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看破缘起,才知法界无明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切的缘起原来是空的。你今天感觉到这个缘分来了,实际上它是空的。很多人问师父:“臺長,我什么时候有缘分呢?”我说:“八月份会有一个缘分。”结果在八月份真的有一个缘分,他去和人家谈恋爱。谈了三个月和人家吹了,这个缘就没了。所以任何的缘它都是空的东西。比如你的眼睛看到一个泡沫,明明是看见的,怎么一会儿没了。就像肥皂一样,天天洗洗洗,最后洗完了就没了。你看到五颜六色的汽泡泡在阳光下多么的美丽呀。嘭!嘭!嘭!一会儿全没了。你今天的感情好,你能保证它不破吗?破了不就是空掉了?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整天不肯脱,时间长了就会坏了,然后就扔了。这不就是看破,放下了吗?缘分都是空的。师父从来不去想人家对我会怎么样。我十几年的耕耘现在得到收获了。你们看到香港法會这么多的人,我根本不认识他们,他们个个都说:卢臺長你救了我们一家啊!为什么说是臺長救了他们?是因为师父所传授的这个法门,而且我根本就是靠广播弘法。大家才得到这个法,治好了一家又一家,所以众佛友有感恩心啊!你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你就一定能得到收获;如果你一边在耕耘的时候一边在想自己的收获,那你就得不到丰满的收获。这都是佛言佛语,是精髓。师父现在是把佛法的精髓都传给了你们。
要记住:求解脱可以成佛。人要懂得求解脱才可以成佛。要看破缘起的性空。如果你看不破一个缘分来了它是空的,它的本性是空的,那你就麻烦了。比如一个很贫穷的人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皮夹子,里面有一万块钱。你要看到这件事的本质。丢掉这个一万块钱的人,他一定是要报警的,警察一定会查吧。这接下来你就麻烦了,对不对?所以你要看到它的性空,所有的缘分。今天你看到这个皮夹子里的一万块钱,“哎呀,缘分来了!哎呀,发财了!”你没有看到它的本质。本质就是最后警察找到你这里来,钱拿回去,说不定还会给你定一个什么什么不好的罪名。要懂得看到底。你们看问题就是太片面,看不到底。所以要记住,看不出缘起的性空就会落入执著的陷阱。因为你看不到底,你就会非常地执著。师父把刚才的例子继续给你们举下去:刚才捡到一万块钱了,他就执著了。因为他没有看到警察会找到他,没有看到人家多么着急,他脑子里就想了:“这个又不是我偷来的,也不是我抢来的,当然是我的了。”他执著了吧?等警察找到他的时候,还理直气壮地说:“怎么我不能拿?是我捡到的,怎么不可以拿吗?”和警察狡辩,最后被关进去了。这个就是执著了,死认为这个钱是我应该拿的,因为没有看到它本质的东西。明白了吗?
师父给大家讲,一个人太执著永远不能出离他的业障。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想不开的话,这个人的业障就是很深的。什么叫执著?就是不停地认为这个事情自己是对的,不停地认为这个事情自己做的是对的,自己说的是对的,自己想的也是对的,实际上明明就是自己不对,自己还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是执著。那么在不知道对不对的时候你也不能去执著。如果自己不能判断自己的事情能否做的时候,你就不能去做。误认为自己是对的,也叫执著;误认为自己永远是错的,也叫执著。坏就坏在前面讲了一个字,叫“误”认为。有这个“误”字就叫你执著。你看问题不清楚,思维不清楚,行为不清楚,你这三不清楚就叫执著。所以就陷入在执著里面,就是出不来。就像很多人你给他讲,“你不要这样了”。“我就这样”。“你不要这样了,大家对你不是这个意思,都是为你好呀。”“我不行,他们就是这样害我的。”这就叫陷入到执著里面了,出不来了。想不通,执著了。因为你陷入到了执著里面,你就无法逃脱人的命运。实际上人的命运就是太硬了。执著呀!比如过去有多少人被人陷害时过于执著,“我就这样了”。好了,被打死了。对不对?人不能执著,必须要认。很多事情就得认。比如老板讲我不对,我就认。有什么道理可以讲的?
