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3|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一)】1-14、谈受-戒与开-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4704
发表于 2021-12-17 15: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4、谈受-戒与开-悟

 

原文网址:

 

原文填空1-14-(1)(提)

 

法语记诵

“人能持戒、守法,才能得身心安定。”

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守戒……“戒 定 慧”,因戒得定,……因定得慧,

 

原文填空

 

佛说:“人能(   )、(   ),才能得(    )。”……如果你能(   )就不会有烦恼、忧虑、恐惧。

 

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   ),……事事都要(   )自己,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习气(  )掉。如果一个人不能守戒 律,这个人就不会真心地(   ),只能按照自己的命运走。

 

“戒 定 慧”,因戒得(   ),因为你戒了之后,(   )就会越来越安定,不求任何东西,没有欲望,心就(   )了。

因定得(  ),因你能定下来,(   )就开了,碰到事情你就会冷静,不会吵,不会闹。

 

原文填空答案

(持 戒) (守法) (身心安定) (持 戒)

 

(守 戒) (克 制) (戒) (修心)

 

 (定) (身心) (净)

 (慧) (智 慧)

 

 

简答自测1-14-(1)

 

1. 如何理解“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守戒”?

 

答:“人能持戒、守法,才能得身心安定。”

如果你能持戒就不会有烦恼、忧虑、恐惧。

 

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守戒,……事事都要克制自己,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习气戒掉。如果一个人不能守戒律,这个人就不会真心地修心,只能按照自己的命运走。

 

“戒定慧”,因戒得定,戒了之后,身心就会越来越安定,不求任何东西,没有欲望,心就净了。因定得慧,你能定下来,智慧就开了,碰到事情你就会冷静,不会吵,不会闹。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1-14-(1)

 

“人能持戒、守法,才能得身心安定……如果你能持戒就不会有烦恼、忧虑、恐惧……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守戒……如果一个人不能守戒律,这个人就不会真心地修心,只能按照自己的命运走。

 

wenda20161211B  24:46  

 

守戒-律是奠定能否成佛的重要基础

 

男听众:師-父,您一直在讲守戒-律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您能给我们广大的同-修再開-示一下吗?

 

答: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弘-法到人间。他走的时候,他的弟-子跪在边上都在哭,说:“佛陀,您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说了一句话“以戒为师”。也就是说守戒律是奠定一个人成佛不成佛的一个重要基础一个人守戒律,这个人一定能成佛。一个人为什么要守戒律?只有守戒律才会对人家尊重;只有守戒律才会精进;只有守戒律才会忍辱;只有守戒律,才会不停地改变自己,向菩萨奋进。守戒律就是我不该做的不能做,不该想的不能想,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说的不能说,这种就叫守戒。所以守戒律非常非常重要。一个法师讲的就是守戒律,他怎么能成为法师的?就是因为守戒。他不守戒能成为法师吗?我讲过,法师就像律师一样的,律师他本身就是守法律的,他不会做违法的事情,所以他才能做律师。对不对?(对的)

 

Wenda20181209B   07:26  

许愿“一世修成”,要非常纯净,过法师般的生活

问:已经许愿“一世修成”的同修,他最近看了一个娱乐节目,另外一个同修马上梦到这位同修在播放阿弥陀佛和爱情主题混合编曲在一起的歌曲。另一位许了“一世修成”的同修,有几天喜欢上了看手机上的社会新闻,马上有同修梦到这位同修看的《白話-佛法》书当中变成了游乐场的内容。请问师父,对于想一世修成的同修来说,是否气场的纯净度非常重要?

 

答:对,纯净度非常重要。其实你说“一世修成”,已经不是人间的人了,你就像过着法师的生活了,你根本要对人间不闻不问了。不要随便许啊,我从来没叫你们许愿“一世修成”的,我指的“一世修成”是希望你们能够有这个意愿,但是不是叫你们许愿的,目标我讲给你们听了。你们很多人说:“哎呀,我一世修成!”你修得成吗?要干净得不得了啊,杂念都不能有(明白了。如果已经许愿了“一世修成”的同修,真的是要非常非常地精进,非常地努力了,把人间的都要放下)对了,非常精进,非常努力,几乎把人间的东西都要放下了。我举个简单例子,像你这孩子学历这么高,人长得又漂亮,各方面条件好得不得了,你看看你一辈子到今天,你怕过谁?你现在还知道怕佛法,怕师父,你过去怕过谁啊?天不怕地不怕的,我说的对不对啊?(是的,师父)牛得不得了的(对不起,师父)。

 

“戒定慧”,因戒得定……戒了之后,身心就会越来越安定,不求任何东西,没有欲望,心就净了因定得慧……你能定下来,智慧就开了,碰到事情你就会冷静,不会吵,不会闹

 

Wenda20180624B   00:59  

 

如何增加自己的定性

 

男听众:年轻佛子如何增加自己的定性呢?

