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白話佛法》里有一个“本然体”,“本然体”是什么?
答:本身具有的、很自然的一个身体,实际上是你本身的慧命,就是你本身的一个灵体。这个灵体就是你的慧命(跟八识田有什么区别?)八识田是在你心中的,是在你本然体当中的一个意识。(本然体也包含了八识田?)对(还包含了什么呢?)还包含了你的整个灵性善灵。就是人家说死掉以后就是一个灵体世界,活着嘛就是肉体(本然体是不是里面也包含着善和恶呀?)本然体里面基本上是最原始的,本来就有的,就是我们最早最早最初的佛性,它是没有恶,只有善的。但是如果慢慢地经过累世,八识田中已经有了。可以变好变坏、有恶有善,这是外心;但是他最最内心深处就是一个本性和一个佛性,这个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明白了)
Wenda20171015A 46:46
自心和自性有何区别和联系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自心和自性有什么区别、联系吗?
答:自心是通过外界的反应传呈到自己内心,通过内心的感悟而油然产生的一种对某一个事物的认可、想象和愿力,“我必须要去做”,这个是自心。
自性,就是你通过内心所发出来原有内涵的一种本性,自然的,比方说佛性,你很慈悲,就是从你最本原的佛性上来的
(明白了。师父,自心可否理解为就是前七识,自性就是阿赖耶识和第九意识本自具足的吗?)对。你们真的很厉害,学佛都能学得这么高水平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学得出来的,很厉害(谢谢师父)我看你们这些都是“高精尖”人士,都很厉害。
修心修到后来心中要连众生都没有,......众生已经在你的八识田中了,......表面上看不见众生,但是在你心中完全是众生了。......对众生要能够放下,要能够救,这样就不会成为你的业障。
20160327B 39:04
念心经时意念示“慈悲众生,却不罣碍”
问:同修念心经的时候有一个意念告诉他“慈悲众生,却不罣碍”,那种感觉是“慈悲众生,和众生是佛缘;罣碍众生,就成了人间缘;慈悲不罣碍,是续佛缘;罣碍了,就落入尘缘”。请师父开示。
答:讲得太好了,这像菩萨讲的话。叫他把这几句话写出来,好好地勉励自己,不要进入尘缘,要进入佛缘!慈悲、罣碍之后……就像臺長一样,我很慈悲你们,但是我如果心里老罣着你们,就是人间的了,“碍”了。
wenda20150614A 18:16
如何做到“无我”的境界
女听众:师父,您在《白話佛法》中讲到“无我”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
答:“无我”的境界,首先你要心中有别人,你才会没有自己;如果你心中整天都是自己,你哪会有别人?所以,“无我”境界讲得容易,实际上就是外环境上完全把自己忘了,你才能真正地“无我”。一个能够有“无我”精神的人,因为他心中只有别人。你想想看,你的心中都是别人吗?你整天想着帮助别人吗?你整天想着救度众生吗?你整天想着为别人服务吗?对别人好吗?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你就是“无我”了(哦。是不是在福慧双修、业障消除各方面都可以的时候,这样的境界才可以提高?)那当然了,全部都是外缘。你怎么样成为“无我”?因为你外面的环境已经造成了你心中没有任何芥蒂,心中只有众生了。实际上这些心中只有众生,就是你在帮助别人、去除自己的执著、能够慈悲别人、关怀别人、关心别人……这些都是环境,这些环境让你造成了一个“无我”的境界,那么你就慢慢地变成“无我”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如果现实生活中做到“无我”了,这个人以后往生了,是不是可以脱离六道呢?)那当然了。比方说这个人想做一个好母亲,想做一个让孩子都喜欢的母亲,她心中就只有孩子。等到她自己走的时候,孩子都会说“这是一个好妈妈”,所以她成为一个模范的母亲了。我们现在学佛也是这样,我们心中只有众生,我们要成菩萨。等到我们成菩萨的时候,是因为众生成全了菩萨。对不对?(对)没有这么多人给你爱、去做事情、去为他们服务的话,你哪来的爱啊?你哪来的这个机会做功德?平时你们在家里做功德做给谁?没有人可以做功德……开法會有多少人你可以为他们服务,你不就是在做菩萨吗?(对。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怎么理解“佛陀本身自性中的众生已经度尽了”?
