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中离欲,火中生莲”。 白 話 佛法1-16 《 善恶与因果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96&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只有把人间这个虚妄心我执心,全部去掉,你只有把菩萨的心放在你的心中,你才是一个没有贪心(的人),才能照见虚空 拥有菩提心,……照见五蕴皆空,你就看见了,佛陀 菩萨在你的心中,那你的心当中就是净土。 《 觀心無心 心空境寂 》广 播 讲座(25)
定得下来的人,他不罣碍人间任何事情。 当你止念之后,你定住了一个正能量的念头,你的经文,念经的时候,已经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的一种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念头。 《 觉者觉心,远离颠倒梦想 》视频讲座(20)
诸恶莫作名为戒, 众善奉行名为慧, 自净其意名为宝,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菩萨身。 《 心地无乱自性定 》广 播 讲 座 (27)
离欲得慧识般若,世间有相即无相。 天明地明心也明,佛恩佛德佛光明。
佛言偈语
wenda20161211B 19:36 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 问:同修梦见跟师父对话,梦中他问师父:“人间如染缸,亦如荷花池里的淤泥,我们学佛如何能做到不染着,修得清净、纯洁之心?”师父法身开示:“靠戒律、定力。如一块白布泡到染缸里,当然会被染色;可是如果你在外部包上油布封好,染料就浸泡不进来,怎么会污染?戒律是什么?师父告诉你,你学佛学到现在,不是不能杀人、打人才叫戒律。饭碗里一粒饭都不能剩下,叫戒律;拜佛前洗手恭敬,叫戒律;尊敬师父,尊敬佛友、同修,叫戒律;不该拿的钱不能拿,叫戒律;看到人家有钱有名,不动心,不嫉妒,叫戒律;男女不乱七八糟乱来,叫戒律。有了钱又要车子又要房子,叫贪心不守戒。如果一个人成天不找自己身上的毛病、问题,总是想着‘是外环境不好,是旁边的人把我带坏的,我是受别人影响才这样的’,那么这个人修不好心,学不好佛。师父问你,如果你不惹坏人,人家来不来找你?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惹出来的,就算有人想带坏你,你有定力、有智慧,怎么会被牵着走?比如有人拿一块肉给师父吃,师父就不吃,就算他塞到我嘴巴里,我也要吐出来。他能强迫我吗?一切都是自身的问题。” 答:太对了!你去听好了,这就是师父平时的性格。只要做梦做到像师父的性格,就是师父讲的,一点都不错。师父的法身很厉害的,我度人就这么度的(都很有能量,能量满满)非常有能量。
wenda20150816B 44:28 修心就是修出佛性,不执著人间虚幻的东西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是否从修心的另一个角度讲,“菩萨不觉余事,只觉自己”,“因觉自心者,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与“不见他过,但见己过”是同一个意思吗,师父? 答:嗯,差不多(如果说从这样理解,那一切都是这颗心,其他的一切境界是一切幻化为业力所现,是吗?)对(好的。如果说只有心的感知才是真的,戒定修心,修出圆融智慧、修出佛性,恢复我们的原生态,同修这样理解可以吗?)可以。因为当人间看到的一切,其实万物唯心造,就是你的心在起变化。所以,修心修心就是把你这颗心修成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那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空幻的东西,所以你所看见的东西叫你不要执著,这就是道理。明白了吗?(明白)
Wenda20180624B 00:59 如何增加自己的定性 问:年轻佛子如何增加自己的定性呢? 答:学佛的人怎么增加自己的定性——守戒。为什么叫戒定慧?第二个“定”怎么来的?是通过守戒来的。一个人不守戒,定不下来的。守戒,就是要经过很多的辛苦,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要懂道理,人家跟你讲一件事情,你要好好帮忙去做,这样的话就慢慢守戒了。不该做的不能去做,你这个人就增加定力了,因为你经历得太多了,什么都懂了,你就会定得下来。明白了吗?(谢谢师父。那可不可以专门针对定性问题跟菩萨许愿念心经呢?)都可以。其实定力……你戒得好,你自然而定;你修得不好,想定也定不了。所以你看别人很稳扎稳打地做事,这种人已经经过了很多很多年了,他们已经养成个性了,做事情要么不做,一做就很认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