 

答:学-佛的人怎么增加自己的定性——守戒。为什么叫戒定慧?第二个“定”怎么来的?是通过守戒来的。一个人不守戒,定不下来的。守戒,就是要经过很多的辛苦,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要懂道理,人家跟你讲一件事情,你要好好帮忙去做,这样的话就慢慢守戒了。不该做的不能去做,你这个人就增加定力了,因为你经历得太多了,什么都懂了,你就会定得下来。明白了吗?(谢谢師-父。那可不可以专门针对定性问题跟菩萨许愿念心经呢?)都可以。其实定力……你戒得好,你自然而定;你修得不好,想定也定不了。所以你看别人很稳扎稳打地做事,这种人已经经过了很多很多年了,他们已经养成个性了,做事情要么不做,一做就很认真(是)

 

wenda20160327B  24:04  

 

念经和“戒定慧”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智慧

 

女听众:我们知道念经可以开智慧,还有通过“戒定慧”来开智慧,这两种哪个更有益于开智慧呢?

 

答:当然“戒定慧”了。“戒定”之后开智慧比较快。因为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你会定得下来;心定得下来,智慧就出来了。念经是靠菩萨给你点智慧,但是如果你戒不掉,你就算念了经了,菩萨也没有办法给你智慧的(有时候,比如说想不通一件事情,念很多遍心经只是当时帮我们开智慧而已,是吧?)对,当时不一定开得通的。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念了心经之后想起来“哎,我听听卢-臺-長 《白-話-佛-法》吧”,一听,实际上就是菩萨给他开智慧,就让他多听听师父的《白-話-佛-法》。因为念经不是直接能够让你马上想通的,是让你通过一个关系,就像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帮我们找到个好医生看病,病就看好了一样。

 



原文填空1-14-(2)

 

法语记诵

听 佛 法,听 经 文,听 道 理。……人的心就会慢慢入窍,即开窍了。……师父的书虽然不是经书,但可以让人破迷开悟,

听佛法,读经文,要熟读,听读之后真正地用了,你才能入,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是普通的境界,而是开悟的境界。

 

原文填空

小三窍,即称脑子开窍。听,(    ),(    )。

 

听(    ),听(    ),听(    )。……人的心就会慢慢入窍,即(    )了。

 

师父的书虽然不是(    ),但可以让人(    ),能让你懂道理,明白因果定律。……理数是解决人的(    )问题,……一个人要懂道理,这个理要在(    )的上面。

 

听(    ),读(    ),要熟读,听读之后真正地(    )了,你才能(    ),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是普通的境界,而是(    )的境界。

 

人的一生有两个根,一个叫(    )……身体是你(    )的根本,……另一个叫(    ),即物欲。

 

人——(    )、(    )、(    )、(    );物——(    )、(    )、(    )、(    )。

 

原文填空答案

(读) (入)

 

(佛法)(经文)(道理)(开窍)

 

(经书)(破迷开悟)(思想境界)

(正)

 

(佛法)(经文)(用)(入)(开悟)

 

(身根)(苦)(物根)

 

(生)(老)(病)(死)

(成)(住)(坏)(空)

 

简答自测1-14-(2)

 

1. 如何理解“小三窍”而达到开悟的境界?

 

答:小三窍,即称脑子开窍。听,读,入。

听佛法,听经文,听道理。……人的心就会慢慢入窍,即开窍了。……师父的书虽然不是经书,但可以让人破迷开悟,

 

听佛法,读经文,要熟读,听读之后真正地用了,你才能入,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是普通的境界,而是开悟的境界。

 

2.如何理解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成、住、坏、空的演变?

 

答:人的一生有两个根,一个叫身根,身体是你苦的根本,另一個叫物根,即物欲。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实际上都是成、住、坏、空的演变。

人——生、老、病、死;物——成、住、坏、空。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关-開-示1-14-(2)

 

听佛法,听经文,听道理……人的心就会慢慢入窍,即开窍了……師-父的书虽然不是经-书,但可以让人破迷开悟……理数是解决人的思想境界问题……这个理要在正的上面……

 

Wenda20190322   28:34  

如何理解“小三窍”;开“小三窍”要听、读、入

 

女听众:师父的《白話-佛法》说的都是经文中的内容,学好《白話-佛法》是否和念出来的经文更相应?师父能否用白话解释一下师父说的“明理教义会开小三窍”?这个“小三窍”是什么意思?