问:以下是师父在法會上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居士问一个禅师,他问得很厉害,他说:“佛陀有没有烦恼啊?”禅师说:“有。”居士接着问:“佛陀是解脱之人,怎么会有烦恼呢?”禅师就说:“因为你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佛陀还会有烦恼。”居士说:“那么如果我解脱了,佛陀还会有烦恼吗?”禅师说:“有。”居士问:“为什么?”禅师:“因为还有一切众生没有解脱。”居士继续问:“众生无尽,那佛陀岂不是永远在烦恼当中度过了?”禅师:“烦恼即菩提。佛陀已经超越了,所以他没有烦恼了。”居士:“你说佛陀一直有烦恼,众生即没有度尽,也永远度不完,那么佛陀为什么又没有烦恼呢?”禅师:“佛陀本身自性中的众生已经度尽了。”请问,怎么理解“佛陀本身自性中的众生已经度尽了”呢?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答:一个人度别人的时候,他有信心,他的自性圆满,他觉得我一定能度尽所有众生,就像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一定能把地狱所有的恶鬼都度到”,他已经在自性中,自性满满的,有本性出来,所以他成佛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度尽,地狱还存在。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四十)
心是空的光明藏世界。心只有空,你才能接收光明。......你只有空了,干净了,什么都不想了,你干净的时候菩萨的光才能照进来啊。......只有空才能藏住光明,而且能把世界都藏进去,这种境界就是菩萨的境界。
wenda20131011 55:12
关于“光明藏”
女听众:光明藏就是人的本性吗?
答:光明藏实际上就是说人的一种能量体,因为你有正能量体才会出现一种光明。光明是一种宝藏(如果这个人心里很光明的时候,他的肉身是不是也会发光?)完全正确!当一个人心地无私天地宽的时候,他的心里、身体都会发光。一个人因为他从来不说假话,他对人很真诚,人家都很喜欢他的时候,他到哪里人家都会喜欢他,实际上就是照到哪里哪里亮,呵呵……(明白了师父)
shuohua20160401 11:20
如何平衡“不见众生善,不见众生恶”;只有修心才可能改变人生剧本
女听众:请师父开示,我们说“不见众生恶”,是不是也不要去见众生好?别人的对错都不见的话,是不是就会不见众生相,慢慢就不着相?有时候我们又会想到,要多去看别人好的地方,这两种是境界的不同吗?
答:对了,其实就是说不同的年级上不同的课,你不同的境界学不同的思维。比方说“不见众生恶”,在网上登了有一个男的去强奸人家,你说这种……一个好好的小男孩,你说去见众生恶了之后,他脑子就会知道、感觉什么叫强奸,脑子不好的东西就出来了,对不对?我们说要不见众生恶,如果网上出来了各种自杀的方法,很多人过去要自杀都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所以他就不想死了。你现在教他什么方法什么方法,见了众生恶的话,你心中不就有恶了吗?“不见众生善”是什么意思啊?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时候做的是善的还是恶的,你不要去见别人,你自己空了,空了之后你才能灌进干净的东西。你把人家的东西在你心里已经先入为主的话,你怎么能够改变自己呢?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或者心里想那个人好像是个坏人,我们是不是根本就不应该给别人评价好跟坏,就没有是非了,对吧?)对对。其实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因果,所以师父就很难评定这个人好这个人坏了。为什么?这个人被人家欺负了,人家都说他可怜,师父一看图腾,这个人过去恶得……欺负他的,我说他好还是说他坏啊?难道因为你们看不见,那么你就可以说他好人吗?你去看看,被警察铐起来的那些流氓,抓起来的时候他低头丧气的,哎哟,一副可怜相。你们边上人看“他蛮可怜的,他蛮好的嘛”,警察说“抓起来因为他刚刚杀人”。你知道的?警察知道。现在臺長知道他的前世,你们不知道,所以你们觉得他今世这么可怜。那我看到他前世这么打人、伤人家,那你说可怜不可怜?(不可怜)好了(那师父,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些人,觉得他做出的事情挺恶的,那我们怎么样不去看他的恶呢?)看他做出来的事情很恶的话,实际上叫你“不见人恶”并不是说你视而不见,而是你见了之后心里有一种辨别能力。有的事情就是因果了,没办法了(就前世别人对他不好,他现在只是一报还一报,他也不是自己能控制住的那种?)对啊,这个事情很难讲的,这种事情你不能一概而论的。你说这个人好像被人家欺负很可怜,他上辈子做坏事。这个人,你看他做坏事的时候,实际上他说不定就是在问人家要债啊。有什么办法了?所以这种事情真的很无耐啊(感觉我们现在就是在按照命运这个剧本在演自己的戏一样的,没有办法去改变很多东西,除了好好修)对了!只有修心能够改变你的命运,否则你就在舞台上继续演吧,因为这个舞台的剧本已经帮你定死了,你动都不能动的。
“何为心经里的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究竟解脱?”
