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6|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二)】1-2、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3057
发表于 2021-9-25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语记诵

要从心里来修。一个人修心、修行,就是修里面的东西,.....从外表到内心都是很干净。

只要你用心,一心一意诵经,菩薩都会感应。

 

原文填空

万般都带不走,只有(  )。

一定要修(  ),要有大悲心。

 

要从(  )来修,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  )、修行,就是修(  )的东西,而不是外表的。

从外表到(  )都是很(  )。

 

脑子能够(  ),诚心礼佛、拜菩-萨时,只要你(  ),一心一意诵经,(  )都会感应。

 

在末法时期,所有的目标和过去或现在的修为修-法是(  )的,只是(  )的方法在变化。

修法一定要随着(  ),有修为的法师,有(  )的师-父,有修为的老师,菩薩都会给他们(  ),让他们知道现在的修为法。

 

做人一定要(  ),不要有杂念。

 

原文填空答案

(孽随身)

(一切善)

(心里)(修心)(里面)

(内心)(干净)

(放空)(用心)(菩薩)

(完全一致)(救人)

(天时转变)(修为)(灵感)

(纯洁)

 

简答自测1-2-3

1、为什么要从心里来修非常重要?

 

答:万般都带不走,只有孽随身。一定要修一切善,要有大悲心。

要从心里面修,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修心、修行就是修里边的东西,而不是外表。从外表到内心都干净。

脑子能够放空,诚心礼佛、拜菩薩时,只要你用心,一心一意诵经,菩薩都会有感应。

 

2、如何理解修法一定要随着天时转变

 

答:在末法时期,所有的目标和过去或现在的修为修法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救人的方法在变化。修法一定要随着天时转变,有修为的法师,有修为的师父,有修为的老师,菩薩都会给他们灵感,让他们知道现在的修为法。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开示1-2-3(提)

要从心里来修,一个人修心、修行,就是修里面的东西,.....从外表到内心都是很干净。......只要你用心,一心一意诵经,菩萨都会感应。

 

wenda20140615B  06:50  

师父对“悟人向心而觉”的开示

 

女听众:师父您说“悟人向心而觉”,是不是说每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如果没有从心里……没有走心的话,或者没有斟酌的这种念头,都是我们自己干扰自己“向心而觉”的一种障碍呢?就是会自己给自己设置很多的障碍?

 

答:那当然了。很简单了,开悟的人,心里明白的人才会叫“开悟”,当然他的心里明白了,对不对?“向心而觉”嘛。你心里觉悟了,你当然就是开悟人了。你心里做一件事情还不明白,你怎么能开悟呢?(是!就是说我们平常还是要保持心的清净,才能够感觉到这种细微的起心动念的这种因果的变化是吧?)对。清净心,就是清净心啊,很重要的。(是,师父)

 

Wenda20190106A   03:15  

如何理解“修内”和“修外”

 

男听众:師父说,理解佛法,知行合一,叫修内言行举止做出来像菩萨,这叫修外。是不是“修内”是修的“真我”,“修外”修的是“假我”?

 

答:对啊。你这小孩子挺乖的,你能够对这些问题有一种研究和理解,師父就很开心啊。修内,当然是修内心;修外,当然是修外表。不要外相,不要执著,这个外相——对人家怎么样的行为,实际上人的外表、外面的行为也是从内心出来的。明白了吗?(嗯。这个“假我”也要放掉,放掉了,就是无我相了,是吗?)对啊。“假我”放掉的话,就是“真我”出来了。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嘴巴里讲一套,内心里想一套,如果把嘴巴里讲一套放下了,是不是内心真实的东西就显现了?(明白了)

 

Wenda20190712   27:49  

师父开示“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

 

男听众:师父,有位同修念经时收到一个意念。第一句话是: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第二句是: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请师父开示一下。

 

师父答:这绝对是菩萨在这个人身上跟这个人讲的。现在一句句帮你分析吧。“一心净念处”,把这个心完全归到自己很干净的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都干净。“无妄”,没有妄念了;“非之议”,你想想看,一个人没有妄念了,你在人间还有什么可以去想象的东西?“议”就是议论。“净念”,一个净念,一个干净的念头,你在人间还有什么是非可以讲?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句“心无垢行方圆”如果你心中没有肮脏的东西,你做什么事情要方就方,要圆就圆,这不就是一切顺利吗?(是,下一句“心慈悲行无碍”)你想想看,你做什么事情,行为上做什么事情,“行”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人在行为当中、在运作当中、人的生命当中行,“行”就是行程,行的当中一切都无碍,没有阻碍的。心慈悲的人有什么阻碍?不跟人家作冤,你会有什么阻碍?(是,感恩师父慈悲)