法界无明,等于没有止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当中,因为这个世界是空的,因为大家都不明白,因为这个世界人人都在追求欲望,人人都在执著,人人都在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人人都在为钱,什么都可以不要,脸都可以不要了,所以大家都在这么做,所有的无明充斥着这个法界,所有的人都是稀里糊涂的。听得懂吗?就像有些喜欢战争的国家一样,人人都喜欢打仗。为什么?因为他们人人都恨,人人都是无明。不明白啊,什么都不明白。如果他们明理,什么都想明白了,他们会打仗吗?他们明白打仗打到最后会贻害他们的后代吗?如果他们都为自己的后代想一想,打仗打得连学校也没有,孩子书也没有读,什么好的教育都没有接受;如果父母被打死了,孩子就没有父母了;如果孩子被打死了,对得起孩子吗?如果能这样想,他们还会再打仗吗?因为他们没有这么想,这就叫无明。那你说一个人无明、两个人无明也就算了,那么一个国家里都是无明,这就是无明国了。所以要看破,要放下。因为无明是没有止尽的,如果一个事情没有止尽的话,那就不要再去做了。明白了吗?有止尽的事情,那就是超脱六道轮回。而无止尽的东西就是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你去追求它有什么用呢?今天你好像结束了,明天你又没有结束,后天好像没有结束,大后天好像又结束了。就像很多夫妻吵架一样,一会儿好得不得了,过一会儿又吵架了。恶缘是要看你的频率的,对不对?如果你有灵性,吵吵就算了。如果真的两个人的性格、脾气不好,那就是天天吵架,吵到后来就无无明尽了,没有结束了;吵到老死了,无老死尽了;下辈子再做夫妻,再吵;吵完之后下辈子再做夫妻,再吵……有尽头吗?是没有尽头的。你们听得懂吗?我们的讲课也是“无无明尽”的,因为我们也是每星期三来,这个星期三不来,下个星期三再来。对不对呀?讲给你们听就是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要好好学佛学法。
师父给大家讲,要弘法、要利生不容易啊。人家给你耳朵里讲什么,你要坚持理念,不管讲什么,听过就算了。人家给你讲什么,你听了,你的烦恼就出来了。实际上你就是受到了人家的恶气。如果你的老公在家里跟你搞事情,你被他搞得稀里糊涂、烦恼顿生,实际上你就是没有定力。如果你的老婆天天在家里跟你搞事情,搞到后来你稀里糊涂、脑子不好,实际上你也叫没有智慧。对不对?你们说师父会被谁搞得稀里糊涂吗?我会听谁的?我听菩萨的,我听观世音菩萨的。如果你想做一件什么事情,如果师父不接受的话,你们可以求观世音菩萨,让观世音菩萨来改变我的观点,那你就成功了。有志者,事竟成。明白了法界无明,等于明白了一个真理。在法界,用人的思维很难改变现实。通俗地讲就是在什么层次做什么事情。脱离了人道的烦恼,就是层次和境界的提升。只有上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用高层次的境界才能脱离低层次的杂念和烦恼。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
金言法语
一切的缘起原来是空的。......求解脱可以成佛。......要看破缘起的性空。
法界无明,等于没有止尽。......有止尽的事情,那就是超脱六道轮回。
脱离了人道的烦恼,就是层次和境界的提升。只有上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用高层次的境界才能脱离低层次的杂念和烦恼。
相关开示
一切的缘起原来是空的。......破了不就是空掉了?......求解脱可以成佛。......要看破缘起的性空。
Wenda20180429B 28:34
关于断灭
男听众:师父,涅槃和断灭的区别是什么呢?
