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4|回复: 0

[修心修行] Ⓑ0346_ZH6学佛宗旨|05.01修行综合|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3-6-29 21: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返回目录 

Ⓑ0346_ZH6 学佛宗旨|《心灵百科》专题【文字·畅听】

    №:05 修心修行_01 修行综合
  ———《心靈百科》專題畅听

☟手机版点击相应标题阅读☟

♪02075♪ZH6.01 韦驮菩萨开示人间修行真谛

♪02076♪ZH6.02 学佛不单单是念 經,还要明道理、破无明

♪02077♪ZH6.03 迷者师度,悟者自度,迷惑的人必须靠師 父来度

♪02078♪ZH6.04 多闻不如一修,修心才是正道

♪02079♪ZH6.05 以德养身,以仁养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02080♪ZH6.06 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

♪02081♪ZH6.07 心 靈 法 門修学过程契合佛法三种受益层次

♪02082♪ZH6.08 臺 長开示自行解脱的三步骤

♪02083♪ZH6.09 修心要用在实践中,不会用是白学

ZH6 学佛宗旨【专题】


.

♪02075♪ ZH6.01 韦驮菩萨开示人间修行真谛

———wenda20161218B_0510

听 众:感恩師 父,感恩观世音菩萨。我们帮一位同修分享一下韦驮菩萨的开示:“道,有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在即,舍我其谁!一念般若,西方极乐。一念贪嗔,地狱毒蛇。一念行善,天堂可见。一念邪径,三途挂名。一念嗔心起,百障业门开。时时常自省,莫使业障来。但念弥陀音,教诲永不忘。智慧深如海,历劫不思议。嗔心墮地狱,莫要再犯错。弥陀观音和势至,劝教世人真实义。千辛万苦来弘法,不知众生心可知?道非道,名非名,极乐世界处处行。菩提智慧留心中,有你有我共大同。”師 父,请您开示一下,这是韦驮菩萨的开示吗?

臺 長:韦驮菩萨只是把很多大菩萨的话放在一起,再来提醒大家,因为韦驮菩萨是大护法,他是护法神,所以他必须把菩萨对我们的一些戒律、深深教诲,不停地来提醒我们不要做错事情(感恩韦驮菩萨,感恩師 父开示。)

♪02076♪ ZH6.02 学佛不单单是念 經,还要明道理、破无明

———zongshu20150523_0642

听 众:您好盧臺 長(你好)我是新加坡打来的,我是1979年属羊的。

臺 長:我告诉你,你的感情运很不好(对啊)还有第二个,你这个人没智慧的,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就是说什么事情发生了记不住,记性不好。还有自己要被人家骗的,骗钱或者骗感情,都会发生,听得懂吗?(听得懂)自己要好自为之啊就是自己要知道自己做什么,自己要当心地做人、当心地做事(可是我已经结婚了)结婚了,感情问题分结婚跟不结婚吗?结了婚有没有感情问题啊?你讲给我听啊(有啊,很多问题)好了,傻得咧,到现在智慧都没有的。结了婚就好下去啦?就永远好下去啦?(不好啊,很不好)很不好应该怎么样呢?(念 經啊)好了,很不好就要念 經啊(我念 經两个月了)“念两个月了”,你想想看,念两个月了就能好吗?(不能啊,我还在持续地念)对啊,你想想就好了。一个人做点事情,一个小孩子吃两个月了,你说他长得大吗?“我已经吃了两个月牛奶了,我吃了两个月的饭了,我怎么还长不大?”明白了吗?(嗯。我的小房子要多少?)第一拨小房子念56张(功课呢?)你自己做就好了,小房子要多念。要放下自己,不能生气,每天要看看臺 長的《白话佛法》,学佛不是单单念 經,还要明道理,要破无明。“破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不懂,就是不知道(哦。可是我现在过得很不好)过得很不好就是自己不会过。你以为个个都过得好的?人家为什么会过好?人家是知道自己吃苦了人家愿意吃苦,人家就没有觉得不舒服;你是自己知道吃苦了,还在吃苦,越来越苦。听不懂啊?(哦,听懂)要化解,不念 經永远想不通的。

♪02077♪ ZH6.03 迷者师度,悟者自度,迷惑的人必须靠師 父来度

———wenda20180930A_0333

听 众:臺 長,《白话佛法》的“迷者师度,悟者自度”,这个怎么解释?

