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因果,你根本不知道什么为善,什么为恶。在人间很多看起来觉得是好的事情,你去做了,实际上是伤害了别人。所以人间有一句话“做好事被人骂”,主要问题是“你认为”,有个“我”字在里面:“我”认为这是好事,“我”认为这是坏事。所以自己本身没有般若空性,没有智慧,执相的可能性相当重。
一个人没有忍辱心不可能有慈悲心,慈悲心的前提就是要忍辱。连忍辱都做不到,怎么慈悲别人?
菩萨和佛,在天上时时看着我们,无常就在我们身边。人不可执著地去学佛,一定要断除我相,才能去除烦恼。
平安是福财是祸,
追求钱财一生过。
为名为利全是错,
一生辛苦全白做。
自净其意,才有定力。在生活中修定,在工作中增长定力。放下执著,精进修行,清净自心,常忏悔,常念经,不忘初心。
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佛人,你才会进步。如果你感觉自己什么都懂,你自己已经抱住了贡高我慢,也会扰乱你心中的正知正觉;接下来,你的烦恼就开始生起了。
正知正念最重要,
不骄不躁才有效。
修行就是修清净,
不忘初心最重要。
節選每日佛言佛語 忍辱才能慈悲 20210614
Wenda20180722B 14:23
法执导致慈悲心减少该如何修正
听众:为什么很多人修学佛法之后,就慢慢偏向于修法,比如说去修生活当中哪些要注意、哪些不要注意这些法,而慈悲心慢慢就少了。请师父慈悲开示这种现象。
答:这种现象很简单,师父不在身边啊(师父,我们要在您身边)你在我身边很容易啊,你就好好多看看《白 話 佛 法》就好了嘛,不就在我身边了?(感恩师父)看了吗?(看)《白 話 佛 法》要看的,要共修(知道了,感恩师父。慢慢偏向于修法了之后,他的慈悲心慢慢就很少显现出来,可不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的法执?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习性?)对啊,你讲得一点不错。讲老实话,注重法了,那就是法执(那我们如何去做呢,请佛力加持一下,能帮助我们改?)念经、修心(看师父的《白 話 佛 法》)嗯。念经,修心,懂道理,有智慧(觉得这个智慧真的是好不容易才能够出来)“好不容易”,慢慢来的,你以为修心马上就修成的?“修”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慢慢地修,修到你开悟,修到你觉悟,修到你有般若,修到你有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