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0

【基础课件】1-16、“善恶”与“因果”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1280
发表于 2024-3-15 05: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6、“善恶”与“因果”

 

人的天性本能有两种,一种是食,即天生就会吃。一种是色,即男女之色。都是本性在人间后所造成的——食色性也。碰到食色之后如何定?因为只有定,才能稳住食色。“欲中离欲,火中生莲”。在欲望当中离开欲,就像佛灯里的火中生莲一样,很难做到,这就是许多人做不到修持五戒的原因。欲中离欲,犹如火中生莲,在家修行要花好几倍的功力才行。和尚在寺庙里修行,比较清静,不接触外尘,不会遐想,而我们在家修行必须接触外尘,接触就会想,在家修行不容易啊,什么都要克制。师父常常告诫你们,要想定下来,必须持戒。持戒要配上一贴药,就是“慈忍”。一个人要想戒,戒掉自己身上的习气,一定要慈忍,即慈悲的忍耐。比如:非常恨一个人,如果能在心里想,其实这人也蛮可怜的,这慈悲心一生起,就不会恨了,这就是慈忍。

 

“意见”像颗钉子,越敲越深。我对你有意见说出来了,我无所谓,我不是存心的,可是别人就会种在心里。不要对人有意见,人常说“有意见讲出来就好”,那是骗人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这种“意见”一定会造成其他人“恨”的根基。

 

如果一个修行人把善恶分得太清楚,实际上这个人在犯一个大错误,即大瞋心。如果这个人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实际上这个人是有恨心。学佛的人不能把善与恶分辨的太清楚。因为人间的一切全都是假相,全是由因果所生。今世被人家欺负,是前世你欺负人家。如果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这么坏啊,要去为人家出头报冤,你这个恨心已经在心中种下了不好的因,会增加你的瞋心,应该明白这都是前世所造的因。前世所造的因,今世只有修心才能改变。把善恶分得太清楚,瞋心重,最容易上阿修罗道。阿修罗道男的瞋心重。女的痴念重,情痴。因为,前世男人对她好过,她就一直会迷恋。但如果真的投生到阿修罗道也是有福报的,阿修罗道也是灵体世界。佛教有许多护法神都是阿修罗道的,如果得罪了他也会发脾气,但大护法神是有善心的,所以人间善恶也是因缘果报的持续。

 

人间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因与果。师父教你们高僧传下的克制方法:谤我,要忍他;欺我,要让他;辱我,要避他;轻我笑我,要由他;贱我,要敬他。

 

如果你今天想做善事,是从心里发出的意愿,好的想法,好的意愿,那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因为当你有好的意念,从心里发出时,在你的八识田中就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是一种资产,是一种无声而又非常重要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外在的自由而没有内在的自由,是没有价值的。自由,即自在。外在的自由,比如:今天外环境很好,今天上班老板不在,无人管制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休息就休息,这叫外环境的自由。但是,当你坐在办公室时,有时候又觉得很可怜,没有事情做时,就开始惆怅或妄想,我的家人怎么样了?妈妈得重病了。老板回来会对我怎么样?会不会知道我今天的所作所为?感觉自己活得好无奈等等,这种内心的痛苦还有内心的无知,就造成了内在的不自由和无知;因此内在的罪恶、自私就会接踵而来,就会感到恐惧,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灵。只有内在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合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自由。外在的自由永远不能掩盖内在的不自由。

 

本觉与无明,非一也非二,实相无明,即是佛性。本来自己拥有的那个心,即是佛心,加上你现在对任何事情的不明白,不理解,实际上不是一和二,不是分开的,实属一个道理。我们的人身称为相,实相无明,就是我们的肉体是无明的,是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实际上也是佛性,犹如镜子染尘,也就是说你的本性被污染了,犹如水至起波。无明实性,就是说你的无明加上你的实性,你本来的实性就是实实在在的本性。虽然你的无明遮住了你的本性,但是,两个实性与本性实际上是同为一体的。犹如:太阳是你的本性又光又亮,光彩夺目,乌云过来了遮住了你的太阳,那你的太阳还是不是光明的?太阳还是不是很干净?乌云是你暂时沾染的许多习气,是你在人间所沾染的不好的东西,当这个乌云走掉之后,雨过天晴,乌云散去,阳光灿烂,你善良的本性就出来了。

 




金言法语


要想定下来,必须持戒。持戒要配上一贴药,就是“慈忍”。

 

学佛的人不能把善与恶分辨的太清楚。因为人间的一切全都是假相,全是由因果所生。

 

当你有好的意念,从心里发出时,在你的八识田中就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是一种资产,是一种无声而又非常重要的力量。

 

本觉与无明,非一也非二,实相无明,即是佛性。

 



相关开示


原文:只有定,才能稳住食色。“欲中离欲,火中生莲”。

Wenda20160318  01:10:20

如何持戒,要六根清净;学佛人不要浪费时间

听众:之前有开示过,对持戒方面,比如在异性方面的持戒,尽量不要去做……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有些同修平时在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候可以做到这方面,但如果平时在网上看点新闻或者看到女明星,或看到电视剧的话,突然间又感觉把持不住,是不是说明还是没有戒到根,没有戒到底,没有彻底,对不对?

