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修佛中要坚持“四不”
今天给大家讲四个“不”。
不喜,不许有贡高我慢之心,就是自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贡高就是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功德很大,自己以为很了不起,就轻视人家,看不起人家。
不惧,就是不要惧怕,不要乱想,有平等心,就不会惧怕。比如你有钱,你有名,你有利,那是你的功德所为,我因为有人人平等心,当有平等心的时候,你就不会惧怕任何事情,为什么很多人会怕?是因为自尊心在作怪,要知道人活在世上自尊心是菩萨让你有的,这个自尊是你从心里发出来的,就是提醒你在人间,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尊心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有了分别心,就没有自尊心了。比如当感觉自己很穷,感觉人家比我有钱时,你自尊心就会来了。解决方法之一是要把他看成没有钱的,看成和自己都是一样的,如果把自己贬低了,就没有自尊心了。
不执,就是误认为究竟之地,究竟是认为我这个事情是对的,肯定是对的。执著于我认为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办法解决也一定要去做,这就叫执著。比如,去赌场自己执著的认为一定会赢,为什么会执著?就是因为自己认为究竟了,肯定是对的,所以才会钻进去,这就是没有思维的人,没有智慧的人。
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如果你脑子里什么都空了,就不会掉进这个假的世界里,只有修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境界。
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要知道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证悟就是证实它的存在,悟出它的佛理,佛性,也叫开悟。当一个人真正开悟的时候,就会有神通,当没有开悟的时候,去追求神通,都是不对的。法术,业报,持咒,而取得的神通,是可以的。但是,法术,基本上是从下面(地府)而得的,鬼灵上身之后,就会得到很多的法术,所以法术是可以帮人,也可以害人,看你修的什么法术。持咒,是比较正确的一种。还有一种,是业报,业报是业力所报,但是这个业力并不代表孽力,是善业所报,你今生今世能得到这个神通,是你前世善业修为所造成的,业报和持咒都会得到神通。神通里面,层次非常的复杂,种类是不一样。
神通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力量,神通是不能依赖的,为什么叫中性?因为神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是中性的,是不可完全依靠的,所以菩萨让我们不要去依靠神通,追求神通,让我们修的是真正的,能修出悟性来,而一味追求这些神通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用。师父有神通是为了让人家相信后,通过念经修行、修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师父是在救度有缘众生,如果所有的人都真正的觉悟了,而这个神通对我来说还有什么用?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师父一样开悟,念经修心,你们说还要神通有何用?神通的目的是救人,但是也救不了人,所以叫中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中性的,比如钱能让你幸福,也能让你痛苦(给你带来灾难)。刀能让你痛苦,也能让你幸福,杀人的刀是让人痛苦的,而手术刀是让人幸福的(帮你解除病痛)。任何事情在发生的时候,有好也有坏。比如当一个人昏倒的时候,就预示着身体不好了,从此以后就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如果没有这次的昏倒,怎么会引起注意自己的身体呢?这就是中性,用现代话讲叫唯物辩证法。唯物就是我所看到的这个物体,唯它是问,能看得见的东西是唯物的,而看不见的东西想象出来的就叫唯心,唯物辩证法就是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就是把事物看成两面性,所以看事物一定要看它的两面性。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
