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5|回复: 0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心是清净的,也就没有尘丝。1-3

[复制链接]

1565

主题

3

回帖

6893

积分

积分
6893
发表于 2020-2-29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心中并不期望得到回报,……心是清净的,……就不会结成这个善缘,也就没有尘丝。

 

白話 佛法 1-3 学佛修心的目标(一)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01&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wenda20130503 45:08

 

有关斩断尘缘尘丝的问题

 

问:尘缘、尘丝是不是也有两个办法来斩断?一个是就事论事跟这个理忏相反,一个一个地把它斩断;另外一个也是要观想五蕴皆空,那么它自动就出来一种出离心,就全部都没有了

 

答:你刚才讲的完全对,就是师父平时在书上跟你们讲的这些事情啊!一个就是说有一个规则出来,你就不会违反这个规则,等于有一个法律在那里你就不会违法;还有一个就是说你对某一件事情的法律的理解,你不懂它的法律,你说不定就做错了呢?(明白)



 

 wenda20170519 08:41

 

如何理解不让善业缠身;刻意做功德是境界不够高

问:《白话佛法》第八册,师父说道:“你们已经过了半生了,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业力缠身,师父跟你们讲的,境界要高一点。这个业力不单单是指恶业,连善业都会缠着你的身,贡高我慢就是善业缠身。”请师父慈悲开示这个善业缠身的问题。

 

答:善业缠身是什么?举个简单例子,夫妻两个好得不得了,老先生走了,老妈妈在边上哭得很厉害,说:“我也要走,我也要走。”第二年就走掉了,是不是叫善业缠身?就算孩子对你好得不得了,是善,对不对?孩子出去了,妈妈天天想孩子,哭得眼睛瞎掉了,是不是叫善业缠身?比方说现在师父放不下弟子,整天想啊想,好了,自己不精进、不努力了,是不是善业缠身啊?(哦,明白)举例子你就知道了,你吃饭是善业吗?吃下去长身体的,但是你吃得太多了缠身了,接下来毛病来了,胆固醇、脂肪高,什么都有了(就是说要让我们放下一切?)对啊,恶要放,连善都要放掉。就是“我要做善事”,你都不能想,做善事,做就好了,应该做的。“我要去度人”,你有这个意念都不行啊。所以《金刚经》里讲“无我”“无人相”,就是你要做任何事情已经到无我的境界了,没有自己了(师父也曾经开示过“无为”和“有为”,我们念经其实就是无为,放下一切念经,但我们做功德是有为,有的时候我们会刻意去做一些功德)有为都不行,有为的话,刻意去做一些功德,本身就是境界还不够高,并不是说你做的事情不好,但是境界不够高,明白了吗?(明白,师父)很好,学得很深,挺好的。

 


 

佛法界讲缘起性空,缘分一来,你的本性就空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人就是活在缘分当中。

 

不管你对自己的孩子、配偶,还是佛友,都要好好思一思、想一想,我们都是靠缘分活着,无受者,无施者”,都是空的啊。

 

法无自性,人间的佛法没有自性。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不要习惯于有所求,……做好事要无相布施。


白  話 佛法十一--24《缘分就是牵挂 本性才是真空》



 

行善行而不住善业,就是说,我今天做任何善事,我没有觉得它是善事。如果你主观的“我”不存在,就是说,你做好事做得多了,你根本没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师父跟你们讲,行善行而不住善业,去做善事,而不去感受自己正在做善业,就是不住相布施。如果主观的“我”不存在,客观的“我”也不存在,那么,客观的众生当然也不存在。

 

要记住,客观的“我”不存在,客观的众生当然也不存在,很多人死要面子就是执着,就是执着于我相,执着会产生业障


《着相是非相》--20200131 开示





上一篇:功德和境界是考核的硬性指标,缺一不可。1-3
下一篇:一份因果只能以另一份因果去改变。1-3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7:36 , Processed in 0.0400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