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有一个商人带着一个骆驼队经过一条小路,每当他路过这个马路边上的时候都会看见一个樵夫,他在砍柴的时候满脸堆笑,一边做一边很兴奋、非常的开心,而他(骆驼队的富翁)尽管很富有、但是愁眉苦脸,商人走过去问他:"小伙子,你穷的叮当响,为什么这么快乐啊?"樵夫被商人问了之后,哈哈大笑,他反过来问他:"我也不明白你那么富有,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呐?"商人说:"我虽然有钱,但钱都买货了,我还是没有钱,我会快乐吗?"
樵夫若有所思的说:"我不富有,但我感觉到幸福就在我身边"。商人就问:"你的幸福是否来自你的妻子"?樵夫说:"我是一个单身汉"。"那你的幸福来自你的父母亲和家庭"? "没有,我从出身之后,我爸爸妈妈就没有了"。是个孤儿。商人继续问他:"那你为什么还会感到这么幸福"?樵夫说:"因为我相信菩萨天天在看着我、在照顾着我"。商人说:"难道你看不到菩萨,就是因为你心里想着菩萨,在看着你、照顾着你,就满足了吗?"樵夫说:"是的,就是因为我心里有菩萨,我才满足啊!(掌声)
当你感觉到有人在爱你、在关心你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时候才是你真正的拥有。商人虽然拥有着财富,但生活在烦恼之中;樵夫虽然贫穷,但生活快乐的犹在天堂之中啊!天堂和地狱在哪里啊?一个人想不开、痛苦、难过、悲伤、忧愁,他就是活在地狱当中;一个人想得开、想得明白,每天快乐无比,每天哈哈大笑,他就是活在天堂之中啊!
臺長要告诉你们:天堂和地狱是怎么来的呢?天堂和地狱实际上是你的心造成的,因为你的心难受,你就会进入地狱;你的心想不通,你就活不在天堂啊!想通、想明白的人就是开悟之人呐!其实要想在地狱和天堂当中选择一条路很简单,守住你们的意念,有时候天堂和地狱就在你的一念之间!(掌声)
又有人问:“师父啊,我怎么样守得住啊,我就是看到那些不开心、难过的事情,我怎么样啊?”我教你们,否则你们白来了,我要教你们。记住了,只要你把目光和你的心放在快乐的事情上,放在事情好的一面,想到一定会改变,一定有将来,懂得知足和感恩,你每天就是生活在天堂之中!(长时间的掌声)大家都进入了天堂之中!快乐啊,不是求来的,快乐是自己带来的;
你们今天来到这里做义工,来到这里来学佛,来懂得更多的人生的哲学,你们是自己来救自己呀。所以菩萨最难救就是连自己都不想救自己的人呐,不给自己改正缺点机会的人,我们就很难救他。有多少人一生生活在愚痴当中,所以有一句话叫“痴来只道情无限,绝后才知色是空。”什么意思呀? “痴”就是愚痴的痴,一个人发痴了,他只要发痴了他就感觉到,他知道他就认为:“哎呀感情啊,哎呀太好了、太美好了,听得懂吗?人生一生哎呀多好呀,这个感情那个感情,这个不放那个不放,哎呀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又对我很好,每个人都想得”哎呀发痴了。
那么第二句叫“绝后才知色是空”,等到人家把你抛弃了,想不通了,觉悟了,“原来他不是真爱我呀,卢台长啊,我念什么经啊?几张小房子啊?”绝后才知色是空,一切的情感,一切的人生其实都是空的。所以不要对任何一个事情太过于执著的去追求,你就一定不会发痴发呆(掌声)
臺長告诉大家,我们学佛要从痛苦当中找回自我。因为在人间每个人都会痛苦。痛苦,痛得难受,但是要找回自我,就是说没有关系,我找到了佛法,就算我过去做错了很多,但是我从今天开始我不做错了,我是个好人,我只做好事,过去就是过去,我不追求过去,因为追求过去的人永远看不到将来。我们学佛的人想看到美好的将来就要舍去我们的过去,要找回自我,从伤害中找出人生的方向,被别人伤害过的人我觉得他们会更有毅力,他们更会坚强,从哪里跌下去的能够爬起来的就没有跌下去过,爬不起来了那就是永远跌倒了(掌声)
我们学佛为使自己更加坚强,人生的得失难估量啊,没有什么办法,今天得了,明天失了,后天又失了,大后天又得了,这个很难掌握他这个balance就是平衡点呐,人活着就是在失失得得之中啊!所以把利看得太重的人你会丢失你的法身慧命啊,所以为什么法师他们要出家,他们就不想丢失法身慧命,因为他们两袖清风,他们没有可以值得自己能够永远还要放不下的东西,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所以我们现在不出家的人一定要记住:利要放下,名要抛弃,你就会得到智慧之身,那就是慧命(掌声)。
理解修行的真谛就是参悟。理解修行的真谛,我们到底修行的为什么?你懂得了为什么之后你就开悟了。实现修心的戒律,首先要实现修心的戒律,戒律是什么?就是我要“戒”。佛陀在涅槃之前,他的这么多弟子跪在那里说:“佛陀你走了,我们以后怎么样修呀?”佛陀说:“以戒为本。”所以修心的人首先要懂戒律,你们知道戒律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要“戒”。要记住,实修就是修心的戒律,实实在在的修,不说慌话,每天认认真真地念经。就像我刚刚两个保镖守护我的一样,他们看见台长了,嘴巴里还在念经,因为他还没念完呢,台长来了他还没念完呢。所以记住了我们要真正懂得学会忍辱般若蜜,忍辱般若蜜是什么?忍耐。先是要忍耐,忍到后来不是忍无可忍,是到后来没什么可以忍的,想通了,有什么好忍的(掌声)。
用菩萨讲得境界话讲就是“忍”不是最高境界,最高是“无忍”,无声法忍(掌声)所以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转烦恼得境界,没有烦恼的人就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掌声)
—20150410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