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佛言佛语 2021-04-28」
《无为而为》
“无为而为”那是菩萨的境界。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是从“有为而为”到“无为而为”的转变。功德的圆满或有漏,最主要是看发心的清净。
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地去做,“有为而为”,那就会不圆满。
如果你做任何事情,是没有目的地去做,不为自身求福报,只为众生得离苦,“无为而为”,这种为了成全和帮助众生而发心,就能功德圆满。
所以学佛人要没有私欲地去救人,那你就远离四相,超脱了我相,成为无相布施。
不为功德而做功德,只为了救度众生去行功德,这就是菩萨境界的提升。
去除杂念无我相,
无为而为去行善。
不求福德有功德,
行善积德变功德。
人总是希望多做功德,但本身过分地追求功德,也会让功德有漏,会造成功德的不清净。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修得很好,一求就灵,福慧双修,家庭平安,诸事顺利,而为什么有些人你看着他在做功德,每天忙碌地念经、许愿、放生,但最后所求之事,均不能如愿,因为他是“有为而为”,已经让功德变成了人天福报。
带着目的去行善,总是功德不够圆满。
有时候甚至在行善之中,很难度到众生,而且让有些人对佛法会产生误解——以为每个人只要做点功德,就可以消灾解难。
这就让尊贵的佛法变成了人们求名求利所使用的一种方法。
平时拥有很多的心,去念经、许愿、放生,你就是在漏失功德;
当碰到有烦恼或业障爆发时,你就很难消业过关。
在家修行确实不容易,而且在家修行,很多时候人在红尘中打转,心随境转。
环境一好,开心了,就多做一点;环境一差,不开心了,就少做一点。这个也叫功德有漏。
所以发心非常重要,尤其一个念经做功德的初始心更不容易。你们如果不把这些搞懂,可能连脱离世俗的五欲六尘都很难。
世间欲望无止尽,
有为而为贪恋心。
放下名利智慧生,
清净圆满懂感恩。
问:《白話佛法》里谈到,做好事要能见到自己的性空,否则只是善报而不是功德。现在我们还在修,还没有开悟,是不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善,除了在佛前发心做的是功德,其他的都只是善事,都需要念功德宝山神咒来转换成功德?
答:用不着的。你今天是学佛人,念经,你做每一个善事,发心最重要。我已经跟你们讲过了,一个老太太要过马路,如果一个不学佛的人,“老妈妈,我来扶你一下”,他过去了,他就叫善事;那你是学佛人,你扶她过去的时候,你在想,“我们是学佛人,我们应该尊老爱幼,我们应该懂得慈悲,今天我们学观世音菩萨,我们把老人家扶过去”。那你说哪个是功德,哪个是善事?(听懂了)
2020年1月11日悉尼见面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