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是一位和 尚,当年的弥兰陀王就故意要为难他几个问题,有一次弥兰托王故意要为难这个那先比丘,就质问他:“你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呢?”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我父亲传给我的!”“那您父亲的王位又是谁传给他的?”“祖父。”“祖父的王位又是谁传给他的呢?”“曾祖父啊!”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向上追溯,您相信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弥兰陀王正容地回答:“我当然相信!”“您见过他吗?”“没有见过。”“没有见过您怎么能相信他的存在呢?”“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宪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那先比丘微笑地说:“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陀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三藏;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和您的国王开国君主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如果不相信菩萨,可能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在这个贪欲的社会当中有时候会迷失方向。我们学佛人心中要有一尊属于自己的佛,时时地坚守自己的道心,你才能在人间的迷惘世界当中找回自己的本性和良心。
有一位先生跟妻子经常吵架,有一天妻子做家务做的累倒了,这个时候,先生才看着自己的妻子说“我觉得我很对不起你”,臺長告訴你們, 这就是人找回本性的开始。我們要珍惜身边的人,就像珍惜身上戴的金首饰一样,天天有的时候没有感觉它的珍贵,一旦失去你就觉得非常可惜。所以要创造机会学佛,那是智者;等待机会的人,那是愚者。经常反观自照,检讨心靈是否有名闻利养。臺長告訴大家,凡尘勤修戒定慧,心净随缘佛性悟。
一个知足的人永远不会放弃快乐,而一个拥有贪欲的人永远不会知足。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快乐的人他计较得少。(掌声)
我们没有智慧的人用肉体的需要来控制自己的心靈,而有智慧的人用心靈去控制肉身对物欲的贪爱,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人间的欲望所困。人生就像一张网,你天天对哪个事情重视了、钻进去了,你就被它那张网套住了。很多人玩股票就变成股民,完全钻在里面;很多人天天钻在情里面,他就被情网套住;很多人天天钻在赚钱上,他就被财网套住。学佛人一切随缘,记住了该是你的一定是你的,不是你的那就不是自己的,所以一切随缘心平安啊。(掌声)
有一个叫杰克•伦敦,他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的作家,因为他写书、写小说,稿费非常地多,他很快进入了美国的上流社会。他在与上流社会名人的交往之中,他学会了喝酒,并逐渐发展到嗜酒如命的境地,他每天与酒为伴,长期的酒精刺激,让他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思维全部都在下滑。他的妻子叫查米安为此非常地痛心,多次劝他戒酒,一直没有效果。 查米安对很多人说:“谁如果能帮我丈夫成功戒酒,我将感激不尽。”家中有一个佣人毛遂自荐地说:“夫人,我有一个办法,只要夫人按我的方法去做,一定可以让你先生戒酒!”在查米安生日来临的时候,她要求丈夫送给自己一匹好马,结果查米安看中了一匹最昂贵的名马,杰克本来是不情愿买的,但禁不住妻子的死缠硬磨,最后只好咬着牙将其买了回来。几天后,当杰克路过马厩时,看见佣人正在喂马,他看了一会儿后,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能这样喂我的马?!”佣人说: “不这样,你叫我怎么喂啊?”杰克说:“你知道我这匹马多珍贵吗?我花了好几千英镑才买回来如此珍贵的马,应该给它吃最好的、最新鲜的、最健康的草料,喝最干净的泉水,但你却给它喂脏兮兮、散发着臭味的草料,喝如此浑浊的阴沟水!难道你想故意害死这匹马吗?!”佣人回答说: “先生,这是您的妻子交代我让我这么喂的!”杰克一听更火了,转身就朝家里跑,大声叫道:“查米安,你给我出来!”查米安走出房屋,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么大呼小叫的?”“你怎么让佣人用这么糟糕的食物和水来喂这么尊贵的好马,你知道对马的身体有多大的危害吗?”他的妻子说: “知道啊。”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杰克说:“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妻子查米安双手一叉地说:"你不也是这样吗?明明知道自己身体很宝贵,不照样也天天酗酒吗?”妻子的回答让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傻得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呆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第二天,杰克开始改毛病不喝酒了。戒酒成功之后,杰克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高峰。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不会让一匹良驹去吃烂草,喝脏水,因为我们觉得这匹马的宝贵。同样,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某件东西宝贵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去做对它不利的事情。我们学佛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良心和本性很善良,珍惜身边所有对你好的人,你去珍惜他,去爱护他,你才能拥有别人。所以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啊。(掌声)
很多人违背良心做事,伤害别人,最后又伤害自己的良心,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身体宝贵要健康,慧命宝贵要修心。不让身体生癌症,不让慧命生业障,这就是惜福,这就是珍惜生命。(掌声)
—20170521 布里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