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8♪SJ2.01 守戒律是奠定能否成佛的重要基础
♪02989♪SJ2.02 守戒的重要性: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02990♪SJ2.03 戒律对人有帮助,不管了解与否要先守戒
♪02991♪SJ2.04 守戒也是功德
♪02992♪SJ2.05 增强戒力就是要有戒,要守住戒
♪02993♪SJ2.06 守戒的好方法
♪02994♪SJ2.07 守戒的人遇事不会紧张害怕,能随机应变
♪02995♪SJ2.08 可以求菩萨开智慧来加强“戒”、“定”
♪02996♪SJ2.09 惡习具有顽固性,守戒要少接触外尘
♪02988♪ SJ2.01 守戒律是奠定能否成佛的重要基础
———wenda20161211B_2446
听 众:師 父,您一直在讲守戒律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您能给我们广大的同修再开示一下吗?
臺 長: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弘法到人间。他走的时候,他的弟子跪在边上都在哭,说:“佛陀,您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说了一句话“以戒为师”。也就是说守戒律是奠定一个人成佛不成佛的一个重要基础,一个人守戒律,这个人一定能成佛。一个人为什么要守戒律?只有守戒律才会对人家尊重;只有守戒律才会精进;只有守戒律才会忍辱;只有守戒律,才会不停地改变自己,向菩萨奋进。守戒律就是我不该做的不能做,不该想的不能想,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说的不能说,这种就叫守戒。所以守戒律非常非常重要。一个法师讲的就是守戒律,他怎么能成为法师的?就是因为守戒。他不守戒能成为法师吗?我讲过,法师就像律师一样的,律师他本身就是守法律的,他不会做违法的事情,所以他才能做律师。对不对?(对的)
♪02989♪ SJ2.02 守戒的重要性: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shuohua20180223_1348
听 众:请问師 父,如何理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臺 長:供养是你的一种布施心,守戒的话,你要知道,本体坏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的菜坏了,你外面的汤再好有什么用啊?这道菜全部都是坏的、臭的,那你这个汤时间长了会坏掉的。汤能给人家解渴,就相当于你今天布施一样的,但是你汤里的料都坏掉了。比方说鸡蛋汤吧,你的鸡蛋都是臭的,时间长了,那你这个鸡蛋汤不是也臭了吗?(明白了。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意思是不是守戒是首先要做到的?)对啊,你今天是个坏人,不懂得守戒,你虽然布施了,你说算好人吗?(一边在做,一边在漏)对了。你守住戒的话,你是个菩萨,那你再做功德是不是无漏了?(对对对。就像昨天那个圖 騰,師 父说她做的功德都被她的嘴巴讲漏了)对啊,就是这样。
♪02990♪ SJ2.03 戒律对人有帮助,不管了解与否要先守戒
———wenda20171103_6850
听 众:我们讲“戒定慧”,守戒是第一位,但是我们其实有时候并不太明白为什么去守戒。学佛的时候,如果要是先了解了再守戒,和什么都不明白在守戒,这个在结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臺 長:我觉得都一样。我问你,你了解法律之后再去守法,和不了解法律你先守法,是一样吗?你现在还不知道红绿灯,为什么红灯要停,绿灯要走?你就算不理解,看见红灯先停下来,你就不会闯祸(对)所以你不一定先要了解它你才去守的,戒律到人间总是对你有帮助的。你先守着,以后慢慢理解不可以?先结婚后恋爱不可以的?(对。先守着,然后慢慢去了解。等到真的了解了,这个守戒是不是又完全不一样了呢?)当然了。了解之后守戒比不了解的守戒意识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法喜。因为当你了解一件事物之后,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灵会有感应,会有一种内在的法喜出现,明白去做这件事情(是的)所以很多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很开心的,他明明心中很明白。比方说像你们这些孩子很明白,我们电台里的小朋友知道師 父今天马上要讲这个人做错事情了,他假装地“哎,我不知道啊”,然后師 父一讲,心里开心窃喜(明白,師 父)
♪02991♪ SJ2.04 守戒也是功德
———wenda20160325_4955
听 众:我们知道念 經、放生、度人等都是功德。師 父节目录音开示,梦考通过代表守戒,也是功德。可是守戒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什么这些方面都会成为功德呢?
