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苦乐参半,快乐不要太多,一半一半,能够守戒的人就能保持自己苦乐参半。人间是修行的宝地,吃苦耐劳都在人间。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学佛的宝塔,走上佛道,就是一种耐心,就是一种守戒。不该闻的不能闻,不该听的不能听,不该说的不能说,不该想的不要去想,这种守戒是人获得安稳平稳心的最重要的基础。所以学会改变自己,持戒守律,用菩提心来守戒,用出离心来守戒,想想“如果我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么需求的?”在人间任何多余的事情都不要贪,就像你吃饭一样,这个菜已经吃过瘾了,饭已经吃很饱了,就不要再吃了,否则会胖的,凡事不能过度量。
其实每个人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坚持就好。谁都能战胜困难,战胜烦恼,只是看你想不想去战胜它而已。坚强的愿力是战胜烦恼的唯一的精神资粮。
经常回忆自己过去的人,只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烦恼和愚痴。回忆只能给自己增加痛苦。
因果易造业难消,
苦难磨砺业障报。
恒心守戒菩提道,
功德宝塔节节高。
每日佛言佛語 战胜自我 战胜困难(下) 20210731
解答一百九十 20171121
问6:白話 佛法多次提到禅定。末学的理解:禅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达到空的境界,面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能够淡定处之,不被事物所左右?我们一般的人会被事情牵着鼻子走因为身处事中,而禅定是以出离的状态处事?可否这样理解呢?
答:在某一个方面讲的是对的。禅定是有这个作用。禅定就是智慧的显现,一个人定得下来,很稳的,就有禅,但是禅也分正禅、邪禅。有些人一直想着自己,给人下杠头就是邪禅,他也是一直在静坐,但是脑子里发出乌烟瘴气,在心中就成为一个业障,他这样做能够伤到别人,但是自己受伤更重。
禅定就是拥有智慧在人间超越人间思维来学佛的境界,要脱离,人家在吵架,你能够离开,就知道这个吵架谁对谁错;如果你自己在吵架当中,是分不清对错的,只有禅定脱离这个烦恼业障之后,就看清楚了这个事情谁对谁错,就是不在五行当中了,境界脱离了就是禅定,禅定可以产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