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回复: 0

【基础课件】2-12、从六根、六尘谈境界的提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0454
发表于 2025-1-15 2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础课件】2-12、从六根、六尘谈境界的提升


2-12、从六根、六尘谈境界的提升

 

     今天给大家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即佛法中讲的“六根”和“六尘”。大家知道《心经》里有这些话。我们天天念经,我们只要在人间,我们的嘴巴就一定会受污染,如两舌、花言巧语、挑拨离间、说人家坏话等等。你的耳朵听人家的坏话,听不好的东西,你说会不会受污染?眼睛看那些不应该看的东西,是不是污染?脑子想那些不应该想的东西,是不是污染?鼻子闻那些不该闻的东西,也受到污染,香臭不分。很多人吃大蒜自己认为很香,闻到这个味道就很开心,这些人就是在人间的香臭不分。想想看吃过大蒜、洋葱的人,一讲话嘴巴出来的味道臭不臭啊?用嘴巴念经不就是个气场吗?

 

在世间,人的脑子想的事情会受污染,眼睛也会受到污染,耳朵也会受污染,嘴巴也会受污染,意念会受污染,什么东西都会受污染,你能逃得过吗?如果臺長现在要救度众生,怕受污染,能一个人躲在山上自修吗?臺長是不是一定要到凡尘来,一定要到这个所谓的梦幻世界、花花世界来救度众生?在救人的时候,要帮助大家把这些所有的不好的意念全部改掉,如果没有帮助到大家改掉身心的污染,那臺長就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

 

自身的佛性,要把它激发出来,然后你的六根才不会受到污染,因为你的佛性修出来了,然后你就会知道,我这个眼睛不该看的不看,耳朵不该听的不听,嘴巴不应该讲的不讲,脑子不该想的不想,也就是你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看该做,什么不该看不该做了。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的话,不要说去救人家,你连自度都做不到,怎样才能度人呢?

 

如果躲在山上自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师父叫它是自我解脱法门。什么叫自我解脱?就是不管人家,自己到山上去好好修自己,只要我自己可以解脱,人家的事情与我无关,这样可以吗?学佛人应该到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去救度众生,而在庙里、在山上有什么众生可以给你度啊?这不就是修自我解脱吗?那就是小乘佛法的一种。

 

如果你能到这个花花世界来接受这个考验,是因为你的境界提升了,如果境界不提升,只知道修好自己,不知道怎样去帮助人家,这个人是不是菩萨?是不是修的菩萨道?要记住学佛修心是一个境界的提升,如果这个人的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他是修不好的,不要说修心了,连做人都做不好。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你救度的众生,这个众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能救你自己,而且救到一定的位置就上不去了,大家能明白吗?

 

所以在山上修行,表面上看,你的心灵没有受到污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受到污染,但是你的境界,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位置,你永远看到的是肤浅的东西。比如,一个人站在屋顶上修行,他的眼睛可以看到田野,如果前面有山,有高楼,他的眼睛怎么能越过呢?你在这个境界修得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有限东西,等到你过世之后,也只能到这一层高度的天,可能是欲界天,是无法到更高层次的天。当你的境界跨越屋顶,站在山峰顶上修时,你不但看到了房顶,还看到了所有山的山顶。想想看你那个时候是什么境界?

 

师父举例是要让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心中不受污染,会感受到人有一个良好的根基,每个人修心都有一个根基,今天你学佛,明天他学佛,都有赖于一个根基。比如这个根基就是你的身体,如果身体不好(根基浅),你能爬上高的山峰吗?只有身体好的人,也就是根基好的人,才能爬上山峰,才能越修越高。

 

师父告诉你们,在人间的修行是修菩萨法门。在山上的修行叫解脱法门。因为在山上是求自己解脱出来,我不要烦恼,我不要怎么样怎么样的。然而在人间修,那就不一样了,在人间修,首先要自修,把自己修得好,然后才能救度人家。在人间修,你不但要修自己,还要救度众生,这就是菩萨,菩萨的法门就是救度众生。

 

如果在人间修一定要记住,是有考验的,菩萨会给你一个考验。考验你,是不让你的六根接触六尘有污染,如果污染了,你就达不到菩萨的境界。一个人要通过考验才能救度众生,如果连人生各种困苦考验都不能通过,你怎么能救度众生呢?比如,这个人去劝说人家吃素,自己嘴巴里却吃着荤腥,这怎样去劝说人家吃素呢?这就叫境界,这就叫考验。如果你劝说人家修心,首先自己嘴巴不能胡说八道,你才有资格劝人家,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才有资格救度众生。如果你连救度众生的资格都没有,你怎样用菩萨的身去救人呢?