臺 長:“迷者师度”就是迷惑的人由師 父来帮助他,来度他;“悟者自度”,开悟的人自己度自己。迷惑的人必须要有師 父来度他,明白了吗?(明白。就像我还有師 父可以问)对了,你没師 父问,你做什么弟子啊?学都学不会啊(嗯)

♪02078♪ ZH6.04 多闻不如一修,修心才是正道

———wenda20170716B_0838

臺長语:師 父曾经给你们讲“多闻不如一修”,什么意思?这个也要听,那个也要听,什么都要听,最后什么都修不好。其实修心不在于你听到多少,你要好好地修。这个听听,那个听听,到最后杂念太多,杂修。修了半天,走都走不出来,你修什么心啊?修心修到最后要把这个“心”修出六道,要修出无我。所以修行、修心,最重要的不是要思想不集中地多闻,要修心才是正道。

♪02079♪ ZH6.05 以德养身,以仁养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wenda20160408_3102

听 众:師 父,您在3月20日布里斯本法会上开示这么一句话,“以德养身,以仁养物,以道养天下万事”。请師 父开示一下,我们在日常修行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

臺 長:“以德养身”,有道德的人,身体健康、身心健康,从来不做坏事,讲道德,你是不是心安理得?“以仁养物”,对待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讲“仁”的“仁义礼智信”,不要把物看得重,把仁看得重以仁养物;“以道养天下万事”,我们讲各种道都可以,有的是其他的道,但是我们说的是“fo道”,以fo道fo菩萨的道来养、来对照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你就走在大道上了(是不是以fo心来看待人生,海纳百川,是这样的意思吗?)对,就是这个意思。

♪02080♪ ZH6.06 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

———shuohua20140103_0440

听 众:您说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字。其实修心修行、念 經消除业障都不是分割孤立的,是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看《白话佛法》,它注重的是修心;平常做一些好事是在修行;我们念 經是在消业。假设如果念 經念得少,就是好好地读《白话佛法》,好好地去悟、去修心,那么最后心体会到“五蕴皆空”的时候,业障也空了吗?

臺 長:“五蕴皆空”是慢慢地开悟的,这个问题主要讲到一个人的悟性。修行修心也好,修的思维也好,“信、愿、行”也好,所有修的一切到了最后就是归于一个“悟”字。等你有悟性了,就见到本性了,见到本性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不管你做多少好事,到最后没有悟性,那这些好事只会变成善业。像我对你这个人好得不得了,天天请你吃饭,最后嘴巴里讲“这种人怎么对他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是不是人啊”——好了,没有开悟,你所有前面做的善事全部变成善缘了。你要开悟“我今天对他好,是救度众生,是学观世音菩萨,我并不是为自己的”,这样的话你就在开悟之中了,开悟之中的人不会有怨恨、不会有贪念,“我不会为了某种利益去帮助他,我是无私地奉献,没有任何回报地奉献”,这样你不就有悟性了吗?(我有个朋友是修其他法门的,他以前念 經念得也很多,觉得业障很深要消业,后来慢慢地他就变得比较注重于读一些经典,要修心,消业这一块就放了。他觉得因为业障也是消不完的,通过修心最后什么都是空的,到最后把这些都看淡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业障也都是空掉了)你说这个概念对不对?我们把业障视为罪业,一个人如果犯过罪的话,你说会空吗?这个罪在他的心中会不会彻底结束?没有!这肯定的。而且他的理论是“这辈子修不完”,这辈子修不完的话更要修,因为这辈子修不完下辈子还要再来受苦的,所以这辈子尽量要修完,不能说不管自己的业。比方说一个人有坏习惯,喜欢在家里骂人打人,那首先要把骂人打人改掉。如果说“我这里在做好人,那里在骂人打人”,你说这个人修得好心吗?我举这个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我拼命地去做好人,但是旧业我不消,因为我觉得慢慢地会没有的”,你说这种理论能不能够成立?(他的意思也不是说这个业没了,这些报他还是要受的,但是他把它看通了)实际上不叫看通,而叫看淡。“看淡”并不是没有,学佛里面的理论,它的哲学、文字非常讲究,“看淡”还是存在的。当一个灾难来的时候,我看得淡一点。“我知道这个我必定要受的”,叫看破。很多人看不破:“为什么是我啊?”那就叫看不破。明白了吗?(明白了)他以为拼命地修心就能把他过去的业全部修掉,那是不可能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功德,然后要彻底地忏悔自己过去的业障,才能慢慢地消掉你的业。如果你根本没有重视自己过去犯过的罪,只重视“我将来应该怎么做”,你过去的罪业还是残留在你的身上(明白了)

