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7|回复: 0

非想非非想

[复制链接]

1565

主题

3

回帖

6893

积分

积分
6893
发表于 2020-5-18 0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想非非想



 

“五蕴皆空”实际上叫“非想非非想,非想非无想”。什么意思?我没有去想——非无想,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去想。

 

—白   5-30《 读《心经》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陀教化众生,叫我们要抛弃妄念、执著,我们不可以执著,不能有妄念,所以佛陀叫我们进入非想非非想的状态。“非”就是不、不是的。比方说不去做什么——非也;不去做,不要怎么做——非。“非想”就是不要去想;“非非想”就是不要去想,但是又不是不要去想,也就是说,不要去想,但是又并不是进入了完全不想的境界,这就是靠你的觉悟。

 

佛经《心经》就是告诉我们,内心想自在,想完全不被这些空和色所牵挂,想心中得到大自在,既要懂得什么叫“空”,又要在“空”当中知道怎么样能够利用人间的色(就是相)来完成自己内心的空性。所以不要去恋空,你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你的感受。

 

     51《 抛弃妄念 非想非非想 》



 

Wenda20200124 24:49

不能想太多,也不能不想,要中庸

 

臺長语: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学佛,好好地改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思维当中存活,每个人都会想很多。想得过头了——神经有问题;想得太少了——没智慧。所以,又要想,又要不想,叫“非想非非想”,你就到了“非想非非想”天了。你想过头了,就神经出问题了,钻在里面,出不来了;你什么都不想,那你是呆子啊?人家说你脑子有问题。不动脑子的人能活在世界上吗?也不行。想过头不行,不想也不行,那么只能选择中庸了。该想的时候想,不该想的时候不想。又像想,又像没想,那么非想非非想”。



 

wenda20170409B 10:11


如何理解“非想非非想”

 

问:请师父开示一下“非想非非想”,请师父详细解释一下,我还是不太明白。

 

答:“非想”,“非”就是“不”,不想。“非想”,就是不想;“非非想”,不是不想,就是还是想的。又想又不想,不就是活在又是虚空、又不是虚空当中啊?(还有一个“非有非非有”也是这个意思?)一样的。其实因为过去翻译的时候,这些讲得有点像字体上一个转换。很多事情是“非想非非想”,我这个人“非想非非想”,我不去想它,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完全不想它。很多人说“看见财,我不去想它,不想财”,但是并不代表你心中不要财,并不是你不想。你知道这个财不是你的,你想过了,并不代表你没有去想;但是我现在不想它,不想它不代表你一定没有去想它。“非想非非想”(还是存在的)



 

问:“实相非相,知如实故,诸法如幻,幻中有真,真中有幻。非想非非想,是相不是相?悟中有觉,觉中有悟,说自己开悟,就是没开悟,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已经开悟了。” 以上的几句是弟子偶然听到的,怎么理解?

 

答:你认为实在的相,并非是一种真实的相存在。你知道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诸法如幻,它又不是真实的。幻中有真,这个世界本来就不真实,但你掐一下自己有没有感觉?真中有幻。非想非非想,你不去想,并不是你没有想。到底是相,不是相?你看到的是菩萨瓷像,菩萨在哪里?又没有,只是瓷像。觉悟中会有感觉,开悟的人有感觉,有感觉的人会开悟说自己开悟的人是没开悟,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开悟。就如有钱的人不会自己说有钱,说自己有钱的人不会真有钱。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一十五)




上一篇:觉行圆满—真正的正觉,就是觉悟和你的行为都圆满
下一篇:常离法相—自由自在,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7:34 , Processed in 0.0483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