 

你们知道很多真正功力大的老和尚,他可以到繁华的地方去修心,越吵闹的地方他照样可以打坐修心,他不会受外尘的影响,这就叫高僧,高的境界,高的修为,高功力。功力有赖于你的功德,功德越大的人,功力就越大,没有功德的人,就没有功力。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功德是怎么来的?是从内心,是从心灵来的,当你的心已经经过了调整,你的心已经经过了洗涤,你才会有这个耐力,才能坚持你的修心修佛之路,才不会活着像动物一样无知。一个人的修养,功德到了一定程度,什么事情都能耐得住,什么事情都能克制住,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就是境界的提升。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克己复礼。”很多人都以为克己复礼是恢复周公之礼,这是错误的理解。当时批判“克己复礼”是断章取义,说这个“礼”是恢复周公之礼,其实孔夫子讲的是恢复人的本性,这个“礼”是指由心而出来的,并不是一种礼节,而是你的心态,是要大家克服自己的毛病,来恢复你的本性。

 

告诉你们,这些圣人,都是菩萨转世的,只是叫法不同罢了。当年这些圣人到人间来救人,多辛苦,到处周游列国,到每一个国家去游说,和菩萨到处去救度众生不是一样的吗?那些大法师全世界的跑,师父现在是不是也在全世界的跑啊?我只不过跑起来不累,是利用现代先进的广播,电脑网络在全世界的“跑”,你们说是不是一样的?

 

记住古圣人都是菩萨下凡来救度众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一个人要学会克制,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克制,怎么样恢复他的本性呢?从佛法上来讲这个“克”就是一个“戒”,只有持戒才能学佛法。如果这个世界大家不按照伦理伦常来做,你们想想看,这个世界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现在恢复礼仪,恢复孔孟之道,就是恢复人的本性,但是离佛法还很远。

 


金言法语

自身的佛性,要把他激发出来,然后你的六根才不会受到污染

 

学佛修心是一个境界的提升,...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你救度的众生,这个众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能救你自己,而且救到一定的位置就上不去了

 

在人间的修行是修菩萨法门。......你不但要修自己,还要救度众生,这就是菩萨,菩萨的法门就是救度众生。

 

如果在人间修一定要记住,是有考验的,菩萨会给你一个考验。考验你,是不让你的六根接触六尘有污染,

 

功力有赖于你的功德,功德越大的人,功力就越大,没有功德的人,就没有功力。

 

“克己复礼。”......从佛法上来讲这个“克”就是一个“戒”,只有持戒才能学佛法。

 


相关开示


原文:自身的佛性,要把他激发出来,然后你的六根才不会受到污染......佛性修出来了,......你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看该做,什么不该看不该做了。

提问26.六根清净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到六根清净20180518新加坡40:30

 

问:《白话佛法》第三册第44篇《无明和老死均是轮回现象》中,师父开示道:“六根不净,你们才会不断地惹是生非。”请问师父,六根清净的标准是什么?无明烦恼的根源除了六根不净还有哪些?

 

答:修心修得不如理不如法就是六根不净,染着、有染尘,就是六根不净,有贪、瞋、痴、慢、疑的心理,那就是六根不净。什么标准啊?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六根就会慢慢地清净。眼、耳、鼻、舌、身、意,最难控制的是第六根。眼睛不要去看那些不该看的东西,鼻子不要去闻那些不该闻的东西,嘴巴不应该说的话不要去说,耳朵不应该听的不要去听。最难的就是意识,因为意识的犯罪照样可以造成你前面五根劣根性的爆发。所以脑子一不干净,你的嘴巴就会造业,身体就会造业,所以控制好你的第六根是很重要的。然后进行第七意识——末那识的分别意识,然后进入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储存你已经辨别过的善和恶,分别在你心中造成的伤害和一些所得,然后进入第八意识储存。所以怎么样才会让自己变得六根很清净?什么标准?就是让佛性常住在你的心中,让魔性远离你的心中,这就叫佛性常住。

 

六根是否都存在于九识田中的本性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一十三)2018-03-18

问:包括眼根、耳根等六根,是否都是存在于九识田中的本性,用来管住我们所接触到的色声香味触法?