臺 長:守戒,很简单,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好公民,是不是能够帮助到别人?举个简单例子,你守戒,看见红灯停下来了;你不守戒,看见红灯闯祸了,是不是影响到别人了?大家上班迟到了。比方说,红灯你冲过去了,把人家撞了,人家残废了,你说说看是不是伤害到别人?守戒是不是利益众生?是不是有功德?(明白了。能够成为功德的事情也是由因果定律或者是天理本身已经定下来的吗?)基本上……人家说有天理,那是很高的位置了,因果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因果并不是说你是对和错,因果只是“种下因长什么果”,它是一种规律,并不是说是错是对的。
♪02992♪ SJ2.05 增强戒力就是要有戒,要守住戒
———wenda20141116A_1530
听 众:请问師 父,如何才能增强戒力呢?
臺 長:增强戒力,就是说要有“戒”,佛法说守戒,守戒什么?这种东西要知道多一点,这个要下地狱,那个要下地狱,那你不想下地狱,就不敢了!你做坏事的时候,懂得法律的人就不会做坏事啊,“这个,哎哟不行,要犯法的”,“哎哟,这个要坐监的”,他就不会犯法了。现在的人一定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就知道这个要下地狱、那个下地狱,他就不敢做坏事了。没有信仰的人什么都不怕!(師 父,是不是可以祈求请菩萨帮助我们,增强我们的戒力?)可以(帮助我们不要犯错误)这个是可以,但是有一点,也就是说你祈求得很厉害的时候,当你一有戒力的时候,你马上倒霉了,就是你违反戒律啊,所以这个有利有弊的。但是……当然了我是希望你们都跟护法神、菩萨请求啊。有一对夫妻告诉我,他们两个人都在守戒,两个人都想上天,跟护法神讲、跟菩萨讲“我们再也没有这种夫妻之事了”。好了,结果有一天开心得不得了,感情上好了,接下来第二天申请补助的钱全部没了,呵呵……这是他告诉我的,他说还有一次,出去差点撞车,回到家一个星期脖子拧不过来,痛苦吧?因为你自己求护法神看住你嘛,所以不要乱祈求,所以也不能乱许愿,乱许愿的话菩萨把你们当真的!因为菩萨都是真的,不跟你们开玩笑的。哪像人啊,吹牛随便的,现在的人吹牛眼睛都不眨的(感恩師 父开示!那我们是求好还是不求好?)如果觉得自己业力很重的话,当然求好了,情愿给惩罚的,护法神再惩罚也不会置你于死地的啊。最多给你钱扣掉,最多让你撞一下车,那至少说你还是在戒律当中啊!否则的话你乱来怎么办?乱来……你准备以后下地狱啊?(感恩師 父。我们求的时候……前段时间我也求菩萨,求关帝菩萨,我说“您大护法帮我斩除惡念、惡业的根,帮助我改正惡习”,这么求的行吗,師 父?)可以的啊。你这种求法只能到一定的时候有用,超过一段时间这个效果就没有了,你又不是叫关帝菩萨来消业障,是你自己要守住戒啊,你叫关帝菩萨消业障还是你消业障?(嗯,就请師 父帮我斩掉惡念,不要造新业了)哈哈……听得懂吗?不能造新业了。克制、克制、克制,我们不是动物啊!我们不能有欲望就要去做的。想吃了没钱也去吃,吃吃吃,乱吃吃得没钱怎么办啊?像买东西,非常想买名牌,没钱怎么办啊?很多女孩子就是啊,去做坏事了啊,赚了钱买个名包,身上脏得臭得要死啊。一个人不能做这种事情的(感恩師 父)
♪02993♪ SJ2.06 守戒的好方法
———wenda20160103B_0812
听 众:師 父好!(又被你打进来了。你厉害,你这个打进来绝对有菩萨保佑的)呵呵,我刚才在念准提神咒(因为你帮众生问,不是帮自己)我们佛子以戒为师,可是我们在戒的时候,尤其是不正的意念不断地反复,而每个人对于意念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让自己守戒,比如观想、念 經等等。師 父能否系统地给我们开示一下,让自己守戒的好方法。
