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心经》就是告诉我们,内心想自在,想完全不被这些空和色所牵挂,想心中得到大自在,既要懂得什么是“空”,又要在“空”当中知道怎样利用人间的色(就是相)来完成自己内心的空性,所以不要恋空。你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你的感受,《心经》讲得很清楚,“受”就是感受,“想”就是思维,“行”就是内心的行为形成的意识,“亦复如是”——也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到最后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想“多好好啊,一年之后我能拿一个好房子,公司给我或者怎样,好开心”,但是到了最后这房子也是交还给公司的,只是暂时给你住的,那是不是“亦复如是”?你当时的想象、感受开心吗?澳大利亚政府专门配给老人很多房子可以住一辈子,但是这个房子不是你的,等你走了,政府就把这个房子收回去。这不就是“亦复如是”吗?你当时感觉“我有房子了,我可以住一辈子了”,但是最后这房子是你的吗?他提早就告诉你“亦复如是”——就是这样的,不是你的,最后也不是你的,你是拿不到的。
视频51集 抛弃妄念 非想非非想
wenda20130906 06:46 关于“我执”和“法执”
女听众:您说的“我执”就是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还有“法执”就是对人间的一切欲望、事物的理解。这个“法执”是不是包含了“我执”呢?
臺長答:“法执”和“我执”不一样。“我执”是从内心深处出来的,是你的意识影响着你执着,还有过去生中的业障和累世所积累的习性影响着你。“我执”造成你“我就不听你的,我就不买账,我认为这就是对的……”因为有一个“我”字在。你进入人间就有一个“我”字在,因为你觉得是“我”。有句话“生我之前我是谁,死了之后我又是谁”,你现在都不知道你是谁啊,这就叫“我执”。
“法执”是你看到了人间所有法界的东西,比方说“看见这辆车,我很喜欢;看见房子,我就要买这个房子”,“法执”了。“我执”是什么?我不听你的,我就认为自己是对的(明白了。色心二法,是不是说“我执”更偏重于心法的执着?“法执”更偏重于色法的执着?)你讲得完全对,这个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因为“法执”会没有的,法界有生就有灭,到了一定时候就灭掉了,没了。一百年、两百年、几千年之后,这个地球还会有吗?肯定没了,成其他星球了
(您说“色心二法,是从本体‘如’而来,又回到本质”,是不是又回到一个本质和相的关系,就是我们修行要离相,在相中但是心要离开它,身心合一的时候,身体要经过这件事情,但是心要离开它,就不能再想。是这个意思吗?)到了这个地球,你必须承认这个地球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真的吧,但是实际上你看穿了,这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吧(对)因为没有一样东西能带走的,没有一样东西能长久的,那是真的吗?就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