 

答:正意识、善良的意识,还是从本性中来的,第八意识中善良的东西也是从本性中来的,本性是水库,然后流到千家万户中。色情的不能看,在第六意识已经觉得不对了,第七意识阻断了,但是讲到底还是第九意识有关系,是它的根。

 

学佛就是擦阿赖耶识,让阿摩罗识的佛性进入

wenda20171217A_1457

听 众:有的同修从没有梦见过观世音菩萨,也没有真正见过观世音菩萨,但是一旦机缘成熟,入了这个法门,便一直坚信观世音菩萨和师父,精进地修心修行,自度度人。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些同修的佛缘、与观世音菩萨和师父的缘分已经扎根在八识田中,而不是通过外缘坚定自己学佛信心?

 

台 长:早就在八识田中有了,只是你的八识田中肮脏的东西太多,已经把这些东西去除了,只有当你重新学佛,从你的本性阿摩罗识里面出来的,才会慢慢地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你学佛之后,实际上是在帮你擦第八意识,让你看见第九意识阿摩罗识里面真正的佛性。比方第八意识是空调,空调很冷,照亮了你的第七意识摩那识和第六意识,你觉得很冷。时间长了,灰尘多了,这个空调不冷了,你是不是应该擦,或者换一个filter,就是一种过滤器。然后还是不冷怎么办?里边制冷的氟利昂不够了,再加制冷剂,从哪里来?从第九意识的佛性里再流到第八意识当中,来驱除你第八意识当中不好的意识,然后第七意识才会觉得冷,第六意识才能控制好,自己不去犯错。师父举这些例子,你们好好记着,以后都可以告诉别人的(好的)

 


原文:学佛修心是一个境界的提升,...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你救度的众生,这个众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能救你自己,而且救到一定的位置就上不去了

境界提高,才能在五欲六尘中做到心不造业

wenda20170813A_6037

听 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面讲,“见闻觉知越多,心造业就越多”。请问师父,我们如何在五欲六尘的人间把握这个度,让心不造业呢?

 

台 长:心不造业,首先就是要境界提高。如果你今天心造业,就是境界不够高。你今天有贪瞋痴慢疑,你的境界高吗?你当然会造业了。今天不贪的人会造业吗?今天不恨人家会造业吗?今天不做愚痴的事情会造业吗?你想想就知道了。怎么会造业的?贪啊!“我要跟人家比,要有面子”。昨天晚上我还说一件事情:一个男的要面子,为了在老婆面前显示他有钱,叫人家去做了两张假的存款单给老婆。结果跟他老婆吵架了,人家到银行里去转账,钱都拿不出来,全是假的。人这种“死要面子”要不得的。

 

提问33.境界是六根受六尘所感应的本能反应吗

20161007东京59:55

问:无我是一种境界,那么境界会不会就是一种本能的状态?比如你是人民公仆,那么你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这里为人民服务就是一种境界,人民公仆就是在这个境界。而老百姓不是人民公仆,但是我们也可以为人民服务,这里我们就是指学人民公仆在为人民服务,那么我们就是借假修真,我们学的是人民公仆的一种本能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境界。这种本能状态就好比天下雨你就知道要打伞,饿了就知道要吃饭。境界是我们六根受六尘所感应表现在我们的身口意的本能反应吗?这样理解是否有偏差?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基本上70%是对的。进入这个状态,你实际上已经是在这个位置当中了。比方说,你是菩萨的境界,那基本上做的事情都是像菩萨一样,菩萨不会骂人、不会撒谎,菩萨是看见别人就要帮助,看见别人痛苦就难过——人伤我痛。那这些东西已经进入这个状态当中了,你就是菩萨,就是在行菩萨的道。

 

Wenda20171231B     34:30

师父的心愿:让大家都能够脱离六尘,能够开悟、明心见性

听众:师父,提前祝您新年快乐!(谢谢)2018年您的心愿是什么呢?

 

答:我的心愿就是让大家都能够脱离六尘,能够开悟、明心见性,每个人都能够有智慧。现在很多人很可怜,不能体悟人生,不能开悟人生,不懂得什么叫正知正见,他们怎么能悟出六道?所以要懂这些道理,新的一年才会有新的发展(明白。您刚才讲的体悟人生,如何理解?)体悟人生,你就从别人身上可以体会到人生苦难,世间什么都是无常的。你周围有没有很年轻的人过世?是不是有很多人求不得苦?很多人有很多的障碍,不圆满?很多人为什么都得了忧郁症?你从人家身上可以体悟:人生是无常的。你怎么样能够出离,出离是最重要的,这不叫体悟人生吗?(明白了)

 


原文:在人间的修行是修菩萨法门。......你不但要修自己,还要救度众生,这就是菩萨,菩萨的法门就是救度众生。

提问9.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

———20170923米兰18:59

问:有很多同修认为自度度人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管,只管自己念经、静修,而不去帮助别人,等自己能量强了再去帮助别人。请师父慈悲开示,作为修大乘佛法的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

