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9|回复: 0

见地平等。2-22

[复制链接]

1565

主题

3

回帖

6893

积分

积分
6893
发表于 2020-10-20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地平等,……只有当你的心和心平等的时候,你才能传法,才能接受法。

 

  2-22 《 念佛妙法是“诚”, 意念修养是“纯”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87&tim=1688068830714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法门是默传,……一对一的默传,叫空心传空心。……心空了,你才能接受别人给你的东西。…一心传心,就是用心来传这个心,首先心必须空,才能接受这个法,才能接受这个佛。一定要记住佛法都是自己放空之后,才能好好地学进去,以后才能修成正果。

 

传法的人见地差不多,…这样才能点醒对方,从佛法上讲叫心行,

 

心和心的行为是一样的,人和人良心都好,这个时候你把佛法佛缘,可以传给他,他也能接受你的佛法佛缘,这叫心心相印。

 

—白 2-24 《把握当下、佛心弘法、妙法度人》

 


 

关于“默传”的理解

 

问:师父在白 法中说:“从释迦牟尼佛开始,法门是默传,就是默默地传法,也叫暗传。师父现在给你们传的法,实际上也叫默默地传,现在是给徒弟上课,当众多跟随臺長学佛后开悟了的佛友,也能从中摄取养分,给徒弟开示传 法。

 

佛法的传承必须要建立在默传的基础上,即要有个默契,默默地传,就是我和你心照不宣,都知道要学佛,然后我才能给你讲佛法。而现在和未来最好的方法,传承是要迅速地救人。

 

请问,默传是默默的传还是有默契的传啊?还是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呢?如果意思是默默的传的话,那么臺 長开法 會也叫默默的传吗?能否将默传再解释多一点呢?

 

答:五祖弘忍大师给六祖慧能传授衣钵时,是默默地传的吧?否则传出去,慧能大师连命都没了,别人会把他杀掉。讲的是精神。能写出这么好的偈语,说明已经得到了佛菩萨的衣钵。传承衣钵给你,虽然是个物体,但你的精神已经领会到了禅宗的妙诀了。不就是默默的吗?比方说,师父刚开始的时候,人不多,是不是默传?等到你们有一批人都学得很好了,你们出去度人的时候,是不是越来越多?你们默传是传什么?传有缘众生,谁要听,谁喜欢佛法,你们就去告诉他,不就是默传吗?到现在开法 會了,就是普度众生。

 

 

解答来信疑惑 240

 


 

wenda20130512A 08:48

 

在度 人时如何做到恒顺众生、善观因缘、妙法度

 

问:我们应该善观因缘地去度人,但是有时候我们看不到潜在的是善缘还是恶缘,也看不出这个人的因缘有没有成熟,遇到不同脾气的人可能会格格不入,彼此心里都会产生障碍。请问师父该怎样去善观因缘才能做到弘 人的时候既恒顺众生,同时又让他欢欢喜喜地接受佛法?

 

答:实际上恒顺众生、善观因缘都是一种妙法。善观因缘就是要会看人,什么叫因缘?比方他跟你说到佛法的事情,他说:“哎哟,我们应该度人。”比方中国现在地震,你跟他一讲,他马上说:“哎哟,真可怜,我们应该救度、应该帮助他们,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人就有善的因缘在里边了,学佛的基础已经有了,这不叫善观因缘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什么叫善?就是很仔细地看因缘果报。这个人如果是很有善心的人,就可以度他。这个人跟他一讲话,他马上嘴巴里满口胡说八道,你能度他吗?(不可以)你把臺 長的书给他看,他把它扔了,说不定还包垃圾呢。

 

要明白,善观善观就是用菩萨的因缘、用善良去观察世界上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众生,他们所做的行为、思维和语言。从语言、思维和行为当中是否能够看到慈悲心,到底是恶的还是善的,缘分看出来之后你就可以知道,他到底可不可以度。这个人你跟他讲话,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说这个人怎么跟他善观呐?你怎么样去把好的东西劝他呢?没办法的。

 

 







上一篇:布施就是真谛,慈悲就是真谛。2-21
下一篇: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2-22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3:03 , Processed in 0.0464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