神通是以何种的心态来应用的?师父有神通是以什么心态来应用的?这是很重要的,当你用一个好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菩萨。如果用一种不正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魔。比如,这世上有人会催眠,如果是一个好的催眠师会让人放松,忘记过去,松弛身心。如果这个法宝落入一个坏人手里,他可以利用催眠术做一些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事情。神通应用在谁的手上就会起不同的什么效果(为谁服务),就像钱一样在好人的手上,可以布施,可以帮助人做善事;当钱在坏人的手上,他可以去买凶,可以去赌博等,钱就变成了罪恶。但是钱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金言法语
不喜,......不惧,......不执,......不空,
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证悟就是证实它的存在,悟出它的佛理,佛性,也叫开悟。
神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是中性的,是不可完全依靠的,所以菩萨让我们不要去依靠神通,追求神通,让我们修的是真正的,能修出悟性来,
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
相关开示
原文:不喜,不许有贡高我慢之心,
http://newjud2.dadaozjzhitojian. ... read&tid=132029
一个人不能因为一点点的进步就沾沾自喜,一个人不能因为学佛动了一点点慈悲心就忘了自己是谁。“我很慈悲,我做功德啊,我对你们很好了!”不能这样,有的人把自己对别人的慈悲和爱看得比天还大,对别人好一点点,到处去讲;而把别人对自己的爱不当回事。更不能在学佛当中有一点点功德就洋洋自得,要时刻注意保持慈悲,警惕贡高我慢的作风。
原文:不惧,就是不要惧怕,不要乱想,有平等心
理解“自尊心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三十五)2018-06-26
问:如何理解“自尊心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答:自尊心可以好、可以坏。在平等的心中,自尊心可以激励你勇往直前、努力进步、勇猛精进;如果自尊心是为了挡掉自己一些负面的东西,那你的出发点就不对了。自尊心要有吗?要,要激励自己,再精进、再努力,但是在有些方面,你拥有了自尊心之后,会坏事。为什么?有不平等的心态出现了,觉得凭什么这样,凭什么那样,你的心就不平等了。
提问16.如何理解“人活在世上,自尊心是菩萨让你有的”20170925米兰34:17
问:在《白话佛法》第二册第四篇中,师父讲道“人活在世上,自尊心是菩萨让你有的”,请问师父,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答:自尊心并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自尊心用得好,就叫精进心;自尊心用得不好,这个人就会懈怠。什么叫自尊心?人当然应该有点自尊心,没有自尊心哪会精进啊?“反正你去好了,我就这样。”精进,人家都上天了,你要上天吗?(要)
原文:不执,就是误认为究竟之地,
http://newjud2.dadaozjzhitojian. ... read&tid=132615
♫修心就是修出佛性,不执著人间虚幻的东西WD20150816B_4428
听众:请师父慈悲开示,是否从修心的另一个角度讲,“菩萨不觉余事,只觉自己”,“因觉自心者,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与“不见他过,但见己过”是同一个意思吗,师父?
答:嗯,差不多(如果说从这样理解,那一切都是这颗心,其他的一切境界是一切幻化为业力所现,是吗?)对(好的。如果说只有心的感知才是真的,戒定修心,修出圆融智慧、修出佛性,恢复我们的原生态,同修这样理解可以吗?)可以。因为当人间看到的一切,其实万物唯心造,就是你的心在起变化。所以,修心修心就是把你这颗心修成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那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空幻的东西,所以你所看见的东西叫你不要执著,这就是道理。明白了吗?(明白)
原文: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
提问6.如何理解佛法上讲的空与不空20170925米兰09:37
问:《白话佛法》第二册第四篇讲四个“不”:一、不喜;二、不惧;三、不执;四、不空。书上说: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如果你脑子里什么都空了,就不会掉进这个假的世界里。只有修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是什么意思?