 

答:首先,自己在修行当中可以帮助别人,这也叫自度度人;那么说自己修得好一点,然后再去帮助别人,也叫自度度人。所以他的理解是没错,只是他可能进入小乘佛法的概念、思维了,他觉得“我没有能量,我就没有这个胆量去帮助别人”,他是这样的。我觉得只要他自己不犯错,自己好好地修,因为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础,把自己修好以后再去帮助别人,那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只是心灵法门是希望自度度人,自己在帮助自己、度自己的过程当中帮助别人;从帮助别人当中你会得到菩萨的加持和能量,去度人的人,慢慢地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己境界的提升;然后再帮助更多的人。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因果关系的。

 

视频:222.只拼命念小房子也能脱离六道吗?!

听 众:那么再回到功德和境界的话,如果只有一方面做得出类拔萃也是可以脱离六道的吧?

 

臺 長:对。你这个小丫头真的厉害,问得非常好。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靠的一门精进,明白了吗?(嗯)一个医生成名、能够成功,他是专家。一个普通科医生什么都能看,什么都看不好,最后全部转专科,那你说这种人能成为一个大的专家吗?现在明白了吗?所以你只要一门精进……比方说你今天学心灵法门,就拼命地跟着心灵法门跑。这个法门学学、那个法门学学,什么法门都学,你最后什么都学不好,浪费了你的人生。因为你东学学、西学学,这个人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一辈子根本不够的(真的是不够,觉得消不完的业)你说佛学院毕业的,这么多的佛经你看得完吗?看到后来云里来雾里去啦(是是)这么多的法门、这么多的门派,你怎么搞得清楚啊,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呢

 

(这个问题我是有一次看博客上有一篇文章,有一个人说他要自存几千张小房子,把业消干净。我就想他存这么多小房子,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度人,就是靠这种自存的小房子也能够把业消干净,他的自性自然显现出来,这也是个方法是吗?)对,这就是个法门。就算他不度人,狂念小房子,他就成小房子专家了啊,业全部消光了,本性显现出来他照样见菩萨、照样上去,而且脱离六道,但可能就是声闻道、缘觉道了(是。因为师父您一直鼓励我们走另外一条路,去度人)你知道师父为什么叫你们走这条路?因为现在的人不可能消得完业的,所以师父有意地让你们拼命地度人,因为这个功德大,可以消掉你很多的业啊,明白了吗?(对啊对啊)你要是说完全念小房子把自己念上天,你知道要多少张小房子啊,人的业障说不定几千万张,说不定你这辈子根本念不完的

 

(是是。我感觉小房子消业就好像着重于……其实它也是在修内心,但是它还是着重于由外向内,一种局部的,好像是拿橡皮擦,这个地方脏了就擦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脏了擦那个地方;但度人它是提高境界,更是由内向外,是内心的一个改变)度人相当于不擦了,把旧本子扔掉,买一本新的本子了,干净了(听懂了)哇,你这个小丫头进步很大,师父开心(没有,我修得太不好了)嗯,以后可以做讲师了(没有,呵呵)

 

提问12.小乘佛法是基础;要修菩萨的境界必须学大乘佛法,弘法度人

———20180310雅加达16:24

问:如果只在家修行和在网上法布施弘法,不受外面影响,不出去弘法度人,是否只能修到缘觉的境界?如果需要修菩萨的境界,需要出去弘法度人吗?

 

答:必须弘法度人,必须学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学佛的基础,必须修小乘佛法,有了小乘佛法之后才能成全大我、去除小我。所以一个人要学佛,必须学大乘;一个人要修心,就必须脱离六道!

 

wenda20191124_5929

只有修大乘佛法才能直接出六道

听 众:我们说度一个人成佛,他是真的成就佛的果位,还是说他只是出六道就能算成佛呢?

 

臺 長:成佛要看的,你学佛学得好的话也叫成佛(那学佛学得好,基本上最后我们就一定能成就佛的果位吗?还是说大部分人会到达声闻道、缘觉道?)那不一定的,有果位才能到达声闻道、缘觉道,没果位怎么上去的?也就是说,你只是学佛,还没有成佛

 

(如果这辈子我们非常精进地去学,可能我们跟师父差得还太远了,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么精进去学,不退转、不邪淫……将来大概的果位能到达什么样?)只要不造新业,上天没问题的。跟着师父学,任何一个人只要不造新业,上天没问题

 

(那出六道呢?)出六道你必须要出来救人,你不出来救人你出不了六道的。因为单单靠自修的话,人家要修多少世才能到声闻、缘觉,像你们一世根本不可能到声闻、缘觉。靠自修,小乘的话你成不了的,小乘要修多少世啊?现在只有大乘的方法才能直接出六道啊(好的,明白了)

 


中场视频

【动画】放生池的乌龟!

