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5|回复: 0

【专题】二、为何要善恶俱不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023
发表于 2023-2-13 1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恶俱不思


二、为何要善恶俱不思?


善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1. 对善、对恶都不能执著,这些执著会给你带来终生的伤害,因为这些执著会让你离开佛理越来越远。因为你不懂得佛教的理论,你不懂得佛法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因为善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绝对是什么?这个事情你说是善良的,我绝对是善的。这个事情是不好的,是恶的事情,绝对是恶的。恶的事情是什么?恶的事情是你认为这个事情对你不利的,你认为这个事情违反常理了,你认为这个事情伤害到你了,你认为这件事情就是恶的。问题是你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你认为的事情它都有两面性的,善良的东西也有两面性。一个医生只管给病人吃药(开药方),不管病人吃的死活,这也是个好医生吗?……在没有绝对的事情之下,你最好不要太追求这些虚假的执著的东西,所以要打破人间的执著。

5-18、善恶本来即属因果

 


2.wenda20130726 49:05 

对善业的执着会造下轮回的因缘吗

 

听众:一个人执着于自己的善业是不是造成六道轮回的因缘?也障碍出离心吗?

 

 

答:实际上不会的。对善业的执着只不过境界不够高,绝对不会继续往下轮回,只能往上轮回。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一心只想做好事、做好人,只不过比雷锋差一点,雷锋做的好事不留名,而他整天想着做好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好人啊(好的,感恩师父)

 


要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不思善、不思恶,

3.个人的心要照见五蕴皆空,实际上就是要把自己在这个人间的一切看开、看空,因为你所看到的“五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你的心看到什么,你就会拥有什么。你的心没有去看到善良的东西,你的心慢慢地就会有邪恶。

 

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不思善、不思恶,

 

也就是说心中要干净,不管这个事情在你看来是善的还是恶的,实际上它都是有因果的。很多人说,“不思善”是不是有问题?“不思善”,本身这个“善”,你看是善,但是在事实上它可能是恶的。

 

学会原谅人家,心中要空,学佛人要无怨、无悔、无恨。学佛人怎么能恨别人呢?怎么能怨自己呢?我们如果想学佛修成,就得克制,要懂得一切随缘。

港澳马来西亚联线开示20151030

 


人间都是一种缘分,都是一种因果

4.吉隆坡法会问答图腾20170829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

 

问:臺長强调说,意念要时时守住,不要有恶的念头,也不要有善的念头,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但是守住意念很难做到,那可不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比如吃饭时,一直想“我在吃饭,好好吃饭”,或者想关于吃饭的佛言佛语。

 

答:没有智慧,增长愚痴。没有好好学,没有好好看《白 話 佛 法》。记住了,一个人的境界从低到高是不同的。开始的时候学佛,我们说不思恶,要广结善缘,要善。

 

等到你境界越来越高,你知道人间都是一种缘分,都是一种因果,没有一种是固定的,都是缘分。

 

而且这个好,在你现在认为做的是好事,几年之后可能你伤害到别人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当时觉得这个男的很好,你介绍给她,后来人家打得一塌糊涂,离婚了,人家就骂你这个介绍人。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恶缘有善缘,因为你当时以为是善缘,但是几年之后,可能就是恶缘。在这种境界之下,菩萨才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不要去想,是这个概念。不是叫你说:“哎呀,吃饭,就是吃饭,我要吃饭,拿筷子吃菜、吃米饭。”(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专题】三、怎样才能做到不思善,不思恶
下一篇:【专题】一、见到佛性 理解佛性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13:05 , Processed in 0.0746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