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85|回复: 0

法性修行(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1286
发表于 2020-10-13 0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菩萨开示:谨听师训,助师成愿,努力精进修心修行报佛恩

Wenda20181116 27:45

 

问:有个佛友将来向往去观音村,他上香时收到一个意念,感觉像观世音菩萨说的,请师父听一听。


“观音村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但一定要好好地修心修行才能去。你师父不容易,为筹建观音村煞费苦心,你们这些弟子整天不好好修,还整天想日后去观音村,不是白日做梦吗?梦做得太深、太久就不容易醒了啊,只有在六道中轮回,只能享受人间疾苦了。

 

想去观音村,首先,自己必须要积德积慧,助你师父成愿才行,观音村建不起来,去哪儿呢?其次,自己要勤奋地、精进地修心修行,人人都这么不开悟,贪图人间享乐,那最后的结果不就是一直生生世世地享受人间疾苦吗?难以脱离六道轮回。怎么就搞不清楚因果呀?因果定律是宇宙定律,何人能改啊?菩萨都动不了啊!菩萨妈妈看在眼中,也十分心痛,怎么就不开悟啊?!你师父整天操劳,身体也不是太好,他急啊,嗓子都哑了,你们几个人听进去了?你们几个人是在真修实修啊?好了,就先这些吧!

 

切记:好好修,谨听师训!你们现在在人间还有个师父,是多大的福气啊!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等你师父百年之后,看还能有谁这么管你们,心疼你们。你们好好听话了,多为你们师父分担一些,多为众生做一些。不做哪儿来的果啊?不播种就想收获,哪儿来的这么好的事啊?!好好开悟,明心见性,帮助你师父成愿,以报佛恩。切记不可再去浪费时光,人间苦短,眨眼而过,勿再浪费人身及自身慧命。开悟精进,奋进努力修心修行报佛恩啊!


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不是观世音菩萨,是南京菩萨(哦,南京菩萨讲的,感恩南京菩萨)

 



 

如何做到“身口意”完全不造新业

shuohua20160722 16:11

 

问:师父告诉我们修行中要不造新业,但同时又有一句话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那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能否真的做到“身口意”完全不造新业呢?

 

答:这就是功夫深啊,这种问题你自己想想就好了。你说老和尚为什么比我们修得好?他修了一辈子了。你们为什么修不好?为什么会造业?你们刚修啊,对不对?(是)

 

修了,做错没关系,做错要承认的。很多人做错了,他不肯承认,就越走越远。举个简单例子,人家说:“你走错路了,方向错了。”“不对,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你继续走好了,走到最后走错路了

 

(明白了。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我们怎么样能尽量减少造“身口意”的新业呢?因为尤其有的时候“意”业特别难控制,这个是不是由于自己的业障产生的呢?所以不好控制自己这些“意”业?)


你这些问题书上都有,好好把《白 話 佛 法》看看吧。你现在提出来的问题,《白話 佛法》上早就回答了。我就问你,你现在一天看多少?老实说,不要吹牛。


(我每天都看的)看了之后,要自己好好去开悟,要悟出来,要自己开悟的。你记住了,人怎么会变好的?因为天天做好事;人怎么会变坏的?因为天天做坏事;人怎么会修得好的?做菩萨,因为天天在做菩萨。你这些问题还要我回答吗?悟性怎么来的?天天开悟就有悟性。人为什么会一会儿犯错误、一会儿犯错误?因为他没有提高警觉,没有好好地精进修行,他就会犯错误(是。弟子修得不好)

 


 

只是在心中判断一个法门的优劣也是造业

wenda20170402A 46:45

 

問:南京菩萨开示:“每个法门指出的是这条路到达终点的修行方法,适合的修行人不同,大家缘分、根性不同,论不上好坏之分!但是依我知我见来将每一个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优劣的判断结果就偏离佛教的教义了。

 

师父,如果一个人没有言行上谤佛,只是心中依我知我见来将一个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的肯定是不正确的判断结果。请问师父,他在心中这样判断各个法门,这个过程属于造业吗?

