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起人间之苦,因为看得穿人间之痛。因为到了人间, 你一定会痛苦的。吃苦就是消业,所以吃苦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很多人就是苦了之后,才来学佛的。
学佛要学的是什么呢?学佛就是要随缘啊,随顺法缘。那什么又叫法呢?法就是空性,顺着人间不造业,往前走,随缘。
顺着人间不执著,懂得佛法是空性,一切皆空啊。今天看似有,明天看似无,今天拥有了,明天会失去,失去了又会拥有,这就叫轮回。
白 話 佛 法9-37 《 不追寻执著,脱离苦空无常 》
任何的缘分都是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
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 就是佛缘。
白 話 佛 法2-17 《 学佛的十大行愿 》
我们学佛要想开悟,首先,在一切顺逆好恶境界现前的时候要不被它阻碍,要识破它。识破它的意思就是要看懂、看明白这只不过是人间的一个缘分而已。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缘分;顺境、逆境也好,都是一个时间的关系。
你识破它了,你的根性就得到圆满;你识不破它,你的心境——心内的境界就会被生死轮回的根尘惑乱——迷惑和扰乱。
所以要想开悟的人最好对外在境界不要有分别心,一切随缘,一切都认为是缘分。
广 播 讲 座 170304
问:有些人在修行中往往被困境一击就跨,很快就不精进、不努力,甚至生出退转的念头,但有些人却越战越勇,仿佛磨炼带给他无穷的能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为什么在逆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就这么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和他个人的境界、根基、业障,还是学佛的缘分有关呢?在逆境中,我们要怎样化腐朽为神奇,一路坚定而行?
答:其实学佛很简单,诚心诚意地拜佛,广结善缘,然后礼佛忏悔。实际上人不要觉得学佛是一个什么什么,
就是一种低调,就是一种忏悔,就是一种反思。
就像禅坐、禅定一样,他有智慧,他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静,变得越来越有智慧,这个人就是在修行。“哎呀,菩萨啊,我想起了过去,我多不好啊,我要怎么样啊”,没用的。
很冷静,很低调,很安静地活着,平安就是福,好好地忏悔过去,拥有更好的智慧,让自己一世修成,学会更低调。
不要“我怎么样,我怎么样”,到处去讲,到处去弄。我告诉你,其实度人都有方法。有个人就是到处去讲,度嘛没度到几个人;有的人一个个都在度,很多佛友都在默默地度人,他不知道度了多少,他从来不讲的,这就叫智慧。听懂了吗?(听懂了)
2019年12月6日墨尔本提问
Wenda20190322 26:59
修成与愿力、缘分和自身努力都有关系
问:有的人学佛是靠愿力坚持下来的;有的人是因为有这个缘分,靠缘分的力量牵着走,有的走的是正缘,是佛缘。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正缘,那也就是说,你自己今世修心的缘分很正。因为跟你的过去生也有关系,所以正缘也来自于你过去的佛缘。有了佛缘,你才会有正缘;你有了正缘,你一定过去拥有过佛缘。不能把它撇开讲的
(有些人本身可能愿力并不是那么强,但是他的缘分、佛缘、善缘很强,靠着这种缘分,加上自己的一点努力,最后修成。这种情况存在吗?)存在。过去缘分不足的话,今世一世修成,多得是。一旦开悟,只要有一段的悟性……我举个简单例子,你上辈子虽然没有福气,但是你上辈子有一段时间三年当中做了很多善事,接触过佛法;那么到了今世,在这个三年当中,你突然开悟了,你就紧紧地抓住这个悟性永远不放,把你后面所有的人生全部转变。那你是不是能一世修成啊?(是的)当然了,如果你连你过去生中三年的修佛“学位”都没有,那你这辈子想修成,那就难上加难了。
wenda20170407 30:04
如何理解“随缘不变”和“不变随缘”
问:师 父,在《 白 話 佛法 》里您讲过“随缘不变”的意思:“随缘不变不但是一种胸怀,还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自信心的一种把握。如果一个人有信心,就能够把握住自己,天大的缘分来了,他也能够随缘。”后来师父又说过“不变随缘”,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随缘过程中不要改变自己的本性,要用本性来控缘?
答:对啊。“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实际上就是在整个随缘过程中操作性的问题。“随缘不变”,因为你随着这个缘分来了,你本性没有变化,还是这么走;“不变随缘”,就是说你的本性不变,但是什么东西来了,它就会沿着你的这个本性来转。举个简单例子,在水中有一块石头,潮来了,本性不变,就是这块石头不动,它就必须围绕你两边走掉,它不能淹过你,这不叫“不变随缘”吗?
(您举这个例子就明白了)你的本性永远不要变,什么缘分来了,它都顺着你,不叫随缘了吗?这叫智慧(您说的如如不动也是这个意思是吧?)对啊。学佛学到后来要有哲学观,佛学那是经典啊。佛陀的东西不是单单念念经、敲敲木鱼,是要把你的精神灵活改变,那是一种高深的哲学(是,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越学越觉得深)所以爱因斯坦都对佛陀敬佩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