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1|回复: 0

[修心修行] Ⓑ0538_JT3修为无我|05.26境界超脱|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3-6-29 2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返回目录 

Ⓑ0538_JT3 修为无我|《心灵百科》专题【文字·畅听】

    №:05 修心修行_26 境界超脱
  ———《心靈百科》專題畅听

☟手机版点击相应标题阅读☟

♪03447♪JT3.01 修到自己无所求,最后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

♪03448♪JT3.02 心中只有众生,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

♪03449♪JT3.03 “人活着就是为众生付出”的fo理解释

♪03450♪JT3.04 为众生活着,把一切交给观世音菩萨

♪03451♪JT3.05 帮助别人要“无我”,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我”

♪03452♪JT3.06 学佛要有无我的大爱,要无私地帮助众生

♪03453♪JT3.07 做到像臺 長一样地无我,首先要想到众生

JT3 修为无我【专题】


.

♪03447♪ JT3.01 修到自己无所求,最后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

———wenda20171015A_4527

听 众:《白话佛法》“缘起是意识形态”开示说:修行人要修到自己无所求,没有目的地去修,最后就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了。同修想问,我们修心修行的目的不是要脱离六道,永不轮回吗?修行不是有目的与目标的吗?修行没有目的与目标的话,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修了。

臺 長:对,修行怎么会没有目标呢?你要成佛成菩萨,你要脱离六道,怎么叫没有目标呢?有目标有什么不好呢?这个是你们的概念性、逻辑性的混乱。无所求,不求人间的欲望,是讲人间的欲望,求的是这些;而那些目标,是正能量的,是精进修行的一种,已经不是属于有求的了。为人家、为众生的不叫求。比方说師 父天天跪在菩萨这里,希望救度更多有缘众生,你说我这个是有求吗?(感恩師 父)

♪03448♪ JT3.02 心中只有众生,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

———wenda20150614A_1816

听 众:師 父,您在《白话佛法》中讲到“无我”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

臺 長:“无我”的境界,首先你要心中有别人,你才会没有自己;如果你心中整天都是自己,你哪会有别人?所以,“无我”境界讲得容易,实际上就是外环境上完全把自己忘了,你才能真正地“无我”。一个能够有“无我”精神的人,因为他心中只有别人。你想想看,你的心中都是别人吗?你整天想着帮助别人吗?你整天想着救度众生吗?你整天想着为别人服务吗?对别人好吗?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你就是“无我”了(哦。是不是在福慧双修、业障消除各方面都可以的时候,这样的境界才可以提高?)那当然了,全部都是外缘。你怎么样成为“无我”?因为你外面的环境已经造成了你心中没有任何芥蒂,心中只有众生了。实际上这些心中只有众生,就是你在帮助别人、去除自己的执著、能够慈悲别人、关怀别人、关心别人……这些都是环境,这些环境让你造成了一个“无我”的境界,那么你就慢慢地变成“无我”了。明白了吗?(明白了。如果现实生活中做到“无我”了,这个人以后往生了,是不是可以脱离六道呢?)那当然了。比方说这个人想做一个好母亲,想做一个让孩子都喜欢的母亲,她心中就只有孩子。等到她自己走的时候,孩子都会说“这是一个好妈妈”,所以她成为一个模范的母亲了。我们现在学佛也是这样,我们心中只有众生,我们要成菩萨。等到我们成菩萨的时候,是因为众生成全了菩萨。对不对?(对)没有这么多人给你爱、去做事情、去为他们服务的话,你哪来的爱啊?你哪来的这个机会做功德?平时你们在家里做功德做给谁?没有人可以做功德……开法会有多少人你可以为他们服务,你不就是在做菩萨吗?(对。感恩師 父慈悲开示!)

♪03449♪ JT3.03 “人活着就是为众生付出”的fo理解释

———wenda20141130B_6303

听 众:在节目中,師 父多次跟我们说起“人活着就是为众生而付出”,这句话弟子一直没听明白,世界上这么多忙忙碌碌的人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安然地活着吗?直到前段时间,弟子在生活中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来打比方,感觉好像想明白了,想请師 父帮弟子批改一下。也就是说在十法界中,人道虽属六凡道,但也算三善道之一了,在人道里面苦乐参半,是最好修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好比一所学校里面一个重点抓升学率的班级,你来到这个班级,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升学。我们今天很庆幸来到这个了生死、求解脱的最好班级,就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次机会,为众生而付出,为自己而精进,为众生就是为自己,否则只有留级或降级,或者干脆就别来这个班级。谢谢師 父开示!