 

答:是啊。就是去判断人家,你也不可能判断得完全正确。你为什么要去判断?

 

你判断人家本身就是在造业,你不应该去判断人家的,讲老实话,你没有这个资格,你没有到这个位。比方说,你一个小学生去判断这个教授不好,你判断出来会正确吗?很多人说佛法怎么怎么,你根本没学佛法,你怎么可以乱讲佛法不好啊?

 



 

对六度波罗蜜的每一度不能有分别心

Wenda20200329 50:24

 

问:师父给弟子开示:先把四度修好,才能得到禅定和般若,才叫六度波罗蜜,才能求度解脱,超出欲界,断尽烦恼。六度是有递进关系的。请问师父,六度是我们修行的六个方法,每一个“度”修行所得到的果报和果位有区别吗?

 

答:不能有分别心的,哪位菩萨他只要到菩萨了,你不能有分别心。就等于一个大学里边,你说教授和教授有分别吗?他是物理方面的教授,他是心理学的教授,你不能拿心理学的教授跟物理学、跟数学、跟文科教授去比的,这个很难比的。

 

(哦。一个人尊师重道,他可以成佛吗?)

 

你如果不做坏事,一辈子尊师重道,你照样成佛,你以后就成为尊师佛(明白了)

 




持戒方能生定慧,克服心中杂念

wenda20111202 79:48

 

问:有个事不太明白,就是我平时做功课念经时,有一段时间念得比较好,清静,有时候有很多杂念。

 

答:有很多杂念,心定不下来就是没有戒律好。

 

有戒律的人才能定得下来,定得下来才能产生智慧,叫戒定慧(哦)为什么定不下来?因为你有贪嗔痴,脑子里还有很多杂念,还有很多事情担心、留恋、放不下,这个就是让你定不下来的原因,所以必须戒,就是忘记,我不去理他,我现在念经的时候什么都不想。

 

(哦,是这样。我就想,修行的过程中,会不会前进的过程像螺旋状的?有一段时间修得比较好,有段时间可能下来一点,再往上升,是这样吗?)


完全正确。人生就是这样,修行学佛也是这样,经常会碰到挫折,经常会碰到退转,道心不坚定,学佛学道不坚定,所以这些都会退转。就像一个小孩子在读书当中,有情绪变化(哦)

 

所以任何一个法门必须有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法门没有一个明师指点,再好的法、再好的道也学不好的(明白)

 



 

臺 長 开示返璞归真的重要性

wenda20151101A 51:59

 

问:师父 法 身点化一位同修:“修行要返璞归真,像婴儿一样纯真,修行中遇到的阻力越小,境界提升得越高。”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答:师父法身讲的话,完全是师父平时自勉的一句话。

 

“返璞归真”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在五尘六欲当中就是缺少一个“返璞归真”。因为一个人没有本性,你就不能在人间拥有正信、正念和你真正做人的一个道德和水准。所以师父经常说“返璞归真”,就是让你回到菩萨的原身,让你回到良心的本性,所以这个非常重要。你去看看,为什么小孩子天真,小孩子不会害人?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会害人?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连这种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

 

为什么天天跟人家争?小朋友都不跟人家争,小朋友知道东西要分给别人吃,小朋友知道做错事情要跟爸爸妈妈说“对不起”,小朋友都知道损坏公物要赔……现在我们的大人损坏公物就逃,对不对啊?(对对)为什么越活越不懂事情了?因为五欲六尘啊。明白了吗?


(明白)所以为什么到了年纪大又变成孩子了呢?因为他彻底明白了,一生过来了,快要走了,他才清醒啊!实际上就相当于什么?等于一个人没喝酒之前是小孩子;喝了酒开始糊涂了,做坏事。在人间吃喝嫖赌,等于在喝酒当中;等到最后酒醒了,这些坏事已经做好了,最后才明白,“哎呀!原来我喝酒这么坏啊,做错这么多事情”,最后还得死了。所以,一个小、一个老才会清楚,当中这一段年轻的时候全是糊涂的。还不明白啊?(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上一篇:法性修行(五)
下一篇:法性修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1:09 , Processed in 0.0433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