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白话佛法》第四册《心地无私天地宽》中,师父开示:“第三,要明,要空。你的心放得像宇宙这么大后,如果不明亮,里面不是空的话,你就闯祸了。因为心空后如果没有智慧,带来的就是愚痴。”请问,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是怎样做到心空的?不明亮的心怎么会放得如宇宙般那么大?不是要忘记自我、有真正利益众生的大菩提心才能达到心空的吗?
答:他以为他自己学得很好,研究不出来,只能举例子给他听,因为这个人是比较“粗学”——学得比较粗。比方说,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光了,是不是容易倒进更好的水进去?自己执著的人,他心中有很多执著的想法,那么别人的观点他就接受不了。夫妻吵架的时候,因为各执自己的观点,所以不会接受对方的意见。空,就是把自己先倒空,倒空之后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那么里边负能量进来怎么办?如果你把自己倒空了,进来的是污水呢?那肯定不明不亮了。空了之后要有智慧进来,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明亮,你的心空之后要有明亮的智慧进入心田。比方说很多人修得很不错,他就是因为空了,空了之后,他接受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他就比较干净,做一点儿善事,做好事,接受人家好的观点。而有的人空了,怎么空的呢?婚姻出问题了——“我想通了,我想明白了,无所谓了,我恨死男人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去找男人了”,这种就是负能量的东西进入了你的空的心,就已经是负能量的东西,不是正的,不是正信正念,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遁入空门”,过去把庙里叫做空门,因为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你进入空门之后,你想不通,你还是在空门中徘徊,你要有自己正信的智慧在里面,你才能不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