 

 

原文填空1-2-4

 

法语记诵

理忏,是从心里忏悔。观想《心经》里的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

从理上解脱了,心自然就解脱了。

 

 

原文填空

如果要想消除(   ),首先是要念-经(  )让其变成灵.性,然后念(   )超度。

念《礼佛大忏悔文》在小孽障没有变成灵.性之前消除掉。这部经文非常好可以接(  )。

 

想找一个(  )的法-门来让自己修得好。但是,如果(  )、地利、(   ),机缘未熟,时间未到你就是找不到。

 

“悔”就是改以往的(  )。“忏-悔”可以消除身上过去世中所造的(   )。……是用(  )和(  )一起讲,这样效果最好。

 

忏悔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

 

理忏,是从(   )忏悔。观想《心经》里的一句话:(“   ”)。

五蕴皆空是要从(   )完全挖空,从(   )战胜自身的恶魔,从(   )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从(   )解脱了,(  )自然就解脱了。

 

 

原文填空答案

( 孽-障)(激-活)(小-房-子)(天地之灵气)

(正确)(天时)(人和)

(修为)(恶业)(心)和(嘴巴)

(事忏)(理忏)

(心里)(“照见五蕴皆空”)

(心里)(心里)(心里)

 (理上)(心)

 

 

简答自测1-2-4

 

1为什么要让大家忏悔?为什么忏悔后有消除孽障的效果?

答:如果要想消除孽障,首先是要念经激活让其变成灵-性,然后念“小-房-子”超度。

念《礼佛大忏悔文》在小孽障没有变成灵-性之前消除掉。这部经文非常好可以接天地之灵气。

“悔”就是改以往的修为。“忏悔”可以消除身上过去世中所造的恶业。有想法可以跟菩萨讲。但是要记住一定要讲出来,用心和嘴巴一起讲,这样效果最好。

 

2、《礼佛大忏悔文》的功效及念誦方法是什么

答: 只念《礼佛大忏悔文》是没有效果的,一定要以《大悲咒》和《心经》作为基础。在持诵《礼佛大忏悔文》前必须要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帮助我×××忏悔消除过去生活中所造的孽障或消除我身体某个病痛部位的孽障。《礼佛大忏悔文》念完了就是功德,用这一功德来消除小孽障。如果,把孽障激活变成灵.性,是因为孽障太深太大,念完《礼佛大忏悔文》还是消不掉,并会激活,所以要念“小.房.子”超度,念《礼佛大忏悔文》在小孽障没有变成灵.性之前消除掉。这部经文非常好可以接天地之灵气。

 

3、什么是理忏?如何理解从理上解脱了,心自然就解脱了。

答:忏悔有两种,一种是事忏,一种是理忏。

理忏,是从心里忏悔。观想《心经》里的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首先观想自己,照空自己,要从心里排除恶业,我的心在过去生,过去世现在全部都照空了,已经没有孽障在这个人间,这就是理忏。

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

从理上解脱了,心自然就解脱了。

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就是一个理念。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开示1-2-4(提)

 

忏,是从心里忏悔。观想《心经》里的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首先观想自己,照空自己,要从心里排除恶业,我的心在过去生,过去世现在全部都照空了,已经没有孽障在这个人间,这就是理忏。

wenda20130503  42:49  

有关对“理忏”与“事忏”理解的问题

 

听众:佛法里面您讲过“事忏”和“理忏”,“事忏”其实也是很诚心地忏悔,但是是忏悔以前具体的事情;“理忏”您说它是“观想五蕴皆空”那样一个境界来忏悔。不知道这个“理忏”是不是忏悔的一个高级阶段?它旧的恶因还会有恶果、爆发孽障吗?

 

答:是这样的,“理忏”实际上是对整个忏悔的一种理解,和对整个自己在一生当中做错的事情“忏其前愆,悔其后过”。“事忏”就是对某一件事情“我这件事情做错了”,那你只不过是对这件事情的了解,下一次还会做错的啊!“理忏”就是知道这个道理了,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不就是以后不会再忏悔了吗?(明白。但如果他已经五蕴皆空了,那以前的这种恶因、孽障还是要爆发的是吧?)他理忏的话想“五蕴皆空”,问题是正在向“五蕴皆空”努力,还没有到达“五蕴皆空”。你学菩萨了你不是佛啊!你学佛并不是你就是佛,道理一样的(这个“理忏”是要我们刻意去培养,还是说学到一定的程度它会自己显现?)要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显现的。这个“理忏”不是说像“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是有一个理解的过程。比方说人间碰到了一点事情、碰到了佛法、碰到了很多问题之后,慢慢地在学佛当中才会懂得很多真正的道理,这样的话你才会慢慢懂得什么叫“理忏”,否则的话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理忏”的。(明白师父)

 

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从理上解脱了,心自然就解脱了。

Shuohua20170818 06:19

如何理解“照见五蕴皆空”,怎样才能做到“照空”

 

问:心经里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师父在《白話.佛法》中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把这五蕴从心里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没有罪了。”师父说:“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做到“照空”呢?

