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11|回复: 0

《佛言佛语》第9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420
发表于 2022-2-13 17: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人一生成长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去除劣根性的一生。



(2)珍惜的感恩,可以滋润你一輩子的修行之心。



(3)知无常,才能离无常。



(4)心不隨境转,视为离相。



(5)因果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因像导火线,果像是地雷。一碰因,果就炸。



(6)深明大义,是正知正念。



(7)迟到的忏悔,也是在改变中。



(8)真心忏悔的力量,可以化解任何煩惱。



(9)严格自律是改变我相的前提。



(10)没有太多爱的人,他也一定不会太多付出感情去爱别人,因為他的爱太自私。



(11)学佛是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



(12)一个人正在洗新革面的消业,这是他的受报期也是懺悔期,在这期间的时间都算在修心中,不算浪费。犹如爬楼梯,爬到楼顶的成功,靠的是爬楼梯的力量与时间。当你站在楼梯顶上的时候,你能说爬楼梯的时间是浪费吗?



(13)理论必须有实践才能证悟!



(14)学佛中任何理由,皆属虚幻的颠倒梦想。



(15)学佛要想高境界,必须寻找增上缘。



(16)一切相皆属虚妄,把握好今天。



(17)从別人身上理解自己,是智慧。



(18)话说出口就是业,是很可怕的业障。慎之。



(19)进步是必须的,改变是必然的,修心是必要的。



(20)人间的意念就是反思维。因為地球本身有向心力,地球之人和佛菩萨不是在一个维次空间生存的。



(21)感恩的人,才会进步;知足的人,才会幸福。



(22)改变靠自己的恆心。



(23)“珍惜”有个理解词称为“失去”。不想失去就要学会珍惜。



(24)早上三遍大悲咒,心臟消业不忧愁。



(25)修心,就是和自己业障作斗争的一个过程。



(26)加强和开啟自身的管理模式——那就是守戒。



(27)空性是一种不变的永恒。



(28)人生真的无常,后悔不能买来过去时光,忏悔才能换回失去的年华。



(29)境界是开悟的果。



(30)意志很重要,意志是由愿力而來!



(31)佛性,是本性的一种流露。



(32)有形无形均在形中,只有彻底破除我执,才能使有形消失在无形中。



(33)成长是必然的,开悟是必须的。



(34)学佛人讲认真的道理,其实就是诚信。



(35)人活著不应为生活而生活,而应为著解脱自己而生活。



(36)理解人间就是修行的一个过程。



(37)永恒只能从内心拥有。



(38)正思维必须影响你的行为,这才是修心修行。



(39)坚持和恒心是理智的选择。



(40)争是万恶的基础,须戒之。



(41)人要学会坚强,学佛人心如金刚,佛情似水,学会中庸,命运改变。



(42)离欲梵行,放下人间无罣碍,心中无我欲望空!



(43)一个人破除不了我执,永远脱离不了人道。



(44)只有在空性中才能找回本性。



(45)站在高处,才能放眼全球;心中无碍,才能舍弃小我的烦心、嫉妒心、贪心;视一切众生皆为兄弟姐妹,你才能越过人间情、世间爱。



(46)忘记别人的错误,就是对自己的原谅与宽恕。



(47)快乐是人的本性,但欲望欺侮了它。只有将本性保持,欲望才会离开它。



(48)智慧,从理解和悟性中來。



(49)受苦的孩子是正在成长的菩萨。



(50)学佛人的境界是永恒。



(51)人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精神的过程。控制好自己的精神状态,才能成圣成佛,创造自己的智慧去适应属佛的境界。



(52)学佛的圆融和包容,是慈悲的基础。



(53)回忆可给人二种啟示:一是痛苦,二是觉悟。



(54)超越自我是一种境界,能让你体验到苦空无常。



(55)人的一种自我管理意识,就是“悟性”。要严守戒律。



(56)人生无常,争斗是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人心险恶的争斗,都是五浊恶世的显现啊!



(57)人实修是宝。心态是改变自我的秤砣。



(58)倔强是一种业障,须除之而后快。



(59)认识错误,是觉悟的开始。



(60)心态的变化,才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控制好心态,才能圆满人生。



(61)从静到净,从觉到悟,都是一种修心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一觉成悟,然而很多人是误觉成失。



(62)慢慢脱离人情,进入梵情。修心,是坚强地守卫自己的本性。



(63)理解別人,才会改变自己。



(64)平常心是学佛人的智慧。能平常,境界才能伟大。



(65)有一种心,称之为纯。纯洁的心,没有污染,不妄语就如同孩童般的天真,这是走向菩萨道的智慧基础。



(66)心态决定命运,用定力消除心态的负能量。



(67)脾气的改变就是心态的改变,精进应该是常态,守戒应该是姿态,嫉恨就是在变态。



(68)心情是一种调节内分泌系统紊乱的重要因素。控制好心情,会产生一种热爱现实生活的正常心态。



(69)保护自己,爱护慧命,就是守戒。学佛中有一些感悟,是人生觉醒的开始。



(70)名利之心是毒液,它会慢慢腐蚀你的本性。



(71)智者善于总结经验,愚者惯于掩饰是非。慎之又慎。



(72)学会感恩,没有瞋恨。



(73)弘法是道,修心是德。有道德的修心人,已经在弘法中修德。



(74)理解別人,就是慈悲心。反省自己,是一种觉悟。



(75)平安就是福,心安就是乐。



(76)一有我相,人就会执著。去除我相,人会放下!



(77)一相法是一种智慧,专一的人是永生的。



(78)悟性是精进的基石。



(79)有些固执的习惯意识,会影响正确的思维模式。当心!



(80)选择佛法,就选择了全新的人生。每个人一生必须放下很多东西,放不下就会痛苦;放下的人会获得解脱。



(81)妄念是修心的杂草,必须时刻清除之。



(82)有人先说后做,有人先做后说,有人说了不做,圣者做了不说。



(83)低调是一种美德。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智慧,让人脸红或嫉妒,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不炫耀自己,不让别人脸红,不伤害别人,修心人必须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慈悲。



(84)人生无常,一切随缘。放下万缘,离苦得乐。



(85)讲话看条件,谈问题为对方著想,在社会中入污泥而不染,才能修成莲花。



(86)真正的改变,从内心深处开始。九识田中是莲花。



(87)心灵的进步和解脱,是人类的必修课!



(88)人是活在无常中的,万物唯心造。控制好自己的心念,至少控制了自己的世界。



(89)浪费是一种消失,它会麻痺你的思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90)守住定,才能远离红尘中的思维,定力与涅槃做伴。



(91)只有在忏悔中才能看到光明,只有在精进中才能找到般若。



(92)能理解活在人间的意义,是自己走出困惑的动力。



(93)悟性是内心深处的感受,觉悟是内在能量的确认。



(94)每天能感知幸福的人,是活在莲花中的人。



(95)人生如梦,瞬间消失。看似内心可以坚持的“道理”,其实就是执著偏执的“歪理”。



(96)替天行道,道在心中,实心是道场。



(97)生命的真实性在于过程,执著过程会带来痛苦,放下过程才能懂得苦空无常,而离开过程才是真实生命的开始。



(98)一种智慧被人间称为理智。





上一篇:《佛言佛语》第10册
下一篇:《佛言佛语》第12册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18:28 , Processed in 0.0354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