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才能真正接受上天托付给的重任。 白 話 佛 法 1-15 《谈“宠辱”和“牵挂》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95
相 关 开 示: 心越是干净,越是如如不动,你的妄念就会离开,心中就没有阻碍,就是经文中说的“无罣碍”,才能无畏。 无私才能无畏,空了才能聚集更大的能量。 白 話 佛 法 11-5《世间八法 征服执着 》
佛是感性和理性结合到最高点,不为自己去救人。他又最能够理性地用大乘佛法去救度全世界的有缘人。根本不为自己的人,才能够成为佛。 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就为自己着想的 人,他永远成不了佛。 佛是什么?一切众生,一切世界上有情众生,连鬼都要救,那才叫佛啊。地藏王菩萨到地狱去救恶鬼啊,那才叫最高境界,那才叫佛。 白 話 佛 法 3-5《法喜转换,战胜欲望》
Wenda20130816 38:11
在家学佛如何做到“没有罣碍” 问:師父说“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真正无私的人”,那么无牵无挂的心态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对什么都无所谓,对什么都能放下?我们在家居士修行如果说无牵无挂了,家里的亲人啊、长辈啊会不会觉得不孝顺?因为看上去好像不牵挂他们。 答:法师你尊敬不尊敬啊?你为什么叫他们師父啊?他们很多是半路出家的,他们有没有家?他们有没有孩子啊?他们结过婚吗?但是你尊敬不尊敬他们啊?学佛人应不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啊?否则为什么叫他们師父啊?師父就是要学生、徒弟跟他学的。人家法师有没有牵挂啊?不是没牵挂了吗?因为你的境界不到,你们是居士,你们没有人家的境界,所以你们会有牵挂。比方说你是小学生,刚刚学会加减乘除,你说要学开根、数学的方程式,你想要学大学以上的水平,你学得到吗?你学不到当然会受到很多阻碍了。人家说“你有神精病啊!刚刚学会加减乘除,怎么会读到大学的数学啊”,这是你奋斗的目标。什么叫牵挂啊?你走了之后有什么牵挂?在人间的一切你还带得走吗?没有了你还有牵挂吗?比方说小时候托儿所那些小孩子跟你关系都很好的,现在你还记得他们吗?有几个人跟托儿所的小孩子到现在关系还很好的?你对托儿所的孩子有牵挂吗?你以后如果离开人间到天上去还会牵挂人间吗?那是天人。如果你真的到了菩萨界,又是一种不一样的牵挂了,那是救人的牵挂。 (那我们平时有些事情……)你还罣碍着就不要去断掉,因为你现在是在人间,不能把家庭完全抛弃,你的孩子、你的家庭就必须顾。有些人学到后来不顾家庭本身就是偏差,因为你没到这个境界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啊?你走了,你想照顾家里、你想牵挂都没有机会了,那你当然一心一意好好修了。索性你出家了,离开自己的家了,你当然一心一意地好好修心、学佛了,你再挂着自己家里就错了。问题是你没有出家呀,你怎么能不爱这个家呢?那你的境界当然也没上去啊!道理都是一样的(做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指的是最后走的时候,真正的心里没有牵挂,是吗?)不对,理解错误。我说的没有牵挂,是叫你们精神上先要懂得以后什么事情都会没有的,等到走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放下了,现在就要学会放下。否则学什么佛啊?就是说现在在人间就要把很多事情看得穿。举个简单例子:你生小孩出来,你爱护到什么程度啊?越来越大,二十几岁了他要结婚了;三十几岁要生孩子了,不跟你住在一起了,你是不是牵挂少一点了?你还能像生出来时抱在身上那样牵挂吗?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在提升的过程,在人间要看穿事物的本质:要知道生出来就有一天会死的,就不会在人间这么执着了(我能不能理解成:我们精神上要明白本质是要放下的,不能牵挂,但是我们实际上的行为也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不牵挂他们)对了,实际上的行为只不过是在人间履行职责:是我妈妈、是我爸爸、是我孩子,我应该对他们关心,但是关心并不代表一直要牵挂,并不代表要完全抓在手上放不下。很多孩子到了最后,爸爸妈妈不放也得放下啊,因为离你而去了啊(明白)
Wenda20151011B 01:39 如何做到内心坚强,拥有菩萨的大无畏精神 问:有时感觉自己的内心软弱无力、怕吃苦、缺乏毅力,怎样才能拥有菩萨的大无畏精神,像師父一样内心坚强有力、无私无畏呢? 答:很简单,要有信力,要有信德——相信观世音菩萨,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相信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所感染,就是说“心不被境转”,这是学佛人的一个境界。外面不管发生了什么,你的心不要被转动,你这个人就永远会成功。很多人为什么会缺乏信心?因为听了别人说了。本来对自己婚姻很有信心的,因为听人家说她老公外面花花的,她开始失去信心了,天天闹啊、吵啊、跟老公搞啊……最后婚姻就结束了。你要相信,再怎么样人家有女人喜欢你老公,你也要坚持“他是真的爱我的,我不相信他会离开我”,所以你就活在自信当中了,你这个人当然天天有力啊。你还是像过去一样对你老公这么好,你说说看你老公会随随便便发神经离开你吗?就这么简单(明白了,谢谢師父慈悲開示!)
Wenda20130726 01:08:08
度 人时如何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丢失无畏心和慈悲心 问:弟子比较愚痴,師父说度人的时候要保护好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也救不了对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承受,度 人的时候如果对方的业很重,自己第一时间会想“哎呀,我能力够不够去度他,会不会怎么样……”但是師父也一直教导我们,我们要有大无畏心和慈悲心,如果思前想后有顾虑,自己的大无畏心和慈悲心就会慢慢地丢失掉,所以想问问師父,我们怎样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不丢失这一份无畏心呢? 答:实际上这个就要靠智慧的,有这个能力可以做这个事情,没有这个能力要创造能力去做这个事情,那就看自己的发心了。有些人为什么没有能力照样能够做出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呢?因为他的发心好,有些人为什么有一点能力,他就保护好自己不去救人呢? 师父跟你们讲的佛法里边的精髓就是这些东西,就是说我们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有决心、有愿力去做,而且这个愿力是真的,不是为某一件私事所缠住的。 比方说为了某一件事情我去许这个愿,这种人的愿力是发不大的,而且救不了人的。因为家里已经发生事情了,再说我去救谁救谁,能救几个人?如果说 “我今天是为公的,我就是要许愿发心,我就是要度人,我就是要学观世音菩萨”,这个时候菩萨会给你无限的加持力,就会让你通过一关又一关 (明白)一个是靠着自身的力量去许某一个愿,得到的愿力可能会很少,说我为了某一个事情我要许什么愿,这个愿力得不到佛菩萨的大加持,所以很难做到,还会有退却之心,这些就是为什么師父劝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不要去做;但是有些人是为公的、为众生的,这些人有大愿力,会得到菩萨的大加持,这些人就是把握时机大做功德。这是两个概念(明白了,谢谢師父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