 

答:五蕴——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一定不能乱想。我讲的最多的“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犯淫戒,他们要下地狱的,很危险的(嗯)非常肮脏的思维,意识当中如果有这种东西,人就完了,菩萨的意识还会在你身上残存半点吗?没了!“色”,看见这个有色世界的物,你去贪。“受”,享受,做坏事享受吧?喝酒、吸毒都觉得很享受,玩女人,都算。“想”,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去想,看着电视,看着那些东西,去想象着某一件事情,这种想是不是杂念?行为,很多人说:“我控制不住。”那么去行了,行了之后你意识当中就很肮脏了。色、受、想、行、识要照见,你照得见吗?因为阻碍了,你想了这么多,杂念这么多,享受这么多,你的物欲这么多,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么阻碍着你,所以你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你空不了,你空不了的话,怎么成佛啊?(是)就等于你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人怎么住?(对)人家干净的人怎么到你这个垃圾桶来?

 

(那怎样“照空”呢,师父?)就是不接触,不能去接触。你不接触色,你就离开色;你不接触这种“色、受、想、行、识”,人间的一切欲望,那你就不会犯这个欲望的罪了(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于要守戒,是这样理解吗?)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在银行工作的人虽然没犯罪,但是他们想象着拿点钱,这个想象是不是比不在银行里的人要多?(对)他接触钱,他天天看着不敢拿,他心里就想:“我拿一点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原文填空1-2-5

法语记诵

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念的是心,真心。

 

要用心体悟,从心里明白,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和想法。

 

原文填空

“(   )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告诉你们念的是(  ),(  ),是心里想念什么。

念《礼佛大忏悔文》,用(  )来(  ),就可以消除。

 

总之是一个(  ),至于内容是另一回事。

要(  )体悟,从(  )明白,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和(  )。

 

原文填空答案

(念佛一声)(心)(真心)

(真心)来(忏悔)

(心念)(用心)(心里)(想法)

 

简答自测1-2-5

 

1、为什么念佛一声就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答:念的是心,真心,是心里想念什么。譬如:今天造了孽,念《礼佛大忏悔文》,用真心来忏悔,就可以消除。

 

总之是一个心念,至于内容,是另一回事。

師父是用佛法的理论教授大家理解人间的问题,要用心体悟,从心里明白,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和想法。

 

(答案僅供參考)

 

相关开示1-2-(5)提

 

“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的是心,真心,......念《礼佛大忏悔文》,用真心来忏悔,就可以消除。......要用心体悟,从心里明白,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和想法。

wenda20140713B  01:08  

念经就是念心;看《白.話..法》的重要性

 

男听众:感谢師 父!如果不是师父弘法的话,我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学佛念.经。感谢師 父带我们这么多同修能够断恶修善,开始念经修行,改变自己的一些坏习气坏毛病,然后心能够开始向善,做好事做好人,感谢師 父!(对,非常好)很久没打电话了,因为老打不通。我说只拨三个哪知道第三个真通了!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我现在感觉到念着念,觉得不是在念经,但我也想不明白不是在念经是在干嘛?

 

答:念经在干嘛?念经就是念心。我问你,一个人的心是不是不平安啊?想不通啊?难过啊烦恼啊,是不是由心起的啊?(是)好。叫你念经的话是不是在调节你的心理状态啊?(就是菩萨的经文里面的能量有意念?)对,进入你的心田。为什么人家要谈判专家,心理学家啊?什么叫心理学家?(嗯。我们不只是口头上要完成这个经文,把声音读出来、把字读出来,关键是心里面要调节是吗?)对,主要就是说念了经之后,用菩萨的能量让你心比较安静学了《白.話..法》之后,让你的人能够明心见性,懂得人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不要烦,这样的话你的心才会平静

 

