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5 :文章里您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也就是说要见证到佛性后做出来的事才叫功德,否则叫做善事。现在很多新同修刚刚在学佛,很多人也在印经书、放生、度人,大部分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有所求而做,比如想求健康,求工作等。那这样有所求做出来的是善事还是功德?
如果按照“见性是功”的标准,我理解这些事应该算是善事,并不能算是功德。可是师父也讲过让我们多度人,多放生,多做功德,将来可以用功德延寿。可不可以理解为,师-父开始为了鼓励我们要向做功德这个方向发展,所以告诉我们度人、放生、印经书都是功德?但是实际上在见性之前所做的都是善事,随着我们境界的提高,这些我们所做的善事就会随着我们见证了佛性后自动变成功德了?如果我们在见性之前做的这些都是善事,那需不需要念功德宝山神咒,使我们所做的善事不至于变成人天福报?弟子愚痴,分不清该如何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师-父慈悲解答! 答 5 :这些话只有 30%有道理。实际上,一个人等到真正明心见性了,他基本上就到天上了。明心见性是一个大标题, 有些人是暂歇性的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就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佛,是善良的,这就是明心见性了;见到自己的本性,做的事情都是对得起良心的,那就是见性了。
在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想到自己是菩萨,我必须要做功德,必须要慈悲为众生,这样的心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功德。并不是完全明心见性之后,做出来的事情才是功德。所以在人间做很多功德,比如印书、发书度人等,这些都是属于功德,哪怕你到观-音-堂来擦桌子、换花,因为你对菩萨的尊敬,因为你心中明白是菩萨在救度我们的,那么这个时候这些都是功德。善事是指对一个事物没有深刻的理解,你认为我应该帮助他,我有良心要帮他,觉得这个人很可怜,这个时候是善事,善事只有善报,但是功德可以抵消恶业,完全两个概念。 弟-子開示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