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大无畏的慈悲精神修心,你一定会修出本性。 白 話 佛 法1- 14 《 谈受戒与开悟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94&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佛菩萨劝导我们要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名为佛性。 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慈悲心是一切安乐之因缘。……佛法以菩提心为正因,菩提心就是慈善心,所学的佛法有慈悲心时,才是正确的因果、正确的因缘。 菩萨因生佛性孝顺慈悲,常驻一切,人生复生乐。 要常生佛性,……慈是人的本性,悲悯众生是根性。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当我们的心是佛菩萨的心时,我们就是很慈悲的人……无缘慈悲才是真正伟大的大慈大悲。 广播讲座一-1 《 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
修大乘,心要修无缘大慈,你要成为一个大菩萨的话,你要修无缘大慈,无缘无故地去帮助别人。……用本初的觉醒,……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 《 无缘大慈是功 同体大悲是德 》 200212B 广播讲座(十)
要用自己最大的勇气去面对和超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修出身心的光明点。……才能用慈悲心来学会包容众生。 《 以众生心为己心 》 广播讲座(七)
“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 白 話佛 法七-27 《 心空才会因空果空 》
wenda20161028 01:23:50 “菩提本是至高无上的大智慧、大般若,以大无畏心、大光明心而显现。
wenda20130726 01:08:08 度人时如何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丢失无畏心和慈悲心 问:弟子比较愚痴,师父说度人的时候要保护好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也救不了对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承受,度人的时候如果对方的业很重,自己第一时间会想“哎呀,我能力够不够去度他,会不会怎么样……”但是师父也一直教导我们,我们要有大无畏心和慈悲心,如果思前想后有顾虑,自己的大无畏心和慈悲心就会慢慢地丢失掉,所以想问问师父,我们怎样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不丢失这一份无畏心呢? 答:实际上这个就要靠智慧的,有这个能力可以做这个事情,没有这个能力要创造能力去做这个事情,那就看自己的发心了。有些人为什么没有能力照样能够做出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呢?因为他的发心好,有些人为什么有一点能力,他就保护好自己不去救人呢?师父跟你们讲的佛法里边的精髓就是这些东西,就是说我们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有决心、有愿力去做,而且这个愿力是真的,不是为某一件私事所缠住的。比方说为了某一件事情我去许这个愿,这种人的愿力是发不大的,而且救不了人的。因为家里已经发生事情了,再说我去救谁救谁,能救几个人?如果说“我今天是为公的,我就是要许愿发心,我就是要度人,我就是要学观世音菩萨”,这个时候菩萨会给你无限的加持力,就会让你通过一关又一关(明白)一个是靠着自身的力量去许某一个愿,得到的愿力可能会很少,说我为了某一个事情我要许什么愿,这个愿力得不到佛菩萨的大加持,所以很难做到,还会有退却之心,这些就是为什么师父劝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不要去做;但是有些人是为公的、为众生的,这些人有大愿力,会得到菩萨的大加持,这些人就是把握时机大做功德。这是两个概念(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Wenda20170723A 44:16 学佛不要唱高调,要大精进、拼命救人、正真付出,才会成就 问:师父您好。当我们临终之前可以修到身心安宁,没有恐惧心,无罣碍,放下一切随缘地走,这种情况是否能够超脱六道? 答:你去想吧,就你们现在这种努力,还想修成无恐惧心,“放下一切”,就你们这种精进法?你想啊!去幻想吧。要像师父这样不要命地去救人,要真正付出的。做了一点点功德,做了一点点事情马上不得了了,“累死了!苦死了!”你告诉我,你救了几个人?嘴巴倒蛮会讲的,要真修的。还修到无恐惧心呢!谁对死不害怕啊?你怎么样?你如果境界不在菩萨道,你怎么会不怕死啊?嘴巴里唱高调,平时没有一个言行如一的,有什么好讲的?唱什么高调?给你听,给我听,还是给别人听?这种问题问出来,就像一个小学生说:“哎呀,教授毕业之后应该怎么样找工作啊?”我这个比喻还不清楚啊?(清楚)好好改毛病。你救了几个人?你告诉我啊!你像师父这样忘我地拼命救人吗?还学菩萨呢,你学我就蛮好了,师父不是菩萨,你们学学师父就好了。没出息的!讲出来这么高。我今天讲你,你一定有业障(是的)整天不好好努力。你告诉我,你又浪费了几天?你又度了几个人?你又接近自己生命的尾声好几天了。听不懂啊?(听懂了。谢谢师父)自己要拼命的,有什么办法了。我告诉你,五浊恶世,生气也得往前精进,没有退转的余地的(听得懂,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