♪02081♪ ZH6.07 心 靈 法 門修学过程契合佛法三种受益层次

———wenda20180701B_3709

听 众:佛教利益众生的过程分为现实乐、来世乐、究竟涅槃乐三个层次。師 父教导我们从修五戒十善的人天道开始,再修摆脱五欲六尘的解脱道,最后修自利利他的菩萨道。请问師 父,心 靈 法 門的修学过程与佛法的这三种受益层次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

臺 長:当然有联系了,都是这样的,自度度人啊,你自己不修好,你怎么度人呢?小乘佛法增加自己的“自制力”,增加自己的本原。你把自己修好了,你才能帮助别人,你把自己身体锻炼好了,成“游泳健将”了,你才能去救人家溺水的人啊,对不对?(明白)

♪02082♪ ZH6.08 臺 長开示自行解脱的三步骤

———wenda20180622_8531

听 众:師 父,您给弟子讲了一个开示,有个同修记下来了,讲得特别好。您是说:“自行解脱是为上,自行解脱就能修成佛道。自行解脱的三步骤:先要忍辱,然后守戒,然后精进三步曲。当你守戒、忍辱之后,你要拼命地努力去弘法,你会心智合一,心行合一,思维合一,你就能抛去人我,获取真谛,解脱就离你不远了。”師 父,您再给大家开示一下吧。

臺 長:忍辱最重要,忍辱不惹事情,不忍辱就惹事情了(对对)所以一般的人在外面都能忍辱的,除非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亲人要指出他的毛病所以不能忍辱,因为这个不是“辱”了,这是教育的问题,明白了吗?(明白。然后師 父又讲了守戒)对啊,守戒的话,红灯你都要守,你在家里怎么能不守戒啊?你跟朋友能不守戒吗?你经常撒谎,谁相信你啊?(对对)你偷东西,谁相信你啊?你喝酒,人家说“酒肉朋友”,不跟你交了,对不对?(最后師 父讲的是精进)精进就是靠着你守戒之后,你才知道什么叫重要,什么叫不重要,你才会精进(明白了)

♪02083♪ ZH6.09 修心要用在实践中,不会用是白学

———wenda20160327B_2807

听 众:師 父,我们修心这么多时间,修心千日要看是否能用于一时。像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觉得道理都很懂,一旦有事情发生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到修心中应该做到的,自己还会有很多不好的意念,像嫉妒心等等。请问師 父,这是不是平时给自己一个个小测验,让自己知道自己修到哪一步?这种如何根治?

臺 長:很简单,当一个人没有彻底修好的时候,你虽然嘴巴里很懂、心里很懂,但是并不代表你在实践当中就能够明白。我们在海外,你就是毕业了之后还要有WorkExperience[工作经验],就是说你要有这个经验。就像你们大学生毕业,到银行里就能干活吗?还要学经验的。所以你就是修心,你要在实践当中。今天你修心了,你不出来跟大家接触,你什么都懂,“哎呀,我要圆融啊,我要包容啊……”到时候你不跟人家接触,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圆融,什么叫包容。等到你跟人家一吵架,马上瞋恨心来了,又不知道圆融,又不懂得包容,这个时候实际上你就是白学了,你就是没有用到实践当中(还是要尽量在生活中……)锻炼。一边学习,一边走出来做义工,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然后碰到各种各样的怪人,你要用不同的包容心、圆融心去对待,要对治他们,这样才叫实践。




上一篇:Ⓑ0345_ZH5有为无为|05.01修行综合|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下一篇:Ⓑ0347_ZH7修心修行|05.01修行综合|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3:57 , Processed in 0.0543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