臺 長:实际上你刚刚讲的这个应该说不是初级的,算中级理解这个问题了。实际上我们活在人间为别人,你想想看,我问你几句话你就知道了,妈妈活着不是为孩子吗?是不是为别人?很多人活着都是为别人的。但是问题你能够为众生,不是为你自己私欲所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真的为众生了。如果你今天无缘大慈,你就是菩萨;如果你今天有缘分的,你就帮助你们家里的亲戚啊朋友啊,那你还是小我。所以真正能够为别人的话,要无缘大慈。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讲雷锋呢?雷锋帮助老妈妈,背着老妈妈去看病,帮人家推车,哪一个是他的亲戚啊?一个都不认识的,这样的人才是有高境界的人。所以无缘大慈,实际上就是说心中想着众生,心中只有众生,因为菩萨没有自我,所以菩萨才能成佛。只要有自己的人,那就有“我”字,那就是投人。人虽然是在三善道里边,但是它属于三善道里面最低档的一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人道是最低档的,所以人就是自私。再下去就是畜生道,所以畜生道的所有畜生不会为别人,只能为自己。为什么狗很容易投胎呢?因为狗还有一点心是为主人的,它会救主人,所以狗还能投胎做人。其他的很多动物很难投人的,因为它们出来就是为自己,它们死了也是自己,它们就知道我我我……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下辈子还是投人?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别人,只有自私,只有自我,所以他们下辈子还是“我”(明白)

♪03450♪ JT3.04 为众生活着,把一切交给观世音菩萨

———wenda20150327_3457

听 众:同修在梦中得到提醒,获得天上重要信息:把自己交给菩萨妈妈,为众生活着,什么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把自己的一颗心放下。師 父您开示一下吧。

臺 長:“把自己的一颗心放下”,当你要想求某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先放下,你要拿一样东西,你必须手上没有东西你才能拿。现在你自己的心放不下,你求什么都不灵的,尤其在末法时期,臺 長讲过的,越来越经纬分明,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我曾经讲过,一件白衬衫上面沾了很多的墨汁,你说这件衬衫还能穿吗?(不能穿了)还算好衬衫么?你讲起来“我白衬衫大部分都是好的,几点墨汁就坏了吗?”那你能穿吗?这算好的衬衫吗?所以到了末法时期只有做好人,脑子里全是好的、善的,惡的东西不能有(他说“把自己交给菩萨妈妈,为众生活着,什么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只要你用心,什么东西都跟观世音菩萨讲,菩萨妈妈什么都帮你解决。臺 長碰到什么事情就跟观世音菩萨讲,观世音菩萨帮臺 長什么都解决,因为我已经没有自我了,我已经没有自己了。你们很多人都不懂的,什么叫没自己?连生命都可以交给菩萨的,因为本身到了这个境界,你根本没有自我了。就像雷锋一样,他只有想到别人,没想到自己,所以这种人才能得到人家的爱戴,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03451♪ JT3.05 帮助别人要“无我”,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我”

———wenda20130405_2319

听 众:还有一点,我们无我地为众生放低自己,为众生服务,有时候感觉自己特别微小,小到特别小;然后有时候,记得念師 父的一句“吾善养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然后又觉得自己特别大,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那种无处不是的感觉,小和大的感觉有些矛盾?

臺 長:一点不矛盾,帮助别人的时候,把自己看得小一点,在自己学佛信心中把自己看得大一点。这个就是臺 長经常跟大家说的,在台底下我们要目中有人,在台上的时候,已经让你上去表演了,让你上去发言了,你要目中无人。实际上道理都是一样。在度人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得很小,我就是在帮助别人,我没有什么的,我自己一点都没什么,在做人方面都要这样;但是在加强自身修养,在和菩萨接气场的时候,要把自己看得很大很大,这样才能跟菩萨接上气场。

♪03452♪ JT3.06 学佛要有无我的大爱,要无私地帮助众生

———wenda20130712_1322

听 众:一起学佛当中有几位负责成员一直默默地为大家付出很多,也帮助大家做了很多事,但是也可能会随时出现一些变故,导致有的事情做得不是太圆满,引起部分同修的指责和非议。为此几位负责的同修对以后帮助大家做事有点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意再出面处理或者组织一些事情。请師 父为这几位同修开示一下,该怎么办?

