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的人是无价之宝,修心无价,为什么?因为修的是一颗心,而这颗心是无价之宝——心中的宝藏。把心修好了,一切具足,不欠了,不生不灭了,这个心就干净,这个心就使用自在。所以修心修到最后,就是修的这颗人的心。任何一个人,不修心,而利用了这颗善良的心去欺骗别人,去伤害别人,就是转世一千次,给他带来的还是一千次的失误。
師父给你们讲得简单一点,善良的事情都要好好地记着,恶的事情都要把它忘记;境界提高之后善恶俱不思,也就是当你境界提高,做了善事,也不要把它作为一种善事,恶事更不要去想。慈悲有时候是帮助别人,有时候是悲愍众生、可怜别人,有时候是一种布施,有时候说别人好也是一种慈悲。
視頻開示49. 般若佛智 逾越缠缚
Wenda20141214B 30:11
用善恶皆不思的观念,对待人间的善恶
听众:我们学佛看到很多事,臺 長就教导我们要没有感觉(看开)对,都要看开,都要没有感觉。但是如果看到人间的一些丑陋的德行,是不是也要做到完全没有感觉?同样,如果看到应该看见的人间的一些优秀的品德和善良行为,心里有一种赞叹、共鸣,是不是也要做到没有这种感觉呢?
答:这是要看你修行的成果了,如果你对人间的所有东西都有感觉,那说明你还在人间;如果你修到高一点的位置,那你对人间慢慢地很多东西放下了,你知道这是人间的因果,那你就不会有感觉了。好的坏的都是因果,因果就是有因就有果,明白了吗?(哦)等到你最后修到佛了,你就知道这些因果虽然是因果,但是我要救度他们,不让他们有因果,那你就是能够接受这个因果来帮助别人,明白了吗?(哦,明白。
比如说看到一些佛友不良的言行,甚至是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善意地指出,还是最好是由臺 長或者高僧大德去指出?)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自己觉得修得还不好,他不听你的话,说明他跟你因果很重,那你去指出,非但他不接受,还跟你做冤,你说你要不要指出啊?(对对对)你就不要指出了吧?(嗯嗯)那你可以用妙法你告诉臺 長,臺 長来指出他,他因为看见臺 長服,所以我讲他,他就不会这么讲,对不对啊?(哦)如果你觉得你跟她好姐妹,两个人修得非常好,那你跟她讲一讲有什么关系啦?(嗯,好的。
那如果是跟臺 長说会不会又造了一个孽?因为是去讲别人不好)那要看你的发心了,如果你存在一种发心完全是真的要为他好,那你就不存在有这种业障。举个简单例子,有一个人要造庙,他的庙完全是为了发财的,就为了收人家功德费的,那么等他的庙造好之后一直香火不旺,因为没菩萨来,求了半天不灵,谁来啊?还有一种人,就是说根本没有这种心,就想有一个庙能够让大家来磕头,能够菩萨来跟大家沟通,所以这个庙香火旺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