 


原文:如果在人间修一定要记住,是有考验的,菩萨会给你一个考验。考验你,是不让你的六根接触六尘有污染,

wenda20170409A  24:18  

平时菩萨会给我们哪些考验

男听众:师父在《白話佛法》中开示:“如果在人间修一定要记住,是有考验的,菩萨会给你一个考验。考验你,是不让你的六根接触六尘有污染,如果污染了,你就达不到菩萨的境界。”请问师父,平时菩萨给我们哪些考验?

 

答:考验太多了。防色,就是说,看见男女,眼睛不多看一眼,就是考验。你正常看到不算,你要是多看一眼,脑子里在动一个小脑筋,你这个考验已经没过了。比方说钱的方面,不该你拿的钱,你想了“我应该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就考验没过。这个考验不是说一定有一个规矩的,它是自然在你心中就来的。

 

(那怎么知道这是菩萨给我们的还是我们平时修行路上遇到的呢?)我问你,你本性出来的考验是不是佛的考验?“众生皆具佛性”,佛性出来的考验不就是菩萨给你的考验?(明白了)不能做的事情,你的良心上过不去,不就是菩萨在给你考验吗?(师父,您这样讲就明白了。其实就考验我们的本性、我们的佛性)对了,本性不就是佛吗?还要专门考?

 

(是的。师父,比如夫妻俩吵架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想:“这是菩萨对我的考验,一定要忍耐,忍住,要慈悲他。”就是这样吗?)对啊。如果你脑子里已经想到了,说明你的佛性已经开始运作了。你还没想到,你跟他在吵的时候哪有佛性?(是的)好了,就这样考验的。

 

是否使命越重的人菩萨对他的考验就越多

Wenda20190310A 22:50  

听 众:师父曾说过业障少的人吃苦会少。但像佛陀、六祖惠能大师,还有师父,都是经历了很多苦难,而正是这些苦难所成就了果位。是否使命越重的人,菩萨对他的考验就越多

 

臺 長:是这样的。因为考验之后,你就会境界得到更多的提升,能量会更大(明白。一个人的根基与他的业障有关吗?)应该根基越深、越好的人,业障越少啊,至少不会做错大事。

 

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大的考试

wenda20180204A_4653

听 众:您在问答节目中开示,功德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菩萨会给你一个大考试,然后把你定位到很高的品级。请问师父,功德积累到多少会有大的考试呢?

 

台 长:看每个人的,你一个级别要到一个品位、到一个位子了,就会给你大考一次。如果你在人间,境界进入天人道,他会考试,进入阿修罗道,他也会考试,如果你想进入声闻、缘觉,那就不得了了(这种大考试一般是什么样的考试呢?)现实当中也会给你考试啊,让你在学佛当中突然非常不顺利,度了人身上会沾惹灵性,看看你退转不退转(明白了)慈善要坚持的,梦考一样,所以上次说的文殊菩萨给我们的佛陀梦里有一个考试也是的,吃很多苦,就是这个道理,就是看你的慈悲心坚定不坚定。

 

Wenda20141128  23:32  

如何对待修行当中的诱惑、阻碍与考验

听 众:弟子在现实修心修行的过程中,不是本意地做过一些与佛法戒律相违背的错事,可能有些东西也是个人冥冥之中的安排和因缘。之后弟子认识到并真心忏悔、好好改过,努力做功德,以平心安。毕竟在现实红尘中,修心修行面对的阻碍、诱惑、考验太多太多。像这种情况,应怎样去解决应对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臺 長:不管是命根当中有,还是现实当中你造的因,实际上它本身都是一种缘。所以不管怎么样,命中有的也好,你自己缘分生出来的也好,它都是已经造成了一个果了。所以在这种果的当中,你不能再去造因。所以很多人说“我有果了,我才造因”,有的人在因的当中又在造果。实际上因果因果、果因果因,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缘分在不停地转换当中。所以一个人想克制自己身上的毛病,想不造业,那你首先不能造因,所以也不会有果。既然有了果,自然地出来了,你也不能再拿这个果作为一个理由,再来造因。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上辈子的婆婆,这辈子变媳妇了;上辈子的媳妇,这辈子变婆婆了,欺负媳妇。如果这个媳妇学佛的,她就知道这个婆婆就是上辈子我欺负的媳妇。那她就开始不欺负她,对她很好,还是照顾婆婆,对她好得不得了,那这辈子就还完了,下辈子她就用不着再去做她婆婆了。她可以上天了,她把这个缘分还掉了。如果她气得不得了,又捉弄她的婆婆,那下辈子你还得再来做媳妇啊。你不能就果造因的,就着这个果来造这个因啊(对对对!)