 

答:对,完全正确。其实学佛人要六根清净的话,你怎么会净的,怎么会清的?就是因为你不接触外尘外染,五欲六尘你不接触。举个简单例子,有个歌曲《女人是老虎》,就是说这个小和尚生出来从来没看见过女人,他就不会脑子里有“女人”这个概念。你如果从来不接触坏的,那你脑子就没有坏的概念,简单地讲,你不要去接触就不会有这些事。

 

我举个简单例子,你刚刚在看台长的书,看得那种感觉是——学佛人应该高尚。突然之间你去看看那种八卦新闻“这个女的搞……”“那个男的怎么样”……看完之后你的心就散乱了,你这时候就觉得心里怪怪的,总觉得好像我不大对头,就这个感觉(也就是说平时还是要做到彻底,不要去看那些刚刚出来的电视剧……)哎,真的不要。而且像你们学佛的人,哪还有时间看电视剧?你们真的浪费时间啊,经都不够念。等到你哪一天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你再念小房子?来不及了,要功力的。

 



原文:要想定下来,必须持戒。持戒要配上一贴药,就是“慈忍”。

白话佛法11-44. 《忍辱的五个层次》

第五叫慈忍。就是慈悲的忍耐。首先,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遇到逆境来的时候,遇到侮辱你的境界来的时候,你不但不恨别人,你还会慈悲别人,觉得对方很可怜。“他在骂我,实际上他的心脏不舒服了,血压又高了,他会气得疯掉的。他在冤枉人、得罪人,他很可怜。这个人生气就是愚痴啊,愚痴的人非常可怜。”你不但不恨他,相反还觉得他很可怜。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种想法,师父经常这样想。如果有人说师父不好,师父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怜:他怎么什么都不懂的啊?他这样做是造业、犯口业,他以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时候,他病倒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业障所造成的。你要可怜他、慈悲他。

 

shuohua20180420_0427

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忍耐,忍耐就是慈悲

听 众:师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忍耐,忍耐就是慈悲,忍耐是由慈悲而来。”如何理解这句话?

 

台 长:“忍耐是由慈悲而来”,你想想看,一个人不慈悲别人,怎么忍耐得住?今天老公在家里发脾气了,她能够忍耐,那她有没有慈悲心?她当然有慈悲心,她觉得他很可怜,单位里压力太大了,回到家里要发泄,要宣泄他自己的这种气愤,他不开心。在这个情况下讲起来,你已经慈悲他了,你觉得他很可怜(对)很可怜之后你才能够原谅他,不跟他闹。这种忍耐不就是包含着慈悲的性质吗?(明白了)

 



原文:学佛的人不能把善与恶分辨的太清楚。因为人间的一切全都是假相,全是由因果所生。

白话佛法5-18. 《善恶本来即属因果》

善恶本来就是因果的一种。因为当你得到果的时候,你感觉对你好了,实际上这就是你种下的善因,所以得到一个善果。但是这个因和这个果,它本来只不过是善恶的一种,并不代表好和坏。这个问题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比如你对人家好,人家就对你好,你觉得是一种回报,是一个善事。实际上它并不代表是善事,只是说你对人家好了,你得到的回报是好,并不代表这个事情的本身是个善事,因为它也是自私的。你对他好了,他给你回报是好的。你也没有对全世界的人好呀?这本身不能说明它是一个善事。善事是对全人类、对全世界、对所有的众生都要有利益的事情。

 

自己要了解自己。一个人必须要自己了解自己。恶的来了,“哎呀,这是我的果报”。善的来了,“哎呀,我有好事情了,我感谢观世音菩萨,感谢观世音菩萨给我过去、给我现在,让我有机会能闻到佛法”。

 

Wenda20180909A  06:25

把善恶分得太清,会否产生瞋恨心、增加业障

听 众:有的人觉得自己黑白分明、嫉恶如仇,而且非常正义,这样是不是也算是把善恶分得很清楚?也容易产生瞋恨心,增加业障?

