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3|回复: 0

【笔记】第56集 知行合一是为道 200429C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3101
发表于 2022-5-26 0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6集 知行合一是为道 200429C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佛教故事。

 

有两兄弟跟着佛陀出家,他们在修学上渐渐分出差异来。哥哥修行很进取,非常努力,弟弟也很用功,几年彻夜不眠,息心深究,他们兄弟两个都各有成就,哥哥证得了阿罗汉果,弟弟也是深入三藏教典,就是对三藏非常地懂。

 

弟弟常常因为学了三藏觉得自己广学多闻,自夸炫耀,喜欢卖弄聪明,传播名声,引以为荣。哥哥知道以后非常为他担心,对弟弟的成就感到悲观。有一次,他就劝告弟弟说道:“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正如佛陀常说的‘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而今你既得了人身,就应当以修行为重,解学则在其次,你千万要慎重地选择。”大家知道,在佛法界里边有一个“解”,就是理解佛法理论基础;“行”就是付诸在实践中。弟弟理论很懂,但是不肯修行。

 

弟弟听了非常不以为然,觉得像耳边风一样,并不记在心中。他反驳道:“哥哥,你说的我认为不一定是对的,我觉得我现在虽然对佛法有大海一滴的认识,但尚未得到精髓,所谓‘既登其堂,必入其室’,待我精通三藏,堪任人天师表的时候,再修道也不迟。”弟弟的意思就是说“我今天既然已经学了三藏,我一定要把它弄通”。

 

哥哥说:“弟弟,人生无常啊,生命不能长久的,也许你的三藏还没有学成,无常就落在了你的身上,所以及早修行最为重要。”但是弟弟非常地固执他的本意,就是执著,他不肯接受哥哥的劝告。不久,弟弟果然染上奇异的怪病,医药无效,必死无疑。弟弟知道自己会死,心中非常地恐惧,对他的哥哥说道:“哥哥,我过去愚痴迷盲,不听你的教示,现在面临寿命将尽,修行已经来不及了。”说着,涕泪交流,向其兄悔过。不久,弟弟就逝世离开人间了。

 

哥哥非常地痛苦,念着手足情分,因为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他就入定观他,看他弟弟到底投到什么趣向(“趣”实际上就是投到什么道了)。当他看见他弟弟投生在一个长者家中,他心想“虽然弟弟再投胎,我也要救度我的弟弟”,他有这种心念。还好这个长者的家非常靠近寺院,他为了想救他的弟弟,就经常到这个长者的家中去探望,跟他们交朋友,说“这个孩子真可爱”,总想找机会去帮他的弟弟。当转世的弟弟长到三岁的时候,哥哥的心非常着急,就赶紧替他皈依,教他念佛号、圣号。没想到这个小孩子也非常地惹人喜爱、聪明乖巧,一学就会,还会念经。

 

当这个孩子长到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奶娘抱着他往山上的寺院去拜见他师父的时候,因为寺院在山上,石阶曲折而崎岖,这个奶妈抱他在怀中,一不小心,失手将他掉落到山下,他顿时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就这么凄惨地死了。当他临命终的一刹那,他的心中顿时生起恶念,怀恨这个奶妈“为什么抱我抱得不谨慎,以至我遭遇这样的灾祸”。因为他已经是魂,由于起了这一念瞋恨的心,没想到命终之时堕落到了地狱。

 

他的哥哥知道这件事之后,除怜愍他的不幸之外,马上入定再观他的生趣(就是他到底到哪里去了)。突然,哥哥在定中看到他的弟弟居然堕落在地狱中,不觉叹息道:“地狱的苦楚多么深重!地狱的罪业多么难度!诸佛菩萨尚且不能奈何,何况是我?”哥哥就是说:地狱这么深重,地狱的罪孽很难度,连菩萨都不能动因果,救不了无缘之人,何况是我(阿罗汉)?因为他弟弟过去的不修为,没有去行,还有上一辈子的执著心,造成了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又有几载”。也就是说,不能放下的人一定会吃苦。所以学佛人应该把握时机,好好地修学修心。

 

在佛经里“解”道紧要,“解”就是理解佛法固然非常重要和要紧,但是我们修的行为更重要。很多学佛人嘴巴里念经念得很好,心里明白佛理也明白得很好,但是做出来的事情都不像人,没有去好好地“行”,最后还是白修,一场空。所以佛法里讲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知识和你的行为要合成一样),行解并重你的修行和理解佛法的能力要一样)真正理解佛法是在内心之中,真正地懂得、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今天就跟大家说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思考

 

深入三藏教典的弟弟,为何命终之时堕落到了地狱,对我们的修行有何警醒。

为何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佛学常识

 

趣向

知行合一

行解并重

 

记诵

 

在佛经里“解”道紧要,“解”就是理解佛法固然非常重要和要紧,但是我们修的行为更重要。

知行合一,行解并重。真正理解佛法是在内心之中,真正地懂得、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3日)

《边悟边修》

 

学佛的人,首先要加强道德和性德的培养。

知识和行动要一如。

只会讲理论,没有行学佛的实践之路,并不是真正的与佛相应。

就等于一个会烧菜的人,嘴巴说得一套一套的,但是他从来没有烧过菜,再怎么样说也不是一个好厨师。

 

知识好比地图,实践好比登山,明师好比向导。

只有正确的路线,在向导的指引下,才能避开一路上所有的陷阱,顺利地登上顶峰,你才能一览究竟真谛的佛光。

 

学佛没有师父教,

犹如看病不吃药,

修心为己心眼小,

错解佛法成不了。

 

学佛要边悟边修,边解边行。

你到底理解佛法多少,你到底从实践中体会了多少,这是对自己和对别人生命的一种责任与解脱。

只有知道自己的业障重,才能了解众生的业障,才能帮助他们除去业障,找回智慧。

 

学佛人经常说,自我解脱难,帮助众生更难。

而我们就是不但要自己解脱,更要用“悲智双运”来慈悲众生,用智慧来救度众生。

 

学佛就是要救度众生,对众生要学会“忏悔”,对众生要懂得“福慧双修”。

 

什么叫究竟的真谛?

佛陀告诉我们,用智慧的利剑,破除众生的无明。

 

知行合一无上妙,

三轮体空境界高。

福慧双修就是好,

真修实修进佛道。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笔记】第55集 汝心本性 观自在 200429B
下一篇:【笔记】第57集 恒常学佛是根 200502A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5:45 , Processed in 0.0430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