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8|回复: 0

[修心修行] Ⓑ0599_ZA9破除执著|05.33修行障碍|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3-6-29 2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返回目录 

Ⓑ0599_ZA9 破除执著|《心灵百科》专题【文字·畅听】

    №:05 修心修行_33 修行障碍
  ———《心靈百科》專題畅听

☟手机版点击相应标题阅读☟

♪03865♪ZA9.01 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放下自己,心系众生

♪03866♪ZA9.02 破除“我执”和“法执”没有先后顺序

♪03867♪ZA9.03 执著一生,空无一生——执著的人就是得不到

♪03868♪ZA9.04 低调的人不执著

♪03869♪ZA9.05 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

♪03870♪ZA9.06 修成菩萨已破除我执

♪03871♪ZA9.07 心宽是用在学佛上,用在提升自己的境界上

♪03872♪ZA9.08 成功在于不断地调节,不能执著、思维僵化

ZA9 破除执著【专题】


.

♪03865♪ ZA9.01 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放下自己,心系众生

———wenda20180727_0856

听 众:下周二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您给大家开示几句吧。

臺 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没有观世音菩萨,哪有我们啊!我们现在这个人间被五欲六尘所染,每个人都是劣根性这么重,每个人都沉浸在“我自己”自我当中,摆脱不了的苦境啊。所以怎么样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去救度众生,这是我们当下的一个课题。所以一个人没有慈悲心,整天沉浸在人我是非当中,你说这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就跟一个动物一样吗?对不对?(对)所以要好好修,要好好努力,要能够放下自己。我跟法师在讲,四相当中“我相”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我”了,哪来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啊?就是因为有个“我”字,你什么相都生出来了,你还生出凶相、贪相、瞋恨相、嫉妒相、愚痴相……你只要有“我”,你什么相都生出来了,明白了吗?(明白了)希望你们修心要放下,放不下你修什么心啊?很多人身出家,心没出家;很多居士整天作秀给師 父看,有什么用?很多人在人家面前,“哎哟,这个佛友可好了,怎么会生病的?”为什么生病啊?他好,是做给你看的;他的不好,是天上看见的。很正常了,对不对?(对)一切不是你做出来的,全部是本身就拥有的,明白了吗?(明白了)所以上次博客上看见一个佛友说:“師 父啊,我在东方电台这几天感受特别深,我觉得学佛人不应该作秀,应该实实在在的,真修真得啊!”我觉得他讲得很对,也是真心感悟。一个人怎么可以整天稀里糊涂的呢?一个人怎么可以整天不为众生,而为自己活着呢?一个人怎么能够忘记众生而整天记挂着自身呢?所以要学会,整天为别人的人,那是一个圣人;整天为自己的人,那是一个小人。很多人为什么人家说他是小人?因为你为自己想得太多,因为你自私心太广、太重,所以你才会这样的。希望大家要努力,真的要努力。

♪03866♪ ZA9.02 破除“我执”和“法执”没有先后顺序

———wenda20170407_2444

听 众:師 父,因为最近很多同修都在精进地学习《白话佛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疑问请師 父开示一下。師 父《白话佛法》里说:“开悟,一个人要想成佛,就要破除我执和法执。”同修问,在破除我执和法执的过程中有先后顺序吗?

臺 長:破除我执和法执,没有先后次序。碰到我执,就破除;碰到法执,就破除。有什么先后?(他们感觉我执和法执可能有一个递进的过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法执跟我执都会来的,因为你心中有执著,法执、我执同时都会碰到。就比方说你今天有脾气,看见谁都讨厌,没有先后的(我执,師 父说就是以“我”的角度看问题,什么都是自我感觉怎么样)对,自己总是说自己是对的,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就叫我执(就是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那种感觉)对(法执,師 父在《白话佛法》讲是对法界的一种执著,还有对佛法、法门的执著。師 父,还有其他的执著吗?我不是太清楚这一点)有。法执,从佛法界来讲是对法门、对fo的一句话、对修行的方法,一看人家跟你不对,马上说:“你不对的!”就是法执了。要是说到人间,人间世间法,做一件事情刚刚说的我执是以人为主这个法执,一件事情看不顺眼了,或者这件事情本来应该是这样放的,人家把你那么放了,很多人就法执了,“就应该那么放,这个事情放在这里是错的”,这也叫“法执”。明白了吗?(明白。我们还是有点狭隘,想得太简单了)

♪03867♪ ZA9.03 执著一生,空无一生——执著的人就是得不到

———wenda20161118_1310

听 众:師 父,您开示过一句话“执著一生,空无一生”,我们如何来理解呢?