 


原文:功力有赖于你的功德,功德越大的人,功力就越大,没有功德的人,就没有功力。......一个人的修养,功德到了一定程度,什么事情都能耐得住,什么事情都能克制住,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就是境界的提升。

提问24.如何判断自身功力的强弱;如何增加功力

———20150122槟城62:46

问:我们知道功力的强弱和度人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比如在弘法过程中,如果自身功力不强就容易伤到自己。请问师父,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自身功力是强还是弱呢?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功力?功力和前世根基有着怎样的关系?功力、气场和业障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答:功力实际上就是一种磁场,一个人有磁场,这个人就有功力。比方说这个人在共修会大家都围住他,大家都很喜欢跟他在一起,这个人的磁场就很强。台长走到哪里,大家跟到哪里,那么台长就有一点点磁场和功力。那么怎么样来试一试你的功力呢?很简单,首先,你讲话有没有人听?第二,你在家里讲话算数不算数?第三,你讲出去的话,字字句句孩子都听进了,说明你有功力。还有自身的,自我完全控制得住自己,有戒律的人就会有功力,因为“己不正,焉能正人”。所以希望你好好地拥有功力,就是以自我为榜样,就是以身作则去弘法度众,好好地把自己的心收住,好好地把自己的欲望收住、戒律戒住,你慢慢地再念经,人人都会看见你很好,敬畏你,尊重你,你就拥有了功力了。

 

wenda20110923 18:08  

去除五毒要多念经、多行善、发大愿;功力强度人易

女听众:我现在在修行当中,身上有很多贪嗔痴慢疑,就是去不掉,有什么方法能够把它去掉?

 

答:实际上就是你自己功力不够,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身体上有些人很容易伤风感冒,有些人为什么不会,人家有抵抗力(噢)抵抗力怎么来的?抵抗力靠念经,靠做善事、善念,听得懂吗?说明你现在经念得还不够,善念不够,善事不够,功德不够(嗯)你本身自己努力不够。所以才会控制不了这些贪嗔痴(对对,我就这个事情感觉想明白了,但是一马上又想不明白了)念经念得不够的人才会这样,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这样,不开悟的人才会这样,好好念经,不够啊(嗯,我现在念49遍大悲咒,21遍心经,49遍消灾,4遍礼佛,27遍准提)经文可以,没有问题。

 

你现在还吃不吃活的海鲜啊?(我已经发愿吃全素了)什么时候开始的啊?(今年正月初一)时间太短了,还不够,这是第一。第二、你自己有没有发其他的愿啊?(我就是发卢臺長的书,以前书还没请来的时候,我自己打印了6份,请到庙里,庙里的人说都是有缘的人请去了)挺好的,但是你功德还是不够,你知道人家都是印几千张几千张这么自己在发的啊。你要知道香港啊,有那些很好的我们的佛友,他们真的是发心,他们自己背着一个包到有缘的地方去发啊(嗯)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法门,他们就是抱着一颗心要救他们呢(我知道,可能我功力就是不够。我上次就是拿这个书去给我一个亲戚,他鼻子上生了个东西,然后我一到家里我自己鼻子上马上生了个东西,念了3张小房子才好)就是不够。上次有个听众打电话进来,他的女儿去救人家癫痫,结果她女儿成癫痫了。他给他女儿一念经,他自己又癫痫了自己功力不够的话怎么救人哪?所以你自己自身的功力要加强。你现在这些经文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己洗涤自己的心灵,慢慢慢慢会越来越好的,就像水一样一直在烧它才能开。

 

度人的能力与功力成正比

wenda20120916B_3721

听 众:有些人很会度人,这个度人的能力跟这个人的功力是成正比的吗?

 

台 长:成正比的!这个人很会度人,这个人就有本事,这个人就有功德,越有功德的人度人越厉害!(有些同修阿姨看不出来,但是她们很会度人的,就说明她们修得很好是吗)她是前世跟人家佛缘很深啊,能度很多人,她前世跟人家佛缘很深!你度不了人,说明你前世跟人家佛缘不深啊!(那我怎样才能越来越会度人呢)所以叫“广结善缘”呀!(首先要广结善缘)你躲在家里,你就念经,你人都不肯出来见,你怎么样度人呢?(哎呀,台长这句话说得好对啊!)对不对啊?(那出来度人的时候也有方法,也要……)当然要方法了,妙法嘛!妙法度众嘛!出来骂人啊?“你怎么还不学好啊?你怎么还不学佛啊?”你说说谁跟着你学啊?