 

答:“明理”,就是明白世间的道理,这个人讲道理,叫“明理”。“教义”是什么?一个人对接受的教育的意义要明白。“小三窍”也是叫你要明白这些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懂道理。比方说在数学上属于理数、道理,“小三窍”,实际上就是听佛法、听经文、听道理,就是开这个窍,慢慢入窍。听佛法就是一个窍门,听经文就是一个窍门,听道理就是一个窍门。你慢慢开窍了,开到后来你就破迷开悟了。实际上这个“窍”就是告诉你,人生要懂得怎么样来改变自己,改变成住坏空,就是靠你要多听佛法。开法會是不是多听佛法?(对)听经文,看《白話-佛法》,听师父讲《金刚经》、讲《普门品》,是不是听经文?(对)师父天天在节目当中跟你们讲道理,是不是?(对)你如果多听,那你是不是心中就慢慢开窍了?(对)开窍,刚刚我跟你说,是听佛法、听经文、听道理,实际上就是听、读、入。第一个窍门是听,第二个窍门是读经文,然后心中进入道理。“小三窍”就是要叫你开窍,要叫你多听、多读、入心。

 

Wenda20171029B   43:40  

 

白話-佛法》里全是佛光,读《白話-佛法》会保护慧命

 

女听众:跟师父分享一个事,我们现在组织了《白話-佛法》的群,每天读《白話-佛法》,真的读得很好。以前我只是看看,没有记忆,看看就忘了。现在读好了,我有两个群在分享,读好了又听两遍,这个记忆真的好,每天做梦都是好梦,而且读那个《白話-佛法》书都冒金光,金光直闪(对了)超好,加持力特大。

 

答:菩萨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吗?白話-佛法》里边全是佛光(真的佛光,以前不懂,这佛力真的很伟大)不得了(以前刚开始读,磕磕碰碰,现在读得很顺利,每次读之前请菩萨加持……)赶快告诉全世界的佛友,读《白話-佛法》会保护你的慧命,因为你必须要有慧命才能上天。听得懂吗?(对,所以我就想打通电话跟师父,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白話-佛法》的感受特别深。现在这个时间都是自己挤出来的,每天这个事情不做完,不读完,我就不睡觉,而且也不那么累了,精力旺盛,真的很好,每天都感到很充沛)接受到能量了(是,感恩师父,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哎呀,师父法喜充满,每个人都增长智慧。

 

听佛法,读经文,要熟读,听读之后真正地用了,你才能入,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是普通的境界,而是开悟的境界。......——生、老、病、死;物——成、住、坏、空。

 

Wenda20200322   31:43  

 

学习《白話-佛法》要用心,而不是单纯记录

 

男听众:师父,您开示:学《白話-佛法》做笔记写下来,天上会帮你记下来的,这是有功德的,做笔记有功德的。请问师父,如何做好《白話-佛法》的笔记?您给大家讲一讲。

 

答:做笔记也好,学《白話-佛法》要用心。首先要理解师父讲的《白話-佛法》真正的涵义。比方说,一句话怎么讲能够让人家听得进。《白話-佛法》多呢,为什么师父讲《白話-佛法》能够让人家听进?

 

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人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你把这句话想一想,最难面对自己,你明明不想去做这件事情,你逼着自己去做,你说是不是难啊?(对)明明你心里想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又不能去做,你是不是最难面对自己?(对)宽容了别人,你自己开心。那么很多人想:“我就不宽容他,我就要恨他。”你不宽容他、你恨他的话,你是不是自己很痛苦?你把这句话好好地理解,那么你就会懂得《白話-佛法》的真谛了(明白)

 

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用忍辱度瞋恚。忍什么?你不要觉得自己忍辱就好了,你怎么会恨?比方说,你属猪的,人家讲你一句“你这个属猪的”,你马上不开心了,“他在叫我猪啊?”不是的,你属猪,人家叫你一下有什么关系?一想想通了,那么心里就自然释放了,就没有什么不开心了。你这样理解《白話-佛法》,你就是拥有生命的导师了

 

(师父,刚才您讲的在记笔记的时候要体悟《白話-佛法》,而并不是单纯在写,是这样吗?)写有什么用?写是要记录,你要用智慧的。你看了《白話-佛法》要能醒悟,你不醒悟哪来的智慧?对不对?师父随便讲一句:人必须要远离怨恨,才能真正做到自己本性的宽容。这句话你写下来有什么用?你要理解。你远离了怨恨,不怨恨别人,你自己本性的宽容就出来了;你怨恨别人,你心中永远存在着恨(对对。师父,写《白話-佛法》笔记之前,如何祈求?)没什么祈求的,“请菩萨赐给我智慧。”(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Zongshu20170718   19:15  

 

学佛就要“闻思修”

 

臺-長语:我们学佛做人平安就是福。一个人不要想太多,不要太难过,在人间一切都随缘。今天我们想接近佛,我们就要成佛,我们就要心中有佛。一个人的智慧哪里来的?因为你心中有诚心,你就会有智慧;因为你听闻佛法,你会有智慧,你就会接近佛。师父叫你们“闻思修”——听闻佛法,思维佛道,修证佛果,这叫“闻思修”——你闻到佛法之后,你的菩提心就要生出来了。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二)】1-14、谈受-戒与开-悟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二)】1-14、谈受-戒与开-悟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6 03:40 , Processed in 0.0494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