臺 長:执著的人就是得不到。“我一定要”,你最后得到也会没有;你得不到,更没有,所以是空无。“我一定要”,你没有得到,是不是空无?你得到了,很快被人家拿掉了,因为你执著得来的东西,留不长的,你很快又没有了。

♪03868♪ ZA9.04 低调的人不执著

———wenda20180819B_0205

听 众:師 父,您开示过:低调的人能够拥有不执著,能够低头的人,是拥有智慧和勇气的人。如何理解“低调的人能够拥有不执著”呢?

臺 長:低调的人,他不会执著啊,因为他不去执著于名闻利养。比方说,人家说“哎呀,这个东西……一定要去,一定要去”,“没关系,你们去吧”,他很低调。“哎呀,这个事情我们这次光荣了,大家都去拿奖状去。”“我不去,你们去吧,你们替我拿就可以了。谢谢,感恩你们。”你说这个人会执著吗?(不会。師 父,从佛法角度讲,“低调”这两个字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知足常乐,是一种放下,是这样理解吗?)对啊,低调只是现代用词而已。什么叫“低调”?低调就是让人家不要关注自己。你去看人跟人之间,有些人到一个人多的地方就“人来疯”,他不高调难受的(对对,是的)好像不让人家认识他,他就非常痛苦一样(对对。相反,真正有修为的人,人家都是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去做,是吗?)对啊。我听过一个故事,大家看见钢琴都上去露一手,一个作曲家,明明他们弹着他的曲子,他很低调,坐在边上(对,就像金庸写的《天龙八部》里的扫地高僧一样,他太厉害了,深藏不露)对啊,你看他总是天天在扫地,等到他“啪”一下子露出来之后,吓死你(对,明白了)

♪03869♪ ZA9.05 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

———wenda20171027_3305

听 众:同修这两天看了《白话佛法》第二册,“使用智慧能量,认识虚假自我意识”,里面讲到自我意识,分为真实的自我意识和虚假的自我意识,虚假的意识产生出虚拟的行为,人就是要面子,把这个面子剥掉,不然虚假的自我意识会控制着我们,要放下自我,没有我。同修说,反观他自己,他觉得自己表面的那个壳太硬,对自我情感的体验太爱护了,内心中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的执著与保护太重了,就是要面子。其实同修也很想彻底地改正,但有时候还是力不从心。他想请師 父慈悲帮助,走出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学会处理自己的心魔,真正地解放自己。同修想请師 父慈悲开示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臺 長:首先,用人间来讲,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低自己、放低自己(就是没有“我”)无我的话,你就必须跟大家在一起才会无我,你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就只有一个你,对不对?(对)如果你今天跟大家在一起,人家不把你当回事,你就慢慢地无我了。很多人到了大家当中还要有我,还觉得“我是最伟大的,我是最重要的,所以没有我在就不行了”,听得懂吗?(听得懂)去除自我意识,最好的方法要有一个人不停地讲他,讲了就没面子,没面子了就改。什么面子?无我,无人相,无我相,必须把我执破了。很多人到今天,觉得自己好看,这也是一个自我意识。“我这么好看,我被你讲啊?”好像难看的人不能讲好看的;或者有钱的人不能被没钱的人讲,这种都是自我的虚假意识存在,所以在内心当中失去平衡,就会散发出一种负能量,而这种负能量会造成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如果长期生活在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不能自拔,我觉得就会陷入循环的自我否定之中)对,完全会的。你对这个意识理解还是蛮深的。自我否定时间长了,我们说,就是失去自我意识了,因为自我否定之后就会lost一个真我,丢失了自己的真我,就是没有自己的本性,丢失了本性良心了,所以这个人就自暴自弃了,听得懂吗?(師 父,像这种情况的话,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对佛法学得不够深、悟得不够深)对了,就是想不开,想不开就叫他多看一些《白话佛法》。我前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被她家里的表哥强奸了,有这个阴影之后,她就破碗破摔了,这种就是已经丢失了自我的自尊,然后破坏了她的心理平衡点,造成她的阴暗面进入八识田中,所以造成她惡性循环(嗯。怎样在真实的自我意识与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去建立和谐的关系?)和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平衡点,在心理学上也是讲的一个平衡点,你内心的平衡会造成你思维和语言和肢体行为的平衡。心里不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怪怪的,你看神经病,脑子想不通的人,动作怪不怪?(对)心理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所以怎么样来让自己平衡呢?就是要想通想明白,想通想明白的最高意思是什么呢?无我啊。怎么样?因为你算老几,对不对?(对)比方说,你可以今天在家里成为老大,你跑到外面开会,人家谁买谁的账?(对)所以慢慢地让自己心里取得一个平衡,“我融入众生当中,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水分”,一条小河在当地大家都捧着它,因为每个人都要用河里的水,当你这条小河融入大海之后,你还牛得起来吗?(对)你今天是有一点钱,但是跟那些全部有钱人在一起,还算有钱吗?你今天很漂亮,你跑去选美,都是漂亮的(感恩師 父)这个就是怎样来平衡自己的心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请问師 父,就是我们有时候会顺从他人对我们的期望,努力地取悦他人,像这种是不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呢?)取悦他人本身就要看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你为了让别人开心,如果是正能量,为了让他学佛,他只要开心,他肯学佛,你就取悦他,那你是精进;如果他做错了,你取悦他,那你……讲不好听,你就是伤害他了。伤害他的什么?伤害他的本性了,破坏他的慧命了,就是拍马吹牛(好的,谢谢師 父慈悲开示)

