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诞辰的习俗,稍微跟你们讲点习俗。孩子长不大,孩子经常身体不好,只要到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你要给孩子挂一个观世音菩萨的挂坠。当然过去是没有挂坠什么的,现在挂坠因为有开光,可能能量更大。所以当时都是这样的,以示长大。在福建还有一个是红的花,买红的花放在那里,以示求子得子。观世音菩萨莲花现子,就是给求子,我们说“求子观音”。家里生不出孩子的,就请很多红的花,到了二月十九的时候把这些花供到庙里去求孩子。
师父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若欲见佛”如果你想见到佛,“当愿慈悲”,你必须要慈悲。所以你想成佛、你想成为菩萨,你一定要慈悲。“当愿慈悲得三菩提,见一切佛”,当你心中得到三菩提的时候,你一定能见到所有的佛。那么很多人要问师父了:“师父,什么叫‘三菩提’?”所以你们经常跟着师父的,我就会解释了。一般的,人家一讲就过去了,你听不懂“三菩提”。“三藐三菩提”,那么“三菩提”是什么?“三菩提”又名“三层菩萨”。“三层菩萨”是什么?声闻道的声闻菩萨,缘觉道的缘觉菩萨,还有菩萨道的菩萨,所以叫“三层菩萨”。等到你证得了“第三”,三昧的“第三”,三层的第三层,就是菩萨道的话,实际上你已经是无上正等了。所以一个人心中有菩萨的话,你就能拥有菩萨。一个人能够心中有感觉、觉悟,那你就会进入声闻道、缘觉道。
其实菩萨有三种情况,今天跟大家讲讲菩萨。虽然你们都想做菩萨,虽然你们现在都不是菩萨,但是你们现在可能是未来菩萨,我讲的是“可能”啊。菩萨分三种:
一种菩萨是从“闻”而得。闻是什么?听。所以很多人一听人家讲:“哎呀,这个人慈悲啊,这个人善良啊!哦哟,这个人做好事怎么样怎么样……”好,心里很开心。闻到了,闻到佛法了。我过去不知道的,现在闻到佛法了,我拼命地从里边去做。那么叫从“闻”而得,做菩萨了。
还有第二者从“思维”得。“思维”是什么?想,经常自己去想。“想”是什么?自己用自己的悟性来想、思维。我经常去想:这个事情为什么呢?为什么菩萨这么慈悲呢?为什么这个人这么好?为什么那个人这么不好?就这么去想,不停地去想。
第三个能够成菩萨的是从“修”而得。从“修”而得是什么?修心。现在最多的就是,大家凡是只要能够成菩萨,我也不管听到了,我也不管我想什么开悟,我反正拼命地去修。所以你们现在是拼命地用三种方法想成为菩萨,你们很厉害!呵呵。
“声闻之人”,什么意思?闻到菩萨讲课,听到菩萨的声音,听到这个法门了,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佛的声音了,叫“声闻之人”。我讲话你们听下去就知道,全部有道理、有意思的。“声闻之人,从闻得故”。所以闻到佛法的人,实际上成菩萨的人就叫声闻道。很多人听师父讲“超脱六道,第一道是什么?声闻道”,他不懂什么叫声闻道,我今天就讲给你们听。我现在没有时间跟你们上课,有机会我就尽量找观世音菩萨的节日跟你们讲,下一次讲要到六月十九了。
你们都听到过声闻道、缘觉道,今天就讲给你们听。声闻道,就是因为你闻到了佛法,闻到法音了,闻到佛法你拼命地去成菩萨,你就到声闻道。所以不要觉得太难,很多人闻到佛法之后拼命努力成菩萨,他就到了声闻道,超脱六道,就是这样,“从闻得故,不名为佛”。
刚刚讲了三种成菩萨,第二个叫思维上得到的,就是说由自己少分觉,“己少分觉”什么意思啊?就是自己很少很少有分别意识,就是没感觉的,没有去“这个对那个错”,就是没有分别意识,很“已少分觉”,所以故名叫辟支佛。辟支佛,就是如来无师。“如来无师”,是什么?“无师”就是没有,我们学佛人“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不依闻思”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不靠“闻”,就是听,不靠去听,不靠去想,就是“如来”。“如来”是什么?就是我没有师父,我没有去依靠谁,我不听我也不想。“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我就是好好地修,得一切,那么就是佛了。所以为什么声闻道、缘觉道就差一点?一个靠听修成的,一个靠感觉、思维修成的。但是佛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刚刚讲的“如来无师,不依闻思”,然后“从修而得”--成佛。那么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到了高的境界了,“故名佛”。
当时佛陀还举了个例子,说在恒河……因为佛陀当年在印度,印度有一条很大的河叫恒河,所以经常在经文里边说“恒河沙数”。你们听不懂,什么叫恒河沙数?恒河的沙,就是河滩边上的沙,用现代话讲就是 many beach 边上的沙,一样的。恒河其实不是很深的,人的脚可以慢慢走过去,但是它当中有一点深。佛陀说如果有三种动物要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还有一种是大象……他有道理的,他说这三种动物就是三种兽,他叫“三兽俱度”,就是三个动物全部都要渡过恒河的时候,怎么办呢?
