,不一定把里边哪味药都搞懂了才吃。病好了,你吃下去的药才是有用的。”但是有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比方说,“心经让你放松,能够想得通,大悲咒……”简单地要跟他介绍的。不能说“这个密不可闻的,这是秘笈,这是保密的”,不能这么讲。“心经就是解开你的胸怀;大悲咒就是有能量给你,因为悲悯产生能量体”,要这么讲的。你那么一讲,又断了一个西人的慧命。所以你们要多学啊。

 

Wenda20180701B 13:21

经文不能没有考证就随便解释

女听众:在礼佛大忏悔文里有一位南无弥勒仙光佛,请问是不是弥勒菩萨?

 

台长答:不知道。这么多菩萨了,这个事情要考证的,不能在电台里随便乱讲的,明白了吗?比方说,经文当中也有观世灯佛,那你说是不是观世音菩萨?(是)你怎么知道啊?不考证,不问菩萨,你怎么知道啊?(对不起,不好说)“观世—观世音,像明灯一样的佛”,你可以随便乱讲吗?(不能)我告诉你,经文不能乱解释,很多人就是讲不出来,以为自己是上师、是师父,你乱讲就不行。师父还得问菩萨呢,我不问菩萨的事情我不能讲的(明白了)

 


 

原文:念经时脑子里想的东西不一样,念经的效果就不一样。

观世音菩萨:“徒儿,你可知为师在天上是以何种心态诵念往生咒超度众生?为师是想着一切众生之苦皆由无始贪瞋痴而轮转恶道不得超脱。你们若是能以这种心境来念诵往生咒,其神力之大是不可言说。”

 

观世音菩萨:“今天为师就趁母亲节给你们开示到这里吧。吾视天下众生为吾之儿,我儿受苦,我心亦悲;我儿离苦,我心亦乐,这是为师的境界。童儿,你们都明白了吗?为师谢谢孩儿们在今天对为师的想念与祝福。愿天下众生离苦得乐,国泰民安。”

说完,观世音菩萨把净瓶水倒入娑婆国土上空,一阵阵的金光能量穿透云层,进入芸芸众生体内。

弟子 马来西亚 10-05-2020

 

答:观世音菩萨真的大慈大悲。菩萨说,念往生咒,你脑子里要想着超拔一切苦难众生,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样的话,你的能量当然会大增。不容易的,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有这种愿力,愿意救拔别人脱离苦海,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愿力!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八十三)2020-05-14

 



原文:念经想要有效果,就要念到身心俱忘,也就是说念到心不去想,身体也没有了,这时不是你自己了,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3-36. 学佛有“三力”,妙心始悟佛

师父在这里给大家继续讲要摄耳谛听,这个谛听就是用心来听。比如你念经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心来听,不要有漏空的感觉。也就是说当你念经的时候念得太快了,你就觉得漏空了。所以念经不能有漏空的感觉。当你念经念到一定的时候,忽然之间感觉我怎么空掉一块(漏了一句)。对不起,重新念。否则就算你全部念完了,效果也不明显。所以要用耳朵听到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你的身心才能归一。要记住用耳朵来谛听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师父告诉你们,所有的念佛人都必须用耳朵来听自己念的经,能让自己的心集中,而且功德会很深。不管是谁只要用这种谛听法有利无弊,只有好处,没有害处的。

 

【视频】231.观世音菩萨开示,身心融入诵经质量更好(问答20151009)【真修实修】

有关念经念到自然禅定的问题

提问22  有关念经念到自然禅定的问题 20180310雅加达35:30

问:师父开示过,心灵法门同修修禅定,一直念经念下去,念到后来自然禅定。请师父开示,这是不是由“念念无间”到“念念无念”境界提高的自然过程?