臺 長:我举个简单例子:把一起学佛的其他人就当成她的孩子,她要帮助孩子补功课,孩子不听话、不认真地好好读书学习,作为母亲会不会放弃帮助她的孩子?因为一起学佛的人不是他的孩子,所以他就不肯发这个心。观世音菩萨把所有的苦难众生都当成她的孩子在帮助,所以她永远不嫌弃,永远在这么精进地做,所以她才能成菩萨、才能成佛。而我们碰到一点困难了,前怕狼后怕虎,觉得“哎呀,搞到我身上了”,“哎呀,我怎么样”……就不敢承担,这种人下辈子只能再投人。为什么要学佛?fo不是嘴巴里讲讲这么容易做的,fo是要付出的,任何救人的人,哪一个不付出就能成佛的?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地想一想,如果这些需要帮助的是你的亲人、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放弃?你一个都不会放弃,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孩子。正因为你没有把他们当孩子、没有爱心、没有慈悲心、没有无我的大爱,所以你才会放弃;因为你考虑自身的利益为重,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痛苦,所以你就会收手,就不会帮助别人,这就是人的自私心。拥有人的自私心,你就永远成不了菩萨、永远成不了fo。所以学佛不是这么容易,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嘴巴里说的,那是要靠行为和你的思维、还有你的语言来不断地努力去帮助人家,让人家能够感受到菩萨的爱!就像一个母亲,你要让孩子爱你,母亲是默默无闻地奉献。今天这么多人膜拜观世音菩萨,因为她从来不顾自己,有求必应!今天小小的一个師 父帮了你们,你们知道有感恩心,但是你们为什么不能学着師 父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让人家也感恩你们呢!你们做得太差了,師 父只能说很自私啊!看到人家帮不了,有点问题了,马上就退缩了,就打回自己原籍了,就不愿意再去帮助人家了,因为你没有当成亲人去帮。但是師 父也要跟你们讲一句话,如果你真的帮不了,可以帮一点点;如果你有能力去帮你不帮,你就是见善不做。

♪03453♪ JT3.07 做到像臺 長一样地无我,首先要想到众生

———wenda20170618A_4906

听 众:今天是父亲节,師 父,您给大家讲讲如何做到像您一样地无我吧。

臺 長:很简单,我觉得一个人要做到无我,首先要想着别人,永远要想着别人,要爱别人。爱是永恒的爱,佛陀爱我们,我们爱佛陀;观世音菩萨爱我们,我们爱观世音菩萨。在这个世界上要感恩所有的众生,感恩一切对我们好过的人,感恩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感恩这个社会上给你造福的所有的人。天天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要存感恩心。你要懂得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所以一个人要无我的话,就是要没有自己,想着别人。那些英雄不就是无我,他才创造出业绩。焦裕禄是好党员,为什么?他就是无我啊,他只想到村里的老百姓,他一心为公,一心为公就是天下为公嘛,孙中山先生也是这样讲的。所以要懂得,放弃自己实际上就是最好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无我,无我才能有他。有他人在心中,那你这个人就活在别人的心中了(您刚才提到焦裕禄,他其实已经是人间菩萨了)对(一心为人民服务)他真的是两袖清风啊,一直为老百姓,这种人真的好,所以当年提倡像他学习。他自己肝不好,累得嘞……他还是为众生,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師 父现在就是在学习观世音菩萨无我地救度众生。我累成这样,为什么还要救大家?我不断地解答,我解答完之后人家开心了,人家放下心了,这就是功德啊(您不要太累了,您可以安排下边的那些佛子和弟子去干。您太累了)那些秘书处孩子已经不错了,东fang台还有悉尼很多佛友已经对臺 長很好了,他们已经是一直在弘法,帮助我们电台。有时候的确是比较累一点,但是还好有这么多的佛子,大家一起在末法时期救度众生,为了弘法事业在奉献每个人的能力,贡献,已经很不容易了(師 父,在脑海中想起您的模样就想哭,真的,您那种慈悲大爱,帮助别人)你们想哭,我也想哭。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老年人?因为每一次看见老年人,我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下次再看见臺 長,我觉得他们的日子总是比我们年轻人要短一点,所以更要对他们好一点。谁要是跟老妈妈、老伯伯去争的话,还学什么fo啊?要忍让。那些老妈妈、老伯伯,“让我们多看看師 父,多握握手啊!”他们真的是过一次少一次的,所以要对他们好一点。我们学佛要落实在行动上,嘴巴里说学師 父慈悲,看见師 父了,冲到前面就把老妈妈、老伯伯拱在后面,他们年纪大,被你们拱得七颠八倒的。这不可以的(以后在跟師 父握手的时候,如果有这个心让给老妈妈……)都是功德。老妈妈给她多加持一天,说不定她又能多活一点时间。你们年轻,年轻人有的是机会,还能自己修,老妈妈以后连自己修的时间都没有了,他们只能先消业障,在家自己要修福就很难了(看您的法会视频,您对老妈妈的那个眼神,想起来就……)很慈悲。我很舍不得他们的,我很爱年纪大的人,我可怜他们,觉得他们一辈子过到这里,稀里糊涂的,很可怜(刚闻上佛法)对啊,他刚刚学佛,所以要鼓励他。我看见他们的眼神,觉得他们真的很无助,所以師 父要给他们慈爱,要给他们很多的爱。我不管从眼睛里,从手上握手,很多老妈妈、老伯伯握手,我都是两个手,尽量多给他们一点加持(明白了,谢谢師 父的慈悲开示)




上一篇:Ⓑ0537_JT2无我境界|05.26境界超脱|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下一篇:Ⓑ0539_JT4菩萨境界|05.26境界超脱|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22:11 , Processed in 0.0382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