先说兔子,“兔不至底”,兔子游水,看到它在水上走,但是它碰不到底的,也就是说兔子不着边儿。就是说它是浅的学佛,佛陀是用这个比喻。“浮水而过”,就是很浅它不着底的。
“马或至底,或不至底”,是什么意思呢?马走的时候一会儿碰到底了,一会儿又浮上来一点了,靠自己赶快走几步,一会儿又碰到底了,又往前走几步,所以“马或至底,或不至底”。佛陀讲这个都有意思的,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学佛有些人觉得自己都懂了,好像要成功了,又“不至底”--又不踏实了。
第三种,“象则尽底”,大象走过去,它分量重,一定要踩到底的,不踩到底它是渡不过恒河的。
这三个动物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来学佛--踏踏实实地学佛,不要像兔子一样飘飘地过,也不要像马一会儿修一会儿不修了,要像象。所以在印度也好、在泰国也好,为什么象作为一个圣物,非常神圣的。他们非常重视象,觉得象是非常好的。
前面跟大家讲了声闻道、缘觉道,那么什么叫缘觉呢?缘觉实际上就是指过去你这个人曾经种下了很大的因果,上辈子你做了很多好事,或者种了很多的善因,所以你这个缘觉是出生在无佛之时,佛还没有到人间之前。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懂的,说:“哎呀,这个没看见过嘛,这个没看见过。”那我问你,佛在2500多年前还没有在印度出生之前,还没有把佛教带到人间之前,这个世界上哪有佛教?都是新来的,总有一天新的要过来的。所以这个就告诉你们,“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缘觉是什么意思?其实缘你们也听得懂,缘就是我跟这个人有缘分,我对世界上一切都有缘分,有了缘分之后我才有感觉,我感觉了这个事情可以做,可以不做,我慢慢地开悟,觉就是开悟了。现在人讲的觉悟觉悟,这两个字是佛教里边来的了,所以很多现在用的字都是佛教里面来的。觉悟,过去哪有这个字?觉悟就是佛教里边,我有感觉,我开悟,叫觉悟。所以师父跟大家讲,因为没有老师指导,他这个缘觉完全“以智慧独自悟道”。所以你去看,修心靠自己悟的,悟一会儿明白了,“哎呀,我加紧”;再悟一会儿,“我又明白了,加紧”,这个人属于缘觉,缘觉也能成菩萨。所以缘觉道的人,第一,根基好;第二,在这一世会悟,会开悟。你们去看好了,你们每个人实际上学佛都有缘觉这一块。很多人就说:“我怎么搞的,我这一辈子怎么这么倒霉啊?”开始觉悟了;“我这个人为什么……我要去拜佛了,我要去修心了。人家为什么都好?为什么人家念经的人都好?”我最近听说美国有一家连锁店的饭店,好像大得不得了,最近老板全部改为素食店的,有这么个新闻。所以他觉悟了,他观十二因缘,他知道“我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进而得到正悟,解脱生死,他成菩萨了,所以称为“证果之人”。
证果就是我证实了所得到的这个果位,所以称之为缘觉,缘觉就是辟支佛。这个讲给大家听,比方说大学里的高级讲师就是副教授,这个叫法不一样。辟支佛实际上就是缘觉,因为佛法还在不停地翻译当中,还不停地有人在修订,就是跟菩萨能够接上气场的人,所以在佛教界又称为“独觉”,独立的,靠自己来觉悟的。还有一个就是“缘觉”,实际上就是“独觉”。
—— 纪念观世音菩萨诞辰日开示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