明灯如来:“何为心经里的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究竟解脱?”
童子:“弟子还不能明了心经这句话,请佛开示。”
明灯如来:“三世诸佛,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皆依心的究竟解脱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究竟解脱,就是五蕴皆空,不入尘世念想,不入六道轮回之幻象。天地人我皆空。心空意空。”
弟子 马来西亚 23-06-2020
答:菩萨说了,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没顶的;正等正觉,是正能量、正思维。“心的究竟解脱”,心的解脱是一个方面;究竟,就是看到底了。“五蕴皆空”,一切的想蕴等全部都是空的。一辈子你的思维、想蕴有多少?曾经想过要保护自己、不要被人讲、要面子……想过吗?想了这么多,全部白想。很多人现在还在为自己想,全部都是空的。
皆空了、明白了,“不入尘世念想”,不再在人间去想,因为在人间想出来的都是假的,这个世界都是假我、假空。“人地人我皆空”,你一走,还有什么不空的?你的汽车、房子、钱……哪样你能带走的?别人给你烧的纸钱都是假的,真钱你能带走吗?“心空意空”,心完全空了,你的意念才能干净;如果杂念纷飞,就像一间房间里东西堆得一塌糊涂,就不会干净。
——解答来信疑惑 392
白话佛法精选
白话 佛法二《36、用纯善的心和菩萨心融合一起》
把佛菩萨的光传入你的身体,当你的光和天上佛菩萨的光合在一起时,就是把佛菩萨传入了你的身体,就像流星一样进入了你的内灵。什么叫内灵?内心潜在的思维叫内灵。什么叫外灵?外灵就是表面现象的思维。一束一束的光就像流星一样的进入你的身体,进入你的内灵,你的内心才会亮,只有内灵亮了之后,外灵才会亮。比如,一个小小的灯芯,你刚点的时候,就是内灵,当火烧起来的时候,就是外灵,灯点亮了,外面看见的都是火光。所以等佛光进入你的内灵之后,你就变成了虚空的光,你的身体就变成空的了,这就是无色界光的境界。
白话 佛法六《26、觉性圆满 常见佛性》
觉行圆满,就是觉悟的本性圆满了,你就是见证了佛性,行为与佛菩萨要完全符合,并已经把佛性完全地发挥,呈现了一个圆满的现象。
......
就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佛菩萨,因为你们的行为举止能够证明你是菩萨,而且要和菩萨符合,符合之后呢,还要把佛性完全发挥。什么叫佛性完全发挥啊?就是救人,佛性的真正发挥就是不断地去救人,就是忘却自己,就知道救度众生。呈现一个圆满的现象是什么?佛菩萨在人间救人是圆满的,让你们看得到的,所以,你单单明白佛菩萨的理论,并不代表是圆满,因为事理不二,什么意思呢?做的事情和你理论上得到的东西它不一定是一起的,所以,要明白,所做的与理论必须二合一。你所做的行为符合佛理,那么你就是合一了,就是一致了,而不是相对的。嘴巴里讲一套,实际上做出来的又是另外一套,跟菩萨不一样,那就是相对的,那就不符合佛理。
......
真正的正觉才是觉行圆满,就是觉悟和你的行为都圆满。学佛人要把物质的肉身化成佛性的光明。人的身体不是物质吗?不是肉身吗?要化成佛性,也就是说,要离开肉身,真正地用灵魂去寻找光明。佛性要充满着整个的宇宙,要学习无常,要认识无常,什么意思呢?要学习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没有长久的,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不长的,你把它看破了,你就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