答:我只能举例子,你说我们现在脑子里空不空?不空,什么杂念都有,“哎呀,我的孩子,我的家里,我单位里……”脑子里杂念很多。师父叫你们要空,把它排空,空了之后是不是干净了?干净之后干什么呢?装什么东西进去?装菩萨的慈悲,装菩萨、佛的智慧。我问你,脑子里空不空?不就是“不空”了吗?那是不同的境界。先要空,以后才不空。你现在全是杂念,那不叫不空,那叫“乱空”。
提问39.如何理解修佛中要“不空”20190911阿姆斯特丹58:27
问:师父曾经开示过,修佛中要坚持四步,即:不喜、不惧、不着、不空。对于不喜、不惧、不着我们还比较好了解,但是对于不空我们还有些迷惑,因为《心经》中说,观世音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师父提醒我们不要空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这是境界问题。你开始先要好好地修,要修到空性,到最后了,你连空性都没有了,叫“不空”。你连空性都不知道,你根本脑子里没有“我要修成空性”的。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过去是一个不好的人,你说“我要做好人”,比方说好人是“空”的,你说“我要做好人”;等到你做了好人之后,你以后做的都是好事情,连做好人的意念都没有,因为你本来就是好人,你没有想过“我要做好人”,你就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不空”了?(是的)
原文: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证悟就是证实它的存在,悟出它的佛理,佛性,也叫开悟。
1-18、与众徒弟谈神通
明心见性之后,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就是当你见到自己真的本性之后,这些神通不用去想,自己就会显现,不用勉强,自然就会获得。
如何理解“慢慢出来的神通就是悟性”•来信一百八十五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八十五)2017-10-24
问:白话佛法中讲到“如果你的心灵,上升到了佛菩萨的境界,就是佛性开了,佛性开了就是能悟了,能悟就是有智慧,有智慧了,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有了智慧就慢慢地能感受很多东西,例如:能闻到香味,眼睛看到一些东西,知道菩萨来了,但是一定要修到心里不着相,就是不能在缘未成熟时硬要神通。你们要用出现的一些神通来医治自己心灵和身体上的病,慢慢出来的神通就是悟性”。这里的“用出现的一些神通来医治自己心灵和身体上的病,慢慢出来的神通就是悟性”如何理解?请师父举例子。
答:慢慢出来的就是自然出来的,自然出来的神通,就是自然出来的感应,比如我感觉这个事情不能做了,我感觉不能再打官司了,我感觉这个人有灵性……自然出来的就是神通。
提问30.开悟和神通有什么关联20161003台北44:20
问:开悟和神通有什么关联?
答:神通有大神通、小神通,有的不是神通,叫“神经”,所以不要去追求神通。一般的,每个人有智慧的也可以叫神通。比方说,对这件事情,“哎呀,我有感觉,我可以去做”“不能做”——这个就叫神通。所以有些时候不要去追求神通,自然的一些灵感——第六灵感、第七灵感来了,你能接受它就可以了。开悟是什么?悟性。其实悟性不应该用神通来表达,悟性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Wenda20190721 55:09
哪些原因会使境界和悟性神速提升
女听众:师父,博客《盧臺長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一十五)》里说,有位师兄提问,时常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功德,只有在法会时做做义工,平时都是网上法布施,可是境界和悟性却在偶然之间提升得很快。除了前世的根基、今世的修为、菩萨的加持,还有什么原因会造成他如此神速地提高?
答:精进啊,他度人的时候很精进(和精进度也有关系,是吗?)精进,努力(懂了。是不是也与上辈子这个时间有关系?比如说上辈子开始修心了,修上去了,这辈子到了这个时候忽然间就醒悟了,有这种可能吗?)是,肯定的。
提问10.学佛不能追求神通20150623香港24:32
问:同修们在共修聚会时,经常会讨论“这位师兄能看到佛像的放光”“哪位师兄是天上下来的”“这位有次看到经文每个字放光”等等,大家会自然地想去追求这些,相之比较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修为。请问师父,长此以往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把握?
答:记住,看到人家看得见很正常,看见人家懂这方面,人家有人家的缘分,你看不见不要去追求,佛法不追求神通,因为这个神通是你修行当中的一个境界,而且这些神通可能是小神通,会害了你。以为看见了,以为怎么样了,到了最后呢?那你说不定就帮人家背很多的业了,你不是特别特别大的神通,你不能这么做的。就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那只有地藏王菩萨。你们现在谁能这么做啊?你现在说“我来救恶鬼了”,你还没下去,被恶鬼先拖下去了。所以神通不可追求,来了自然,走了无缘,什么事情随缘。不要去追求,“我修我的心”,不管什么境界来了,只是我们的一个阶梯而已。走到这个地方看见了,再上更高境界的时候,觉得“这些神通对我来讲根本没有作用的”。你想想看,如果每个人的眼睛都看得见,那算什么神通啊?像我们现在,每个人眼睛都看得见事物的,但是对眼睛不好的人,眼睛看不见、从小生出来就是盲人的人来说,“哎呀,你们有这么大的神通,你们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道理是一样的。等到你是菩萨了,你不想看,你也看得见。你好好修,你不追求,你到了天上什么都看得见了。
中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