臺 長:守戒的好方法,首先不要去碰让自己“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事情。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在守戒,守男女之事,你就不要去看女人,不要去接触。看见有个女人在房间里,你就离开;看见那个女人你想看了,你就头扭开不要去看;你明明知道今天跟这个女孩子要在一起,你千万就避开,说:“啊,我不方便。”所以你今天如果是在守钱的方面的戒,你就不要去看钱,离开钱。你今天想守名的事情,你就不要去为名为利,不要去跟人家谈,“我要去做这个官、做那个官”。所以你要想守什么戒,你就避开这个戒脱离它、逃开它、躲避它,都是一个好方法(哦,明白了)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很多人在守戒说“我要吃全素”,那只要别人有肉的地方、有什么的地方,我尽量不去,可以吗?(对)你说得罪人了,讲老实话,得罪人没办法的,有的时候得罪也得得罪啊……(是的)你可以用其他方法,今天我不去参加吃,但我可以送礼啊,对不对?(哦,对)我送点礼物给你,“今天我因为正好孩子有事”,或者找个善良正规的理由,然后你送点礼物,大家也不会怪你。人家一讲:“哎,他没来嘛?”“哦,他今天正好家里有什么事情”,人家也不会再讲了。过去这种事情……你说哪有忠孝两全呢?不可能的(是)有的时候你又要修心,你又要做菩萨,你又不想脱离人间那种烦恼,那你哪做得了菩萨?开玩笑了!(真的是,師 父说得对,谢谢師 父慈悲开示)
♪02994♪ SJ2.07 守戒的人遇事不会紧张害怕,能随机应变
———wenda20180128A_3813
听 众:请问師 父,如何做到遇到事情能够冷静地思考,随机应变?
臺 長:守戒,守戒的人就能随机应变。你不守戒行的?一个人要学会守戒(如何能够遇到事情不紧张害怕呢?)也是守戒。守惯戒的人就不会紧张了。比方说,碰到什么事情,你贪了就会害怕了,因为你怕贪不到。你恨了,你不能守戒了,因为你恨了别人,你怕别人来报复你,这个“怕”字在里边吗?你愚痴了,你就怕自己做错事情。这不都是“怕”吗?(感恩師 父)
♪02995♪ SJ2.08 可以求菩 薩开智慧来加强“戒”、“定”
———wenda20150906A_2157
听 众:戒、定、慧三位一体,当发现自己戒律、定律不够时,能否以“智慧”为突破点,求菩 薩开智慧来带动“戒”、“定”二律的提升呢?请師 父慈悲开示一下。
臺 長: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当你戒律不够、定力不够的时候,“慧”开不出来的。发不出来呢求智慧,求智慧菩 薩还是会帮助你戒、帮助你定。因为这是一个规律,你没有戒律、没有定力的话,你达不到智慧,求最后的智慧你还得要戒、还要定,其实菩 薩是帮助你戒,再帮助你定。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師 父慈悲开示!)
♪02996♪ SJ2.09 惡习具有顽固性,守戒要少接触外尘
———wenda20180909A_0237
听 众:師 父讲过,人人都具有惡习,并且具有顽固性。请问師 父,针对这种反反复复的顽固性,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克制和守戒?
臺 長:少接触外尘。为什么法师要出家?出家就是少接触外尘。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你今天网上左看右看,跑出去参加这个party[聚会],那个party,到了最后你肯定是一塌糊涂了(明白了。这种和欲望做斗争的过程,是不是需要非常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对,非常坚强,没办法的。一个人的毅力代表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任何一个修得成功的人,他一定有毅力的,没有毅力的人最后都是下去的多。你去看在生活上失败的人,他在意识上也是失败的,在行为上也是失败的(是不是越过去了,依靠自己的毅力守戒了,这个过程菩 薩也会加持很多?)绝对的,因为你已经有毅力了,你已经有愿力了。很多婚姻上失败的人,左嫁一个,右嫁一个,四五次婚一结……讲老实话,你就是今天婚姻失败了,你悟出来了,“我下次不结婚了,我就一个人像出家人一样清修了”,那这种人也是有毅力啊。人家再来跟她说媒,她因为记住了上次那种人间的痛苦,婚姻的痛苦,不能再这么重蹈覆辙,不停地搞来搞去了(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