 

臺 長:要看的。如果你的境界只是到护法神,你是对的,你这人是正义感十足;但是你要做菩萨的话,就要变成慈悲了,你就不要把善恶分得太清楚,把善恶一切都看成是缘分了。境界不一样,当然你的理解力也不一样。哲学就是讲这个,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问题,就是哲学。你是菩萨,你是佛,当然带着慈悲看世界了;你今天是护法神,就带着嫉恶如仇看世界;如果你今天是人,根本看不出什么叫恶、什么叫善了(明白了)

 

雅加达法会问答20180312

学佛人能否对别人提出看法和意见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中的《善恶与因果》里说过:意见像个钉子,越敲越深,这种意见一定会造成其他人恨的根据。那我们学佛人是不是在工作或者在同修学习中,都不要提出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呢?

 

答:你们这个就是断章取义地学。举个简单例子,今天都是佛友,都是有境界的人,“我跟你提个意见”,你相信他,只要你真心不是为自己,没有去伤害他的意思,只是对事不对人,你好好地讲,对方能接受的,对不对?矛盾像钉子,越敲越深,是指那些还没有修心、没有觉悟的人。你越讲,“我们今天拿出来讲一讲”,讲完之后他就记住你了,“你这个人对我有意见”,接下来他可能对你越来越不好。那是指人间,不是指我们学佛人。

 

Wenda20120219  10:21

看不穿世情容易执着——人间只有因果,没有对错

听 众:我梦见我和孩子他爸又争执了,第三者说:“算了别争了。”梦醒后我觉得醒悟了:“为什么他要离开我?就是那个女的比我温柔,我总是跟他争理。”您说过:“没有道理——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你当老师你总是争理,谁听你的理呀?”您看我感悟对吗?

 

臺 長:当然对了,老师总是觉得自己有理,学生都是听他的嘛。做警察也是这样脸老板着,在家里也板着,老婆看见当然讨厌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和蔼可亲。学佛之后就懂了,在人间有什么道理可以讲的?都是缘分(台长,我能改好吗?您能给我一个好婚姻吗?)我觉得你还要好好地修,好好地改,因为开悟有时候是一时的——如果你开悟一世的话,你就是佛菩萨了。你要好好地悟,开悟一点不够,要开悟十点一百点,就悟透了。你现在可能开悟了十点,已经不错了,很不容易(我按您的作业修,已经整整两个月了,每个星期都有不同)你是老师,做功德的机会更多(我一直都在度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委屈、抱怨,跟抑郁症一样,后来读了您的邮件,一天一天我感觉真的是不一样)多看看台长的博客对你影响会很大的,你会越来越学得好的,我们学做人有时候都得看穿,这个世界很多事情看不穿的话你就会执着,就会迷失方向。

 



原文:前世所造的因,今世只有修心才能改变。……人间善恶也是因缘果报的持续。

【视频】179.一切都是因缘果报,不好好把握因缘就会产生果报(问答20170820)

Wenda20171105B 42:14

某疾病是灵性病又是遗传病是巧合吗

男听众:师父帮很多同修看图腾的时候,比如说“你的高血压是由于灵性病所致”,但是又很巧合的是,他的高血压又是祖上的遗传病。请问师父,这两者是巧合吗?还是有必然的联系?

 

台长答:有因就有缘,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很多是前世带来的,让你投到他家里,菩萨怎么会不知道他爸爸妈妈生什么病,身体不好?只要你投在他家里,你就有遗传,这个菩萨会不知道吗?地府的官都知道。那为什么还让你投在他家呢?就让你好好地吃吃这方面的苦,因为你上辈子在这方面不够检点,修为还不够,你就会有这种因缘果报出现(哦。那随后这个灵性也恰好是利用了这点来更加去……)你这点讲得对了。灵性全部是利用你身上最不好的地方做事情(哦,还是平时要靠我们去化解这个?)对。

 



中场视频

【视频】忍辱还债的人会一生平安!


原文:当你有好的意念,从心里发出时,在你的八识田中就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是一种资产,是一种无声而又非常重要的力量。

Wenda20180914 11:01

台长的加持种在八识田中,因缘到了就会显现

女听众:同修想问,师父对弟子的加持,包括在梦中的加持,有的是不是不一定马上显现?可能过了几年,弟子才感觉到。比如弟子不太孝顺父母,师父加持了以后,弟子也没有马上意识到和改变,过了几年之后,遇到了一些事情,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点化,开始孝顺父母了。这个是不是就是储存在八识田中,一旦某一天这个因缘到了,师父的这个提示就出现了呢?

 

台长答:对啊,完全正确。我先帮你把那个善种种到你的八识田中,等到你的因缘果报到了,你的八识田中这个就开花了,就像钥匙对上门号一样的。

 

Wenda111204  01:00:36  

常存善念也有功德

听 众:从马来西亚法会回来以后,我发愿每天都做一些善事,但是有时候时间比较紧,没有缘分专门去做。有时候遇到客户投诉,或者是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心里面想:我真的非常感激观世音菩萨给我的这个增上缘,让我忍下来了。我有一种感激,发出这种感激能不能也算一种善事呢?

