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0

♫放下欲望和过度的要求,舍弃执着,还自己一片清净的天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7万

积分

积分
117087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下欲望和过度的要求,舍弃执着,还自己一片清净的天空


香港 · 开示(1) 20130608


佛陀——释迦牟尼佛,当年他在印度的时候,他有一次去见了波斯匿王,这个波斯匿王当时就问他,佛陀,你给我开示一些佛法吧。佛陀就跟他说了,世界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还有一条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短见之人,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而贤能的人,是从黑暗走向光明,救自己的生命还能救度众生的生命,才能救别人的生命,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寂静的涅槃之中,不受外界的诱惑,那才是自主的生活,那我们在人间已经过上了菩萨自由自在的生活。(掌声)

一个人看破了,他才能放得下;如果看不破的人,他永远放不下;要救度自己,就得看破。有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突然之间掉到了水里,他掉到水里之后拼命地划啊,两个手两个脚拼命地挣扎,大声地呼救,“救救我呀”,他越挣扎身体越往水底下沉,到了最后,他知道已经没有办法了,他的心一横,“我随他去,死了也就死了,我放下了”,浑身不动,人瘫在那里,没想到水把他慢慢地浮出来了,得到了众生的救度。这就是告诉你们,我们在学佛当中就是如此,遇到什么事情越紧张越容易坏事,越看破放下不执著,我们就越能够成功!(掌声)

无所谓了,看破就这么回事。有怎么回事,那就是放下。有很多人,对悟境,左研究右研究,开悟难不难,真的很难,台长经常告诉大家,想明白了想通永远不烦恼了,那么就叫开悟。我们佛教中的放下,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我们要什么、要多少,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身体再大,但是我们需要的生命只是一个心脏而已,多余的脂肪,只能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只能拖累人的心灵;所以多余的追求和幻想,只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希望我们学佛人放下沉重的欲望和过度的要求,我们要舍弃执着,还自己一片清净的天空,这才是学佛人的心态啊。(掌声)

弥兰陀王问禅悟的一位法师,叫那先比丘:“眼睛是你的吗?”
法师那先比丘说:“不是!”
弥兰陀王:“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不是!”
弥兰陀王:“鼻子是你吗?”
那先比丘:“不是!”
弥兰陀王:“那舌头是不是你的?”
那先比丘:“也不是!”
弥兰陀王:“哦,那只有身体了?”
那先比丘:“不,身体也不是我的,那是五蕴假合之身啊。”
弥兰陀王:“那‘意念’,是你的吗?”
那先比丘:“意念也不是真正的我!”
弥兰陀王:“那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的,那我想问问,你在哪里?”
这个那先比丘笑嘻嘻地说:“请问王子,窗户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不是!”
那先比丘:“门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不是!”
那先比丘:“砖、瓦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不是!”
那先比丘:“那麽,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也不是!”
那先比丘:“既然门、窗、砖、瓦、连梁柱都不是房子,那麽我想问一下,那房子在哪里啊?“

所以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身体,要执着于自己的精神,身体可以失去,而我们的精神那是永存的!

想一想,2500年的佛教佛法传承到今天,越来越兴旺,让多少人离苦得乐;而那些流行歌曲,也就唱个十年八年,想一想佛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因为它是精髓,因为唤起人们心中的善良,它知道人们的精神,它改变了你自己,改变了家庭,也改变了社会!(掌声)



上一篇:♫病由心生,学佛念经就是让众生开悟放下离开恐惧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在地震中救度同修的真实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4 07:15 , Processed in 0.0465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