 


原文:一个人的修养,功德到了一定程度,什么事情都能耐得住,什么事情都能克制住,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就是境界的提升。

心静不下来是境界提升很重要的一个阻碍,境界提升不了你就修不成,求菩萨就不灵

wenda20150814 61:17:21

女听众:有的时候我心静不下来,是因为我根基不好,还是因为什么?

 

台长答:人间烦恼多,跟根基、跟自己今世的修为都有关系。一个心静不下来的人,修不好心的(对)像你一个女人“叽叽哇哇”的,我告诉你,根本成不了菩萨的。

 

好好地改毛病,改到晚年自己城府越来越深,慢慢地很安静、很寂静、话少,整天就知道念经,那这样的话跟菩萨一样了,“不闻天下人间事”。你自己好好修了,你要知道心静不下来就是人间的事情想得太多了啊

 

(因为我晚上看《白话佛法》,觉得好像心静不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境界提升很重要的一个阻碍,所以我就觉得……)

 

境界提升不了你就修不成,求菩萨就不灵。

 

我问你,人家跟你讲话,“哎,我告诉你啊……”心不在焉地这么讲话,你听得清楚吗?你是不是叫他“哎,慢点慢点”啊?人家跑过来慢慢地跟你讲,“这个事情你看看,我们能不能这么做?你看看,能不能帮我一下?”你说哪个听得舒服?

 

(台长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不太能这么慢慢地讲)什么叫“不太能”?锻炼!改变!(我练练)什么叫“练练”?我告诉你,坚决改变。没有一样东西是一个人……过去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他最后犯罪了,抓进去了。到监狱里进去的时候还牛,还跟人家搞,最后呢?老老实实。我问你,什么不能改?(都能改)吃苦头才会改,说明你还没吃足苦头呢!(我不要再吃苦头了……我现在闻到佛法了,一定要改好自己毛病,不能再吃苦了)好好改毛病了(好好好)

 

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就能克制欲望wenda20161209

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就能克制欲望

wenda20161209_5214

听 众:因为很多同修拜师了,拜师之前就已经结为夫妻,有家室了。师父有时候也会说如果在夫妻之事这方面没有克制的话,莲花容易掉下来。想问一下师父,如果两年没有吃全素,莲花会掉下来,那么在夫妻之事上面有没有一个期限,或者说有没有一个程度会导致莲花掉下来呢?

 

台 长:反正修到后来你就会对欲望没有兴趣了。你去看很多女士为什么修到后来她觉得很肮脏,男的也是这样,修到后来很多人欲望就慢慢淡下来了。实际上它没有什么期限,就是你的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你这个时间就到了。并不是说安排好时间的,没有什么倒计时的,只是你的境界高到某一位置了,你就成功了,明白了吗?(就是说如果拜了师成为弟子以后,夫妻之事就尽量去克制,尽量去克服?)你精进地修、拼命地修,你就是在修为当中还有夫妻之事,那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当你修到真的好了,精进了,你真的悟道了,你就会慢慢觉得这个东西很厌惡,你都不好意思了,你就不好意思一丝不挂像动物一样的。哪个动物穿衣服的?你是人啊,你不能跟动物一样做动物的事情,明白了吗?(嗯。师父,那如果一个弟子之前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欲望,但是当他彻底克服了欲望以后,是不是这对于他的境界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提升?)如果一个人能够克制欲望,是巨大的变化。对什么都不贪了,吃的东西也不贪,要的东西也无所谓,什么都不贪了,这个人就欲望很少了,这个人是巨大的变化。

 