(明白了。師 父《白.話.佛.法》挺好的,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一些修行各个阶段需要明白的东西)对(比如说《白.話.佛.法》第四册“顿悟虚空……”就是说到你喜欢说话,用气场来说话,因为气场感应很大。然后有一句说气是从心里出来的)对(这个我觉得念经念到让我觉得气是从心里面出来的,就像您说的只要念经的时候边上人都听到,到那种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好像不是在念经了)对了(不是在念经了,就是心里面的一种调节在做一些意识方面、境界方面等各方面的提高)完全正确。《白.話.佛.法》第四册也是非常好,还有第六册第七册都出来了,后面的《白.話.佛.法》越讲越深(第七册我也有一本了,还没看)赶快好好看,非常非常精彩的!看了你心花怒放,看了你对人间什么都不会绝望,看了你对人间每天充满着希望!(是。前一段时间我们几个人一起念完经就一起读《白.話.佛.法》,那时读的是第一册。第一册第一句话以前看过了,以前就没注意,第一句就是“我们学佛就是恢复我们原始的本性”。以前因为境界比较低,就这么简单就恢复本性。那天突然几个人一起在念,念的时候感觉能量非常强,就体会到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以前没注意,现在入了心之后,知道明不明白和入不入心是不一样的)对对,完全正确(入了心之后感觉这句话讲得这么好,第一册第一句话以前都没注意,还以为自己很厉害)呵呵(所以我们学佛也是把自己这种傲慢心给去掉了)对,一定要。

 

所以臺.長跟你们讲,这个世界因为宇宙空间它有一个无形变化的真理,实际上当一个人用心去理解这个事情,和不用心理解、只不过淡淡而过,那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明白吗?所以我是愿意大家共.修的时候,最好一个人念一个段落,每人念一个段落那你更容易往心里去

 

(我们试了几个月了,《白 話  佛 法》第一章里面就讲到大家共.修的时候每个人念,大家能够体会深。那天我们每一个人念一段,每个人念完一圈下来正好,安排好的一样。第一册提到共.修是能量强,能量体强的时候大家都容易接触到菩萨的能量,都讲到了,都是第一篇的。但是往往大家都觉得第一册很简单,都忽视掉了)就是这么简单,从浅入深而且要往心里去,好好努力小弟。还有什么问题吗?(其他的不问了就这些,这个非常重要,打通这个电话就行了)好好努力(还有很多问题的,以后再说)好的,好好努力,向大家问好(谢谢師.父,大家都非常努力的,大家都在好好学)谢谢,再见。现在都是年轻人,学佛学得这么精进,所以臺 長法喜充满!

 

Wenda20180427   59:43  

如何理解“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生死重罪”

 

男听众:《白话.佛法》里讲“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生死重罪”,师父最近也讲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不仅自己可以免遭堕罗刹鬼国,还可以庇荫同行的人免遭此难。但师父同时也比喻,一个人想考大学,只跟校长打招呼而不学习也是没有办法实现理想的。对于这个问题,同修是这样思考,请师父开示。“首先佛号一句可灭八十亿生死重罪,这是真实不虚的,佛号的确有这么大的威力,但是有两个条件:首先一心念经,就是说心里非常干净,一丝不乱,完全相信佛菩萨,净信佛菩萨可以救度我们;第二个条件是念的时机是在果报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比如经文中提到的‘免遭堕入罗刹鬼国’,而不是已堕入后再念;再比如临命终时念佛号可以得阿弥陀佛接引,而不是已经命堕饿鬼道再念。也就是说,念诵佛菩萨名号可以是一个新的因,在原来一对因果果报未成熟的时候,来改变原有的果,这种消业是靠的佛菩萨的愿力。但念佛号不能完全代替念经,其原因是我们自身的业障导致我们几乎没有可能一下子生出净心,达不到一心净念,所以无法感应到佛号的威力,想达到一心净念就要消业,而念经就是消业最可靠的途径。可以把佛号比喻为巧力,念经是实力,想依靠巧力必须有平时实实在在的积累。佛号一句可灭八十亿生死重罪,这里面的重罪是指即将导致恶果的前因,也是指佛住心中,命运改变,原本命定的黑暗之路上数不清的劫难都没有了,但光明之路上依然会有新的劫难,所以要坚持念经,坚持念佛号消业,增进与佛菩萨的缘分。”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一听就不是你写的(是,师父,是一个师兄给我的)这个师兄一知半解,讲得基本上是对的。你要记住,一念佛号,实际上就是把佛装在心里了,那么佛能够装在心里的人,你想想看干净不干净?(是)你当然能够灭多少多少亿的重罪,为什么?因为你心中空了,你是佛性了,当然能灭所有即将来的、还没到的,或者就是说已经有一点了,但是这个都不是重罪,明白了吗?(明白了)所以他里边讲了,灭重罪啊(感恩师父)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一)】1-2、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一)】1-3、学佛修心的目标(一)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5:12 , Processed in 0.0448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