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众:師 父,您常讲一个fo印和苏东坡的故事,观世音菩萨念 經在念她自己,求人不如求已。我想问:这里的“求人不如求已”指的是否是“学佛要向内求”,这个“已”是否指的每个人的“自性fo”?
臺 長:那当然了。向外求,求谁啊?哪个是fo?你看得到吗?你对同修说:“来来来,我来向你们求救。”他们能告诉你什么?求得到什么了?“自性fo”就是本身你心中、本性里边就有光明,就有fo。所以当你能够有良心、有善心的时候,你能明白“我应该找到哪一个師 父,找到哪一尊fo来拜”,实际上也就是你的本性所发出来的。但是道理并不是说从本性里面能求到,而是说用你的智慧和光芒能够在人间找到你的“自性fo”,这个东西很深的(師 父,当我们很虔诚地求观世音菩萨、拜佛的时候,是不是看似是在向外求,但实际上是求自己的智慧?)你求观世音菩萨实际上不是往外求,还是往内求,因为是求佛性、求你的本性。所以臺 長经常跟你们说要“心fo合一”,你的心和fo合在一起了,我问你“是向外还是向内?”(向内)你的心自己是fo了,你不是把外面的fo求到你心里来了吗?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读书好像表面上是往外求,等到被你全部读到脑子里,读到你的心里了,这不就是你的东西了吗?(明白了,谢谢師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