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有一名非常有名的老人被电台节目主持人作为特約的嘉宾进行采访,他这位杰出的老人,他的讲话完全没有经过特别的准备,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无论他想说什么毫不掩饰,思维非常地敏捷,他的机智幽默让听众捧腹大笑,这个节目给人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节目主持人就问這位老人家:“老人家,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高兴呢?你一定有什么快乐的秘诀可以跟我们听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谈一下吗?”这个老人说:“没有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啊。”他说,“心情就像和我的体温一样普通,只是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想:我今天有两种选择的可能,我今天一种可能是要么高兴,要么让自己不高兴,当然我会选择快乐高兴,这就是我全部的秘密。”结果人家听了都说:“这么简单?仿佛老人的思想好像很肤浅嘛!”其实,佛经上说,境由心造。你的心里有多快乐,你就能得到多少快乐;你如果想让自己不开心,时时刻刻都会让自己不开心,而且这也就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选择不开心。所以很多社会上的人经常选择不开心,你跟他一介绍,这是谁谁谁,你好,哼,这谁啊?很讨厌,你永远可以不开心。而且你会经常告诉自己不要开心,什么事情都不顺利,你想想看我什么都不满意,那么你就开心不起来。学会经常对自己说“事情变得越来越好,生活我也很知足,所以我就会选择开心”。
我们人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快乐一点的,但是有五个人当中就有四个人,放弃了本应拥有的快乐而选择痛苦。臺長說,不快乐是我们人心境的普遍状态,因为我们人总是在烦恼中去寻找失败的感觉。所以总是生活在烦恼中的人,他失去了幸福感。佛法讲“法喜充满”,法喜就是你明白道理,知道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我再大的痛苦也会过去,我再大的烦恼也会过去,你就会产生一种喜悦。
臺長說, 很多人的痛苦是因为把自己的幸福底线放的太高了,“我要拿到一个海边大房子,我的媳妇要怎么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考到精英中学,我的先生要怎么樣好,我的太太要怎么樣的美……”每个人在这个底线之上,当他得不到,他就拥有了痛苦。所以臺長希望大家,把幸福的底线放得低一点,每一天活着你就是幸福,你想一想,还有多少人活不过明天,想一想你没有生癌症、你没有烦恼,你已经是很幸福了。阿拉伯的王子33岁、23岁,都已经死亡了,他们什么都有,而我们今天虽然没有很多,但是我们健康地活着,这就是我们幸福的底线,我们没必要在自己受伤的心灵當中去增加更多的痛苦,好好的开心一点,过完你的美好人生吧。(掌声)
讲的时间过得非常非常地快,那么臺長最后总喜欢跟大家讲两个笑话,有一位女士带着两个非常吵闹的孩子,有的孩子非常吵闹,到银行去取钱,这位女士一进银行,看见人家都在那里排队,很安静,银行里很安静,她不想让两个孩子,没有教养的举止,暴露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所以她刚把两个孩子带到银行里,她突然对着孩子叫道,脸朝墙壁,不准说话,一下子银行里所有的人,面朝墙壁,没有说话。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只顾及自己的感觉,而忘记了别人的存在,导致了很多矛盾和社会的不和谐。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做什么事情要想一想,别人会怎么想这个事情。
臺長告诉你们,接下来,一个笑话也很有意思,有个人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个人也是很有钱的,牛得不得了,他的票子是一楼的位置,等到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的时候,一看,一个壮汉横七竖地躺在了他的位置上,而且占了好几个位子,这个看电影的人就说,喂兄弟,你躺在我的位子上了,麻烦让一下,好不好啊?躺着的人理都不理他,看电影的人这下急了,他又说了,兄弟,你知道我是混哪里的吗?你这么横啊,躺着的人还是没有反应,看电影的人这下气了,他说,哎,你是什么地方的?你怎么这么狂啊?这时候他突然之间看见躺着的人,好像嘴巴里想说什么话又讲不出来,他就凑过去一听,躺着的那位老兄是这么说的,我,我,我是从二楼摔下来的。怎么鼓掌声音一点都不响,所以,什么事情你要了解清楚再去处理,你没了解就没有发言权。
学佛就是学做人,你们去看,做人做得好的人,他学佛也学得很好。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一种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和思维。所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叫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叫成就;发现所有的错误,那叫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那叫圆满。佛陀从来没有勉强众生,只告诉我们的众生何为善何为恶。善恶自己选择,生命由我们自己掌握!(掌声)
人生是无常,富贵也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更要珍惜现在,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珍惜的人会拥有的,感恩的人才会知足常乐。谢谢大家!(掌声)
—2017-11-12 澳大利亞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