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4|回复: 0

【笔记】第5集 有道德须去除我慢 200228B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917
发表于 2022-5-2 04: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集 有道德须去除我慢 200228B

 

师父跟你们讲,学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一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看看济公活佛,你笑我,他笑我,哈哈一笑,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切都会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

 

人生在世经常会接触到复杂的人和事,那学佛人应该怎样?好好修你的行吧。你就是要借世界上复杂的一些人和事来好好地修心,这就是给你锻炼的机会。别人骂你,你不气;别人生气,你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就是锻炼自己。所以人要学会经得起逆境的磨练,这种逆境的磨练就叫逆增上缘——增加你上进的缘分。有一些是遭到了讽刺,遭到了别人的污蔑诽谤之后,要更好地去做给别人看,就叫逆增上缘。别人讲你,没关系, “我就是要好好地把浮躁的心静下来”。记住了,静能空心:一个人一安静, 心就空了。一杯水刚刚倒好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很多沉淀物?你眼睛看不清的。当你把这个杯子放在那里,几分钟之后,它水中的沉淀物就会慢慢地沉到茶杯底了。所以,师父教你们,有时候磨难是你们的导师,经历一些磨难反而让你更加坚强。很多孩子就是一辈子在父母身边,受不到任何的磨难,所以当他一下子碰到一件大事,傻了,这下垮了。经常受些风风雨雨,是指导我们走向光明前程的一些小挫折。感悟真实的人间,境界才能升华。所以不管在人间碰到多少逆境,要心宽;磨难中,心要静下来, 然后在困难的时候,你才会常存感恩心。因为当一个人困难的时候,才想到求菩萨保佑,让自己赶快脱离困难。菩萨帮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心存感恩。师父跟大家讲白话佛法,从佛法界来引用怎样处理人和现代事务中的一些问题。

 

师父今天跟大家讲佛法,跟大家谈一谈,人都有骄傲的心理。佛法把人的骄傲心理分成七种,看一看你们每个人身上有几种“慢”。“贡高我慢”的“慢”字,就是我们说的骄傲。“慢”就是骄傲,贡高我慢、骄傲会让你得到烦恼。骄傲的人烦恼不断,因为慢心会使我们妄自尊大,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之后,就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别人之后,碰到有道德有水准的人,就不肯谦卑,不肯低下头。然后慢心会让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做都是对的,执著地去寻找理由,来完成自己在心中定位错误的东西。明明是一个错的东西,非要想把它说圆满;明明这个事情没理由, 非要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圆满自己,这就是慢心。有时候这种慢心,会造成你种种的恶业。骄傲心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大家看一看,七种你有几种。

 

当别人在能力、学问等各方面确实不如自己的时候,或者跟你差不多的时候,慢心重的人就会自高自大,对他人不屑一顾,看不起他。“不得了, 你有点本事了。”“算你有学问,好吧?”还照样看不起他。两个人差不多了,你有你的本事,我有我的本事,还是看不起他。这是第一种,这叫“慢”。

 

第二,叫过慢,过于骄傲。过慢是当别人不论在哪方面都与自己相等, 或者超过自己的时候,过慢就是故步自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不可能超过我的,我这点水平他不可能超过我的”,就看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个人笨得不得了的,他在这方面行,在那方面不行”,那么看不到别人长处,只看见别人短处。

 

第三种,慢过慢。就是当别人无论在哪方面都远远超过你的时候,你的慢心、你的骄傲心会使你歪曲事实,仍然觉得自己会胜过别人。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回答问题回答得非常好,你就说“哎哟,今天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脑子算他灵活”,你也可以找出理由。在家里,夫妻两个人,太太今天烧了一个很好吃的菜给你,这个男的骄傲,慢过慢,他就歪曲事实了,说“哎哟,今天烧得是不错。哪个饭店里买来的?”或者就说“今天算你走运,你明天再烧一个这样的味道给我吃吃看呢?”他就是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她了,也不承认,也不买账,他就是不认为别人在胜过自己,这种人叫慢过慢。而且他不能容忍别人获得的荣誉和赞叹。所以师父教你们学佛,首先要学会当师父表扬别人的时候,你要学会赞叹。我今天说:“这个阿姨做菜做得真好吃!”你们在边上:“是啊!她做得真的很好,我也吃过的,随喜赞叹。”“哟!这个阿姨念经真好。”“是啊,念得真好。”这叫随喜赞叹。你看现在的人,一说谁好,马上大家一个人说“好,对”,两个人不表态,三个人冷眼看他。这就是人,人就是现在这样。明明知道比他好, 也不买账。比方说,一个女士在家里做了点什么事情,老公经常说“女人应该这么做的,女人连这个都不会啊?”问题你会吗?你也不会,对不对?

