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今天因为是弟子开示,所以臺長不能像昨天讲得比较简单,因为是弟子了,要多学一点佛法,所以臺長要稍微讲得深一点点,但是也会让你们听得懂。在人间烦恼太多,很多人说“我真不知怎么个活法”,记住,佛法就是你生活当中的“活法”。大家听得懂吗?佛法就是你生活当中的活法,你只要用佛的法,来到生活当中好好地活,你就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能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你就是拥有菩萨的“活法”。
有一天,我说的这一天太长了,这个一天是在两千五百年之前,目犍连的弟子(目犍连是佛陀的弟子)和阿难(大家知道佛陀有个弟子叫阿难)非常有智慧,他们俩个的弟子——学僧,那个僧不是学生的生,是僧人的僧,叫学僧,他们在一起谈话。两个人相约同声赞诵经呗,就是,哎呀这个经好啊,这个经好,那个经好,看谁唱诵得最好,最妙,最胜,你知道过去唱经它都有道理的,对不对呀,你看他唱经,南无,臺長的嗓子好不好。(好)你们看看西藏的密宗,为什么吹这种,它是一种庄严,你看它吹的西藏那种,像这种管子一样喇叭东西,你看看过去升堂,他为了使出他这个法庭的,现在叫法庭,过去就是这个衙门的庄严,两边全部要肃静,这是什么意思听得懂吗?这叫给你一个下马威,先吓你一下,听得懂吗?所以听到这种声音,前来告状的人扑通跪了下来,青天大老爷啊,你救救我。威武,跪下。我告诉你们,以后你们年纪大了,在观音村讲给你们听,这种传承下来的东西,很有意思的,全部都有道理,好吧!
我们把这个故事说下去,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在唱诵经呗的时候,就被其他的比丘看见了,并把这件事情去告诉了佛陀。当年佛陀一听到,马上就叫另外一位比丘:“你们去把这两位比丘找过来。”两个人过来了,见了佛陀之后,向佛陀顶礼,谢坐之后,佛陀就问:“你们是不是彼此要共诵经呗,比赛什么人最妙?”两个人同声回答:“是的,佛陀。”佛陀开示道:“难道你们没有听我曾经说过吗?如果比丘怀有胜负心、竞争心,与外道梵志有什么不同呢?佛陀的法它有降服也有教化,诸比丘在受法的时候一切的言行要与经、律相应,否则自己都会起着竞争心,你又如何化导群生呢?”就是说你自己有竞争心了,你怎么去开导和教化别人呢?我告诉你,臺長每星期三晚上,都是跟他们讲经文的,跟我的弟子都是讲经文的,以后等你们修得稍微好一点,年纪大一点,在观音村里边我给你们讲经文,讲得嘞,你们保证都听得懂,我告诉你,我的弟子很好玩,我讲经文,把这个佛经给他们,我讲的时候他们全部听得懂,等讲完之后他们再拿出来看,想复习一下,什么都看不懂,你以为这么容易的,好好学啊!
接下去佛陀进一步开示道:“读诵许多经呗不一定是最好,比如算牛头的数,自无半分毫,实在不是比丘应该要学习的。”佛继续说道:“学道最重要的是对所诵习的法义要奉行和实践。所以说,虽诵千章经卷,不懂意义何在,不如听闻一句,而能奉行得道;虽诵千言义理,不能通达,不如确实奉行一句好话,而可得到解脱。”(掌声)鼓掌的人有一半没听懂,所以師父只能给你们稍加解释。就是说你背的经文,所以为什么你们小房子的经文有时候质量不好,你们太快了,你们有的人念经快得连自己都不知道念到哪里。我们观音堂经常有我的弟子坐在那里念经“嗡嗡嗡……”入定了,入了“昏沉大定”,醒过来之后要继续念,忘记刚才念的是大悲咒还是心经了。(众笑)我还有一个弟子很好玩,跪在拜垫前,前面放着礼佛大忏悔文,结果人趴在那里睡着了,后面的人等着他走掉之后,别人上来一看,这个人怎么念得这么认真啊,一遍礼佛大忏悔文,臺長念一念是五分钟到六分钟,他居然念了二十分钟还不起来,一拍他,他入定了。所以你们
大家要记住,《心经》就是一个白话经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叫你们看见我们现在这个有色世界,等到你眼睛一闭,全部都是空的。我们小时候争来的、要来的、抢来的、包括自己需求得来的,现在到哪里了?我们到人间来连个身体都是借来的,走的时候你身体也带不走,只能放在人间,放在这个地球上,走的时候离开的就是你这个灵魂啊!所以,色不就是空吗?但是你说它空,我们又实实在在看见这么多的花啊、桌子啊——有色世界,这不就是“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吗?(掌声)
師父跟你们讲心经,我可以跟你们讲三个月,三个月讲完之后,你们保证还不懂。(众笑)因为菩萨的经文人是讲不清楚的,是靠你本性、内心的佛性去理解的。所以,師父把你们引进门,修心靠个人啊。
佛陀繼續说,你看看佛陀多可怜,一个小沙弥讲错了,佛陀就要借机会跟他好好地讲。自古以来,高僧大德他们不怕厌烦,就不停地去教导、去讲。佛陀说:“百千鄙夫为敌。”一个有智慧的大丈夫就能战胜。如果想战胜自己,你们今后要以正见为修行。什么叫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概念。什么叫正确?正确就是对得起良心,有慈悲心,帮助别人,救度众生,让别人开悟、让别人法喜的人,这个人就是拥有了正见。佛陀继续说:“因此,比丘们,从今以后你们不要有诤讼胜负心,当念降服自性一切众生。如果比丘有诤讼、胜负心,应该要以佛法、律仪来对治。这个总算听得懂了吧,还是听不懂啊,你看还有很多人摇手,你叫我怎么讲啊,还是弟子啊。盧臺長这个你们以后出去的话,如果你觉得回答不出来,你就不要说是盧臺長的弟子。听得懂吗?你们说是盧臺長的弟子,一定要回答得出的。我告诉你们很简单,就是说,我们跟别人有诤讼心——争斗,和胜负心。所以不比,就不会烦恼;一比,人就比出烦恼出来了。
一个很好看的小女孩,从小长大天真可爱。在我们澳大利亚,等到18岁的时候,人家说:“你这么漂亮,应该去选美。”结果去选美,被人家开后门,没有选到,气得天天骂。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变了,最后变得越来越凶,人也变得不可爱、不天真。所以,不能去比,一比就会伤到对方。所以学佛的人不跟别人争,不跟别人比,那就叫随缘自得。(掌声)
所以佛法的律仪是什么?律就是戒律。戒律就是说,今天我不能去杀生,今天我不能说妄语,今天我不能骗别人,今天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不就叫修行吗?什么叫修?修,就是修理——修理头发,修理鞋子……修理你这颗人间的贪心、这颗人间的瞋心、这颗人间的愚痴心,所以就要修你的心啊!
佛陀讲完,比丘二人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立刻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就是他们跪在佛陀的脚下——佛法里面经常有顶礼,顶礼是顶在自己師父的脚下,佛陀脚下——请求悔过,发愿自今以后绝不犯过,惟愿佛陀慈悲,接受忏悔。
佛陀接下来又讲——这叫谆谆教导,孜孜不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佛陀,因为今天佛陀来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地赞美我们的佛陀——佛陀继续说:“在我的佛法中,最尊贵的法就是忏悔改过,我接受你们二人的悔过。”佛陀转身对诸比丘们说:“这件事例可以作为大家学习的依据,你们要谨记在心。”
—2016-07-04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