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99|回复: 0

见本性是功德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920
发表于 2022-1-4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法的真谛,首先一个人要学会修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克服自己心靈创伤的一剂良药。要记住,以因相果,这是什么意思呢?种的因要想到自己未来的果;也可以“以果相因”,就是先把这个结果想到,才不会去造这个因。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见本性是功德,如果我们今天做任何事情,用你的本性来做,你这个人就叫有功德。


臺長曾经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你看见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你心中想着:“哎呀,我做点好事,帮帮她吧。”你就是做善事。如果你心中想着:“我是学佛人,我必须要对老人好,我要孝敬父母,视别人父母如自己的父母。”这个时候你再去搀扶她,你就是有功德。什么叫修到后来如如不动?什么叫修到后来心空,就是没有想法了?臺長继续拿过马路作为一个例子。一个人要过马路的时候,你看他差点摔倒,这个时候你脑子根本没有想“我要做功德,我是学佛人”,主动上去把他搀扶起来,那你已经是空性的本性了。要记住,平等就是你的道德,看得起别人,尊重别人,你就是个有德的人。(掌声)


要记住,追求佛性,你必须首先要看见佛性。你今天说“我要学佛”,你看见佛了吗?不是用眼睛看见,是你的心要看见佛的智慧、力量、思维、语言和佛的行为。你今天看见了佛性、追求佛性,你就叫证得佛性。很多人说,我们学佛有功德没功德,你们要懂得,这个人做事情用本性良心在做,就叫有功德。如果这个人说“我有功德,我为了功德去做”,这个人就是没功德。(掌声)


佛法界讲“苦空无常”,人生就是生离死别。你们知道生命以什么来替换吗?就是生老病死。生出来,老了,生病了,最后死了,来轮回交替,没有永恒,就叫无常。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要学会以苦为乐,因为修心的人必须以苦为乐,这是实修的一种境界。(掌声)要记住,以苦为乐,我吃苦、我忍耐,好像还很开心,苦得不得了还说很好,这不叫境界。有境界的学佛人要转境界,要把苦转为快乐。(掌声)怎么样转呢?法喜充满,要寡欲,没有欲望、很少的欲望,你才会快乐,而且寡欲才可清心,乐知天命无所求啊。(掌声)


要记住,天地宇宙之间有一个道理:人在吃苦的时候,他的业力就在转化。很多人为什么一吃苦就消业,苦吃得越多,业消得越快。吃苦可以把你上辈子和这辈子的业力都消掉,业障消除了之后,你的福分就自然来了。(掌声)


针对各种各样不同的境界,师父用一个寓言故事跟你们打个比方。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花言巧语,臺長不讲人,就讲动物,让你们明白,现在社会上交朋友要当心。


整天围在你身边,说要帮助你的人并不是真正能够帮到你的人,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伸出手,拉你上来的人,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掌声)那些整天围在你的身边,让你有些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远离,在很远的地方还关心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他法喜充满,在你需要的时候,他默默地为你付出,关心着你,这些人才是我们的佛和菩萨啊!(掌声)


——吉隆坡 161226




上一篇:真正的开悟是懂得从“舍”开始
下一篇:庄子识人九法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0:06 , Processed in 0.0423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