 

第四,叫我慢,贡高我慢的“我慢”。这个身体本身就是五蕴假合之身, 本来就没有“我”,你是谁?你生出来如果永远不给你取名字,你是谁?你就叫婴儿,长大了叫学生,再长大了叫大学生,毕业了叫青年,然后叫中年,死了叫老年,开追悼会的时候又变成终年。悼词上听到过吗?“终年七十八”。当然这个“终年”不是那个“中年”了,终于结束的终年。所以有“我”,你就会夸大自我,“我”了,抬高自我,处处以“我”为中心。“你们大家都要尊敬我啊!听我的指挥啊!”所以有些人一到法会上,不让他出头他难受的,他处处要出头,实在没活干了,声音讲得响一点,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这儿来——我慢啊!让大家看一看:这谁啊?这个人很厉害啊!这个人很有能力啊!到处要出头,希望整个世界都围绕他转, 好像感觉世界离开他地球就不转了。你真的跟他讲“地球离开你不转了吗?”他还要说“转得慢一点”。这就是人。

 

第五,增上慢。“慢”就是骄傲。过去学佛说贡高我慢,很多人不懂什么叫贡高我慢。现在叫骄傲,过去叫慢,那么增上慢。就是在学佛中有了一点感应,有了一点利益,得到一些因果的感应,马上觉得证到什么果位了。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证到果位了,“哎哟,我能看见这个,我能看见那个,我能看见菩萨了……”以为自己证到什么果位了。所以不要自鸣得意,人生不要不可一世。还有一些人盲修瞎练,走火入魔,都会让他拥有增上慢。

 

第六,卑慢。“卑”就是自卑的卑。卑慢的人自甘沉沦,觉得“我不行啊,我做不好啊,我什么事情都不行啊,到了手上就被我做砸了”。那么你说他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他还会有慢呢?为什么还会骄傲呢?“我不行啊, 我这个事情做不好啊,你换一样事情我就做得好了”,明白了吗?他不学习别人,他自己做不好,还不肯听别人的。自己做不好,为什么不学学别人呢?他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无知,他不谦虚,自己很自卑,“哎呀,我做不好,我这个不行,我那个不行”。人家说“你学学,跟他学学呢?”“我不学。”不学,不尊重别人的优点,不知谦卑,这是不是一种骄傲?你今天开工厂,生意做得不好,你要不要跟生意做得好的人学学本事?自己做不好还不买账,还不去跟别人学,那你慢慢地就叫卑慢。

 

还有一个叫邪慢,“邪”就是邪气的邪。自己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学问和道德品行,为了博取世间的名利,为了达到一些自己的目的,通过各种手段虚假地获得名誉、地位,然后开始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就叫邪慢。

 

一个人的道德在于: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缺点;要懂得别人的优点,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好好地,谦虚地,你才能进步。所以不要文人相轻,不要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学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不要觉得自己有贡高我慢的资本。慢慢地学会改变,慢慢地学会恭敬、赞叹,对别人动不动就要“你做得真好!你功德无量!”赞叹别人。你一赞叹别人,我慢心就没了。你不骄傲,别人都喜欢你。有几个人喜欢骄傲的人?你一骄傲,别人看见你就躲得远远的。

 

你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家里怎么好、怎么有钱,让别人觉得你很有钱,旁边的人脸红了,这本身就是不够慈悲。慈悲的人不要让别人过不去, 慈悲的人不要让别人脸红,慈悲的人要懂得别人的感受。你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就不是慈悲。你把别人弄得难受了,就像一个女孩子自己各方面很好,要照顾到别人的感觉,别人一看到你什么都比他好,那么别人就会脸红,觉得难为情。一个男孩子也是这样,你是一个大老板,有什么必要非要在别人面前显示出自己是个大老板?要谦虚啊。打工的人养活了你—— 你这么想的话,就会谦虚了。

 

我慢心一定要真正去除,不能让它滋养,天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慢心,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骄傲的人、我慢心重的人自尊心特别强,因为他的确是有一点成绩,所以他有很强的自尊心,觉得别人应该尊重他,而容不得别人对自己轻视。那别人不认识你怎么办?所以很多有名的人总觉得别人都认识他。师父到外面去,我觉得别人不认识我是正常的, 认识我是偶然的,我有这种心,才要更好地去度众。所以不要过分地看重自己,因为你会失去平等心。要对别人尊重,不要随意伤害别人。学佛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五分,别人尊重你八分;你尊重别人八分,别人尊重你十分。所以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学会先用尊重的姿态对待别人。有时候一个不当心的藐视、轻视别人,别人也会很快地反馈于你身上。

