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善念只有在菩萨的见证下才可以转成功德。 白 話 佛 法 1- 11 《 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23&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你去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是用心来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称为功德了。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时候,要有好的发心。 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从中牟利,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 人在学佛之后,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广播讲座1-18《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 》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真正的功德是悟出来之后,用佛性去做每一件事情才可称为功德, 白 話 佛 法 1-23 《 再谈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
一个善事可以成为一个功德,同样一个人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它也会变成福德,这就是你的境界,用有所住心去做还是无所住心去做,这就是我们人心的最根本的一个基础, 希望大家菩提心自然地生出,不为功德去做,懂得放下,做了就放下,不去斤斤计较人间的烦恼,体悟人生无我的境界,这就是你的学佛的基础。 视 频 开 示 第27集 《无所住而生其心》
wenda20120713 20:13
善事与功德的区别 问:功德是不是一定是在菩萨面前许愿之下才算?还是做的都是呢? 答:善事和功德要分清楚。善事,就是去做好事;功德就是当你发心,以菩萨的心,以佛的心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转化为功德了(一定是在菩萨面前见证下发心的吗?)不一定的,就是你做任何事情,你只要心中想着菩萨(嗯)举个例子,你扶一个老人,就是一个善事。但是你在想,这个是菩萨,这些人我要对他好,我把他扶过去,实际上就是让大家看到,我们要尊重老人,因为菩萨要我们孝敬父母亲,你这么一想,你把他扶过去就是功德(得懂了)
wenda20130726 28:12
发愿的同时已经得到菩萨的加持 问:假如说一个人需要念800张小 房 子,他在发愿的同时是不是已经得到菩萨的加持了? 答:他在发愿的同时一定得到菩萨的加持。如果菩萨不给他加持,他连这个愿都不舍得发的,因为人有劣根性,人的愿力是通过一种能量体激活,让他能够去做某一些事情的,当他没有愿力的时候实际上佛性不够,佛法的能量体对他还是不够;所以当他能够说“我要发这个愿”的时候,实际上菩萨已经在给他一种正能量了(懂了)
wenda20171119A 35:47 初善和真善有何区别;做义工时功德有漏的问题 问:師父,您在《白話佛法》第一册第十一篇“善事与功德的区别”里讲,“只要在佛菩萨面前许过愿后做的善事才算做功德,否则只是做善事”。而師父在《白話佛法》第一册第二十三篇“再谈善事和功德的区别”里讲“见性是功”。请问師父,两者差别的根本是不是境界问题呢? 答:就是境界问题。为善而行善,此乃初善。为自己学佛后的境界,为了众生,为了帮助、救度众生而行善,此乃真善。真善什么意思?真善就是已经完全脱离了善,已经是功德了。真正的善是什么?从本性来的。“真”是什么?真如本性。真如哪里来的?真如从第九意识佛性这里来的。 (師父,为做功德而去做功德呢?这是什么呢?)这也算有点功德的,只是这个功德有漏(漏多少?)漏很少(百分之多少?)我要举个例子,我才能跟你讲百分比。比方说叫你做义工,你在那里维持秩序,穿着义工服,应该得到100%的功德。但是,你今天要做这个义工,是为了孩子的脑瘫来做这功德的,5%的有漏,你拿到95%。如果你说跟大家说“你看我能做义工,你们都不能做了,你们年纪大了,都退到后面去了”怎么怎么,然后为了显化,“哎,大家站好了,你们……”好了,那功德漏掉10%~15%。你还是有功德的(師父,如果做义工贡高我慢,没有做不如理不如法,还有功德吗?还是業 障多了?)他只要不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他有一些贡高我慢,也就是10%,最多不到20%(明白了)所以我告诉你,只要做了义工,一定有功德。我们有些义工的领头,在这里讲东讲西的,你看他怎么各方面还是这么顺利,这么多人还是听他的?功德就算有漏,很少。你只要不要冲上去打人就可以了。 (師父,如果断一个人的慧命,这个業 障会增加多少?)那这个功德大损。比方说你知道这个人还在信,你完全可以帮助他,你在帮助他的时候不恰当,让他恨了,让他觉得丢脸了、没面子了,他不学了,那么你就损害自己的慧命了,毁掉他的慧命了。那不是一点点了,至少50%没了,很厉害的。所以很多法师度人一看度不了,他就“阿弥陀佛”了。佛陀当年在人间的时候,一看度不了的人,他就“善哉,善哉”。佛陀当年全部说“善哉”,那个时候净土宗还没出来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是“善哉,善哉”的(好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