 

答:有点意思,学得有点开悟了。实际上当一个人在念经的时候,坐在那里一直念一直念……坐在观音堂里念经的时候你们会动吗?心思定下来了,心定了,你就慢慢地开智慧了,因为定能生慧,戒能生定。你到观音堂,把所有人间的事情全部停掉,那么你守戒了,在观音堂里一守戒,定下来好好念经,念经的时候慢慢地把眼帘垂下来,不去看人间,不当成是真的,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眼帘垂下,学菩萨七分闭三分开,然后慢慢地念经,念到后来你就定了,心定下来你就入定了。其实都是一样,不一定要打坐、单盘、双盘,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很多人坐在那里慢慢地念经,念经之后就慢慢入定了,他就会脑子清空,开天门,接地气。一通,人很舒服,小周天、大周天全部就打开了。但是很多人一坐下来,脑子杂念乱飞。

 

所以我不要你们打坐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下面一接地气,上面天门没开,接不到天上的气场,很容易走火入魔。很多人打坐很容易出事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你们就念经,坐在这里念念经就好了,定得下来就是成功。念到后来哪怕睡着了,你也是半“入定”了。很多人说:“为什么我一念经就睡觉,平时怎么精神这么好?”我就问你们一句话:平时如果这辆汽车一直在开,机器在动……你的脑子,平时讲话、做事,走路都要怕碰到人,或者看见东西会不会砸下来,所有的一切你都要当心,所以人的心、脑子一直在转,当你在观音堂里面坐下来一安静,这个时候你完全入定了,突然之间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安静和放松,这个时候你就会入定了。但是很多人经常睡觉,那叫入了“昏沉大定”。

 

Wenda20201002 28:03

佛法养身之道;如何把菩萨的金光万道接到自己身上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第一册《佛法与养生》里面讲到佛法养生之道,大概里面有一段话是:“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要润,肝要舒,脾要健,胆石要消。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你们这些徒弟念经能想到金光万道?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你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就像光一样是一团,如果散乱了,杂念多了,就不可能有智慧了。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起来。”同修们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个佛法与养生,利于身体,更加利于学佛念经、修心修行?还有这个金光万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照,也不懂得怎么照。

 

台长答:举个简单例子,你虽然没在太阳下,但是你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吗?(感受到)好了,就这样啊。你感觉到金光万道,你就能够想象这种金光万道。人最高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想象力。能想象出金光万道的话,你就感觉你看到了,你可以感觉到它的温暖(对)过去曹操有一个故事不是“望梅止渴”吗?他的士兵走路走到后面口干舌燥,每个人都没水喝,曹操就跟他们说:你们再往前面走两公里就有一片梅林—梅子的林,你们就可以吃梅子了。大家一想到梅子,马上嘴巴也不干了,吐沫也出来了。其实这就是精神上的东西(师父,这金光万道是不是也能打通我们身体的经络或者是帮我们身体越来越健康?)对啊,金光万道实际上就是当你想通的时候,开心的时候,你的脸红润,你的手都会红润,你的脚底都会红润,这就是经络打通了,大周天、小周天都打通了。那你这个时候,你整个的血液循环舒畅,经络、脉冲完全属于正常状态下,所以你就特别精神好。人精神好的状态下就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是金光万道(好)

 



原文: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佛让我们安静,就是让我们冷静,所以佛说“静静静”,就是让我们冷静。只有静,你才能产生智慧的清凉。

11-28

 

Wenda20200202 01:08:07

关于求心静的问题

听众:师父之前说过,我们在拜完佛要求事情之前,可以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静——”,师父说“你们在念‘静’字的时候脑子就会全部空掉,一点都想不出任何事情来。”请问,能把这个“静”用在别的方面吗?比如说心乱的时候或者睡不着觉的时候,都能这么求,是吧?

 

答:都可以。

 

【视频】661.念经时要保持心静 不被外环境惊扰|念礼佛大忏悔文时出现不好的意念怎么办!




结束视频

【视频】040.浑浊的苹果汁!《智慧小故事-禅修静定》



 



【PPT基础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基础课件】1-18、与众徒弟谈神通
下一篇:【基础课件】1-20、和徒弟谈”见思惑”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3 23:31 , Processed in 0.0554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