♪03870♪ ZA9.06 修成菩萨已破除我执

———wenda20160501A_3642

听 众:師 父,只要修到菩萨的果位,是不是已经破除我执了?

臺 長:修到菩萨的果位,基本上没有什么我执了,很少很少了。菩萨就是小菩萨大菩萨之分,初地菩萨境界已经很高了。

♪03871♪ ZA9.07 心宽是用在学佛上,用在提升自己的境界上

———wenda20170326A_3534

听 众:南京菩萨说:“你師 父心宽,我告诉你们,心宽是用在学佛上,用在提升自己的境界上,不是用在自我安慰、麻痹,逃避自己的问题上。”请師 父开示一下“心宽是用在学佛上,用在提升自己的境界上”的含义吧。

臺 長:其实南京菩萨挺好玩的,他很了解我,因为有时候很大的烦恼事情,我很生气,我讲完了,气完了,我就忘了。很多人以为我是健忘症呢,不可能的,实际上这叫心宽,拿得起,放得下。作为弟子,我必须要教育,如果你不是弟子,我怎么教育?拿得起,放得下,没带来什么,即使你本身没带来什么,你也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执著。执著是什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你心里的一种形态。人家说“你把执著放下”,执著是什么?什么东西啊?没东西的,是你心中的一种常态,什么事情都“我一定要”“一定要”“我对的”,那就叫执著。南京菩萨的意思就是说,你師 父能够放得下,并不是说他像你们逃避、回避,“哎呀,这件事情做完了”“哎呀,没事啊,我忘记了”,你忘记了,你的业已经造下去了,你的因已经种下去了,你就等着果吧,这个不叫心宽,这个不叫宽容,这个叫什么?这个就叫逃避(一种安慰,自我麻痹)对了,自我麻痹,南京菩萨说得很对,自我麻痹啊。很多人得罪人了,知道人家要来弄他了,他自己“不会的,哎呀,这无所谓的……”好了,跑出去被人家打一顿了,你不是自我麻痹吗?没用的。

♪03872♪ ZA9.08 成功在于不断地调节,不能执著、思维僵化

———wenda20180819B_0854

听 众:師 父,您讲了四点,我分享一下。你想让人家不伤害你,你要学会人生四个“别”。一,别因为一点小事而钻牛角尖,着急发火,以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二,别过于看重人间的名利得失;三,别那么多疑和敏感,容易曲解别人的意思;四,别在生气的时候做出任何决定。生气的时候只要你做任何决定,你可能一生后悔。

臺 長:是啊,生气的时候绝对不能做选择的。很多人一辈子就是生气的时候做了选择,觉得自己是对的,慢慢地做下去就是错下去。因为你要知道,任何一个好的飞行员,任何一个好的船长,他绝对是在调整的,而不是不调整。就像铁达尼号冰海沉船的船长一样,有大副告诉他,“前面你没看见,白的东西”,他撞到冰山上去了(对对对)人家劝他,他不听的。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不停地在调节啊。天气都在调节,温度都在调节,一个人想好的事情怎么不调节啊?(对,人家和他说了,他不信。我记得是这样)对啊。我碰到过,有些人就在我们身边,“我想好了这个事情,我就开始,死不回头,因为我想过了,我想好了,我不要就不要了”。神经哦,真的,这个就是执著,太执著了。什么叫不要就不要?什么叫要了就要了?要了也会没有,有了也会再有,这个东西都在变化当中的。现在已经21世纪了,你还钻在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看一个人好就好到底,看一个人不好就不好到底。现在的人多会变啊!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哪有永久的好?哪有永久的坏?没有用唯物辩证法来看问题。所以脑子僵化,身体老化,最后火化(呵呵,明白了)




上一篇:Ⓑ0598_ZA8我执法执|05.33修行障碍|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下一篇:Ⓑ0600_RB1如履薄冰|05.34如履薄冰|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19:36 , Processed in 0.0477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