 

臺 長:也是一个善念,一样的(也是一种善事对不对?)善念!不要老为自已,要多想想人家!(因为有发出这种念头,有时候很小的一件事情我也会非常感激,那这种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善事是吧?)一半,善念还没有到达行为那就是只是善念还没有善果出来(明白,最好还是要去做出来)对(那么有善念的话也算是有一点点功德吗?)有啊,有功德的(好,谢谢!)

 



原文:谤我,要忍他;欺我,要让他;辱我,要避他;轻我笑我,要由他;贱我,要敬他。

【视频】拾得与寒山的问答



原文:只有内在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合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自由。

【视频】画家的自由——舍去名利,回归本源


白话佛法11-20. 《心无罣碍 才是真修》

我们拥有了菩萨的智慧,我们才能用这种智慧进入菩萨的境界,才能到达彼岸。所以,拥有这个智慧,你才能来去自由,对不对啊?举个简单例子,你开车想快点,你想早点回到家,你想早点到公司去上班,你有你的自由,别人有别人的自由,你想在马路上自由地来来往往,你想不看红灯就开过去,反而越来越慢,而且会撞车,对不对?如果你想来去自由,你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懂得一个戒律,你才能开车自由?碰到红灯停下来,等到绿灯你再往前开,这个才叫来去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守戒之后的自由,而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你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自由,反而会增加麻烦。所以,你必须如理如法地学佛,你才能来去自由啊。

 



原文:本觉与无明,非一也非二,实相无明,即是佛性。

白话佛法3-25. 《业障遮不住本性,乌云遮不住阳光》

真如的本性、真正人间的本性就像太阳。你的罪障犹如天上的乌云,乌云可以遮住太阳。太阳是你的本性,等乌云过了你的本性又出来了。人有的时候很善良,这是阳光。但人在充满仇恨的时候,就是乌云遮住了他的本性。夫妻打架的时候彼此恨着对方,可以冲上去厮打。当看到对方被打出血时,心一下子就难过了。这个时候就是乌云飘过去了,你的本性显露出来了。

 

广播19. 让人间有更多阳光

我们每一个人不要以为看到人间人的生活百态,就以为人就是这么的丑陋,难怪有人会写书,说丑陋的某某人。实际上讲的就是他看到的片面的地方,他看到了乌云,他没有看到人真正的本性是这么的善良。台长今天说白话佛法就是要把人们善良的心激活,来激活我们上进的心,没有嫉妒的心,没有烦恼的心,让我们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的心。就是要让众生看到阳光,而不要看到乌云。有了阳光,我们才会觉得大地这么的美好;有了阳光,我们才能感到阳光滋润着世界上的大地万物。而当你看到阴沉沉的乌云遮住阳光的时候,你的脸也是阴沉的,连你家里洗好的衣服都不能晒出去,这就是你感觉不到阳光。所以,希望大家看到阳光,抛弃乌云,看到前途,抛弃烦恼,我们每一天都是向着阳光在走近,而不是迎接着乌云。

 

Shuohua20171222   12:43  

台长开示“本觉与无明,非一也非二”

男听众:“本觉与无明,非一也非二,实相无明,即是佛性。”[注:《白话佛法•一》第16篇]请师父点化。

 

答:“本觉”就是你本来应该觉悟的,你本性当中应该觉悟的。无明就是习气,因为我们过去生中带来的一些不好的无明习气,这辈子还在延续着。孩子生出来之后并不是每个孩子的智商都一样,从小就可以测试出来的:有的孩子就特别敏感,特别聪明;有的孩子生出来就会哭,其他都不会。这个本觉是什么?本觉是你内心深处的东西。无明就是你上辈子带来的。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要有本觉来慢慢地消除自己的无明习气,不让无明来骚扰自己的内心。

 

(后面解释“非一也非二,实相无明,即是佛性。”)“非一非二”,不是一,也不是二,就是说,它都是原本如如不动的,原来都拥有的。无明也是拥有的,那个本身的本觉也是本来就拥有的,并不是说“一”和“二”能生出来的。“一”和“二”就是说并不是后天能够……这个事情来了,那个事情“二”来了、“三”来了,不是这样,它本来就拥有的东西。

 



结束视频

【视频】如何理解“大善似无情,小善如大恶,行善要看果”!



【PPT基础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基础课件】1-15、谈“宠辱”和“牵挂”
下一篇:【基础课件】1-17、幻化空身与虚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00:48 , Processed in 0.0486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