 

另外,自尊心强的人,有时候往往内心很脆弱,因为在他的眼中,有谁只要超过他,他就会崩溃,他天天要别人讲赞美他的言词,一旦受到打击,精神很快就会崩溃。

 

所以师父叫你们不要骄傲,好好学佛。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管怎么样,要学会尊重别人,那是学佛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思考

如何理解静能空心,修出空心。

如何理解心要静下来, 在困难的时候,你才会常存感恩心。

 

佛学常识

逆增上缘

贡高我慢

七种慢心:“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记诵

 

人要学会经得起逆境的磨练,这种逆境的磨练就叫逆增上缘——增加你上进的缘分。

静能空心:一个人一安静, 心就空了。 心要静下来, 然后在困难的时候,你才会常存感恩心。

一个人的道德在于: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缺点;要懂得别人的优点,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5月25日)

《福慧双修》

 

“妙法修心”有很多方法,想“解脱轮回”,要学会“福慧双修”。没有福气怎么能够闻到佛法;同样,没有智慧又怎么能够修得好心?而且要了脱生死,必须要明心见性,那一定要佛理和实修相结合。单单念经、懂理论,自己没实修是很难修成的。

 

很多人执著自己闻到佛法,觉得自己很有福气,然后修福不修慧,天天求家庭、求个人的身体和名利等。有福气却不好好修智慧,就等于一个很有钱的孩子没有智慧,终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同样,有些人觉得自己比别人有智慧,但是不修福,很多学佛的好机会、布施的机会和度人的机会都被他错过了,因为他连做功德的福气都没有。这种迷恋于自身的一种小智慧,很容易让自己修偏。

 

修福必须要修慧,

享福之人无智慧。

修慧必须要修福,

无福之人难修行。

有福有慧才能行,

福慧双修见本性。

 

不但要“福慧双修”,还要“悲智双运”,入世度众,才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启发自身的佛性。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广种福田,累积功德。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发起慈善工作,因为自己没有福德,所以没有钱来布施,在别人眼睛里只是一个发起人,而且别人总盯住他。一段时间后,果然就听说这个发起人敛财,被赶出了慈善事业。所以无福之人无缘享受救度众生的功德。

 

“有求必应”是善法,

没有功德怎“必应”。

错过佛法太后悔,

今生难把佛性归。

 

学会摄受自己的慈悲心,去除我慢之心,福慧要双修。要想修得好、能修成功,必须下苦功,并有师父的指导。

举个例子,过去很多名人怎么成功出名的?看看齐白石的几个弟子王漱石、梅兰芳等,梅兰芳梅花画得这么好,完全是因为有师父教得好;再看看大画家唐寅,也是因为有师父周臣。哪一个历史名人不是经过明师指点而成功?

同样,修心之人,如果是无福之人,见明师会错过,见明师会执著,不肯谦让,不肯诚心学,盲修杂修怎能成?

 

很多无福之人碰到好的法门,当面跟他讲都会错过,就是因为他拥有一点点小聪明,但他却丢失了“智慧资粮”。

记住,修来的福德不容易保持,要有智慧资粮,才能让你福德庄严。

 

妄语之人无明起,

装傻之人变真傻,

装病之人真生病。

改变一切放下心,

真修实修好心情。

 

拥有福德资粮要有悟性基础。很多人好不容易学到佛法,也拜佛念经了,然后求什么都当场显灵,因为他的福德还有。等到他的功德都用完了,他会想“怎么越求越不灵”,他增长了无明的贪欲,以为菩萨不管他了,认为自己烧香、供水果怎么不灵了,让自己陷入了迷惑当中,慢慢地对菩萨越来越不尊敬,起了退转之心,从而这么好的佛法就被他因为修行的障碍而丢失了。丢失的不只是智慧,而且还有福分。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珍惜珍惜吧!

 

过度追求贪欲害,

修行路上遇障碍。

堕落此生寻佛难,

红尘六道轮回转。

 

因为很多人最初贪欲缠心,觉得菩萨有求必应,这种贪念,把菩萨的慈悲当成了无休止的索取交换条件。

 

执著之人无自性,

认真学佛找自性,

脱离红尘现佛性。

抛开人间真假情,

才能找到真佛性。

 





上一篇:【笔记】第4集 有所不为,才能活出自我 200228A
下一篇:【笔记】第73集 初正则终正 200520AB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23:59 , Processed in 0.0503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