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回复: 0

【戒嗔】佛陀的“嗔恨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1342
发表于 2025-1-8 22: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戒嗔】佛陀的“嗔恨心”!


菩萨就是不断救人、做好事、忘我、没有嗔恨

———wenda20130614_7105

听 众台长说过,要超脱六道不但要修得好,还要有一定的境界。这个境界要怎么拿捏和理解?

台 长要有菩萨的境界才能超脱六道。菩萨是什么?菩萨就是不断地帮助人家、救人、做好事,菩萨要普度众生、菩萨要慈悲、菩萨要忘我、忘记自己救别人,不能恨人家,那才叫菩萨精神,这就叫境界。人家吵架你为什么不吵?因为你拥有菩萨的境界(明白)


佛陀的“嗔恨心”!

———20170929 法国巴黎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弥兰陀王故意为难他几个问题,但是那先比丘非常有智慧。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瞋恨心?会不会发脾气?”那先比丘答:“佛陀没有瞋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但是弥兰陀王说:“可是在佛经上有这么记载,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很生气地斥责他们‘出去、出去’,这不就是瞋心使然吗?瞋心使然不就是瞋心的表现吗?”

那先比丘耐心地解释说:“这事是有的。舍利弗和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见面会,但是这五百个人有很多人在成群地喧闹,没有好好地听佛法,不尊重庄严见面会。佛陀呵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瞋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这就好比大地负载着我们,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这个意思就是说,今天大家都是来听佛陀讲佛法的,大家都很认真,只有几个人在喧闹,就像自己跌倒一样,那是因为你自己的错误行为。佛陀让你出去,这是因为你造成让自己出去的果,并不是佛陀在生气,是让你能够出去冷静,因为你已经由这个因造成了这个果。所以那先比丘就说,这能怪佛陀吗?这是因为你本身造成的,就像人跌倒一样,你跌在地板上,你能怪地不好吗?


有五种怨恨心,他一定到中阴身

———马来西亚·吉隆坡 170829

一个人如果在临死前心中有怨恨,就会入中阴身。什么叫中阴身?一个人死了之后,离开了人间,他没有身体了,他的魂魄就在飘飘荡荡,这个时候他没有上去,也没有到下面去,飘飘荡荡的在当中。为什么叫中阴呢?因为人活着是在阳,死了在阴,所以叫中阴身。师父告诉你们,临死前有怨恨的人,一定入中阴身,上不了天;如果他很好,也下不了地。

师父告诉你们,有五种怨恨心,他一定到中阴身。所以当我们以后要离开人间的时候,五种怨恨不能在心中长留。

第一,意有怨,就是你的意念当中怨恨:“我的孩子还不来,我真的很怨,他们对我这么不好,我死了也不瞑目。”好了,进中阴身。

第二,缘有怨,就是缘分当中有怨气。“我怎么会嫁给他了?我这辈子嫁给他,真的倒了八辈子霉了,我就这么没了,我就这么死了……”

第三,生有怨。对自己活着、生活都是怨气,死的时候都放不下。

第四,蕴有怨,就是“五蕴皆空”的“蕴”,这个“蕴”就是在你的内心深处,已经进入了你的本性,讲不出来的:“我就是不要看他,我真的是……我怎么办呢?我看见他就觉得很倒霉。”好了,你怨,你就到中阴身。

第五,种有怨。瞋恚心,就是恨心。“哎呀,这个事情搞到底,你看我要快死了,还是这个样子,我真的恨死他了!”你就下中阴身了。转世投人之后,他这种人就是带着很大的瞋恨心,成为无惭愧之人。你们知道,有一种人生出来刚刚长大,他整天有怨恨,看谁都不满意,看谁都不喜欢,这种人上辈子死的时候怨气冲天啊。




上一篇:【戒嗔】仇恨的种子会让你的心破碎
下一篇:【戒嗔】准备复仇的小沙弥!一个念头天地皆宽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4:35 , Processed in 0.0342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