原文:“克己复礼。”......从佛法上来讲这个“克”就是一个“戒”,只有持戒才能学佛法。

与人相处要克己复礼

wenda20160522B

听 众:师父,看中国教育电视一台,有一位曾经在澳洲东方华语电视台实习过的海归回国就业时,台长就为她写了诚恳的推荐信。这位海归在参加这个职场应聘的节目中,得到了全体面试老师的肯定,成功被企业录取。师父,我们修心灵法门的年轻同修,在大学毕业时如何平衡学佛与工作?在职场就业与人相处,我们学佛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台 长:其实这个女孩子在我们电台做节目的时候,她的确是受到师父不同的教育,就是我经常讲她,不停地讲她,让她学会忍辱精进,学会要谦虚,要学会自己怎么样能够努力,所以她的素质在整个会场上展现出,让人家刮目相看(对对对。全部给了她绿灯,全部都想要她,这种头一次遇到的)这就是说明,要让人家喜欢,就必须要自己学会克己复礼,恢复这个礼貌、礼节、礼遇,什么都要懂。一般地,这些孩子如果很善良,如果感觉到他对祖国以后会有很大的贡献,他离开我们电台的时候,师父都会写封推荐信给他。因为他的确是个好孩子,以后为国家会作很多贡献,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去帮助别人,对不对?你是一个坏人的话,我怎么推荐你?(师父,我个人认为您给他们写推荐信真的就是菩萨对他们的加持,因为师父就是人间的菩萨,人间的菩萨写推荐信,找工作真的是不愁了)很容易的,其实加持一下什么都找得到,很多神奇的事情不能在这里一一言表。

 

守住意念,如履薄冰,严于律己,克己复礼

wenda20160108

听 众:有师兄发现一个规律,晚上睡觉前意念如果清净的话,比如看《白话佛法》等,就很容易接到菩萨的气场,或做到飞起来的梦境;相反,意念一旦不清净,很容易梦考一塌糊涂,引来很大的业障。请师父开示几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守住意念呢?

 

台 长:平时守住意念,就是如履薄冰,脑子永远不要放松。很多人很当心的,比方说这个女孩子她特别守贞洁的话,看见男人她就回避,明白了吗?(哦,明白)比方说这个人特别怕人家说他偷东西,他看见东西他就回避,凡是一看见东西……我们这叫“避嫌”。比方说这个人在钱的方面自己靠不住,看见钱他就跑开,对不对?这个人知道自己嘴巴守不住,看见人家一说闲话,马上离开,不要去听。那这就叫完全要自己克己,克制住自己,你才能恢复“克己复礼”。其实这个“礼”并不是代表礼仪,其实代表你所有做的事情。你要克住自己,你才能严于律己,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成。所以知道自己哪方面不对,就要开始学会避开哪方面的人和事,明白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学佛不容易,人要学会克制 wenda20171222_2359

台长语:学佛难啊,不容易。只要你在这个人间,你到了人间这一天开始,你说哪会不难啊?!做人怎么会不难啊?从一个小孩子出生就很难,真的。不会讲话,身体发烧、难受,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你说说看,现在这个天气对人……澳大利亚前几天41度,热得那个样,昨天又冷,这种温差……墨尔本也是这样,一年四季在一天当中就显化出来了。白天的时候春天一样,温度很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三十五六度——夏;到了下午的时候——秋;晚上睡觉,夏天都得盖被子,叫冬。所以它一天就是春夏秋冬。人有时候只能学会克制,克制脾气,克制性格。



结束视频

念佛最好、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摄六根

广播讲座~8. 心境一如 都摄六根

 

大家知道,我们学佛,一举一动都要留心啊。我们学佛念经,一定要很诚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用心来学佛,实际上,心就是妙法,用心来拜佛、求佛,实际上就是使用妙法,念佛最好、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摄六根啊。六根是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啊。就是说,你要把眼睛、耳朵、鼻子等六根封起来,不要用意念去想它,这样的话,你脑子里才会有净念,这个念是干净的念头,因为你脑子里空了,好的东西才会进去,因为你脑子里没有肮脏的东西了,你才会有干净的东西进去,所以,我们要都摄六根,就是管住自己的六根,另外,我们要心无妄念啊,不要让自己的心有妄念,不要留有妄想的意念在心里。所以,当一个人念经的时候,还想着,我想做什么,我想发财,我想有钱,实际上,这些妄念一来,你的正念就没了,当你去除掉这些妄念之后,你的脑子里方为净念啊。所以,我们学佛要懂得六根清净。我们要克制自己的妄想纷飞,我们要懂得都摄六根,实际上就是克制自己的六根,让它清净,让它干净。那么,念经怎样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和与佛三昧呢?这个就是学佛最主要的问题。台长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首先要做到都摄六根,就是让自己的六根清净,不要去烦恼,好好管住自己的耳朵、鼻子、眼睛,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想的不要去想,去除妄念,都摄六根,这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与佛三昧,你才能奔上西方极乐世界或四圣道。




【PPT基础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基础课件】2-11、谈谈超自然的喜悦
下一篇:【基础课件】2-13、 业障缠身,解脱放下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3 15:16 , Processed in 0.047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