答:实际上是人的两种想法。一种人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结束了,“断灭论”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人死了就没了,他就觉得这个世界人去屋空,人走就没了(断灭和往生是一样的意思吗?)不是,断灭是一种论调,过去有些学佛人说断灭——没了,空了,结束了。实际上它里边还是跟顽空有关系的。
我们说空性,为什么叫空性?空性实际上没有方位,没有永久的,菩萨就是用空性来告诉我们,要知道所有的一切法如幻本质。《金刚经》也说行住坐卧都要懂得空,它是一种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说有吗?有啊,像电和露一样的。但是你要是不好好地“作如是观”,你就觉得它是真实的,实际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它只是一个概念。
Wenda20191013 17:17
师父法身开示:最好不要拿佛友送的食物;功德看不破一样轮回
男听众:师父,有一期图腾节目里您说一个佛友嘴巴不好,得罪人,贡高我慢,别人供养她吃的。这个佛友听到录音后很害怕,马上求菩萨,说平时她帮助别人,有的佛友感恩她,给她一点吃的,她大部分都分给佛友了,但是自己也带一点回家吃了。她听完节目后心里很着急,慢慢定下来以后,师父法身来了,给她开示了一些,她把这些话写下来了,师父您听一下:
“没有什么,师父就是让你们好好修,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收人东西这的确是对修行的持戒心很不好,要改正,没有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东西收到了就发出去,不要自己留一点,要全部布施出去,这是第一点。最好不要拿,因为佛友发心是佛友的心思,你可以马上当着佛友的面告诉佛友:‘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不能全拿。’你当场分掉就好了,不要自己拿一点点回家自己吃。小小的事情都会有业障产生,要如理如法。口业也是自己说话不考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会说的时候比谁都会说;一不开心了,说话很不注意,很得罪人。你记得你是菩萨,菩萨是圆融的,菩萨不想在人间造一点点业。所以说话要当心。贡高我慢是修得好一点的,就想说什么说什么。‘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不行的。要低头,要放低自己,要更加地谦卑,越有文化的人应该越恭恭敬敬,低调一点。在周围佛友的身边,少说一些自己的功绩和功德。平平淡淡一点,要放下,看破名利,功名利禄不可得。功德看不破也是名利,一样地轮回。自己要低调。身边的佛友也是很高调,很多事情不说,最后也是别人都知道了,时间长了,搞得大家都说你不好。自己好自为之,自己看,如理如法最重要,别人的发心是他们的心,你可以不要,或者当面转赠他人,不要拿回家。让别人以为你是在布施,懂了吗?尽量做到干干净净、清净无染修心,好好修吧。同修之间要相互监督、督促,一定要相互关照,有了问题别憋着,一定要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好了,好好修吧。”请问师父,上面是师父法身开示吗?
答:是的(感恩师父)师父真的是很喜欢管事,这个是的(师父上面开示“功德看不破也是名利,一样地轮回”,这句话真的是点醒我们。如何理解“功德看不破”?是不是执著于功德?)对啊,看不破就是执著于功德。“我做了这些功德了,我这个不得了了,我一定成菩萨了,我可以指责你了,我可以帮助你了……”这一切都是贡高我慢,会让你轮回的(是。有的佛友有时候给我们东西吃,能不要一定不要;如果实在推不掉,要了,我们必须分给别人。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如理如法地去做?)人家分给你的话,你要随喜的,你拿是可以拿的;尽量不要拿(但是要分给别人?)嗯,分给别人,“你拿一点吧”,给人家一点吧,那这个发心就不一样了。一个是你私人就收下了,一个是大家接受供养,听得懂吗?(好,感恩师父)
法界无明,等于没有止尽。......有止尽的事情,那就是超脱六道轮回。
Wenda20180427 01:17:10
如何理解十二因缘中的“无明”
答:实际上,无明因为有它的基础。比方说你上辈子的根基不稳,或者做错很多事情,会造成你这辈子的无明习气。因为有时候人就是活在无明当中。我们刚刚生出来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是不是无明啊?什么都不知道,对不对?(对)无明,就是一种不理解、不了解。无明实际上用高深的佛法来讲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意识的心,我们没有了解自己本身意识的心的虚幻。因为无明就是无始无明,没有开始无明,实际上就是一种轮回的意念。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对于盲人来说,无明就是看不到光明,对不对?(对)如果他看不到光明,但是别人告诉了他光明,别人告诉他太阳是怎么样的,电灯是怎么样的,你看到前面一片光明的时候,他虽然眼睛看不到,但他的心看到了,那么他就脱离无明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真的很可怕,一个人的无明会断送自己很多很多慧命的)实际上无明就是你把自己的心关闭住了,因为你无明的话,你会堕落,你会阴暗,你就会没有悟性,会没有一种光明。无明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有,很多人执著、不买账,觉得自己是对的,实际上在呼吸之间你都有无明啊,对不对?(对)呼吸都不会呼吸。所以佛陀说过,一切痛苦都产生于无明(对,因为十二因缘之中的第一个就是无明)人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偏见和执著,因为我们人不知道、无明,所以才产生了“我对他有看法,因为他怎么样”,你不知道如果你了解他,你会讲他偏执、固执吗?所以苦就由此产生了。你不了解,因为你无知,所以你产生了偏见和固执,苦就产生了。所以佛陀说一切痛苦产生于无明。实际上这个无明就是贯穿于我们三世轮回,我们不理解,所以我们才在三世轮回当中不停地投胎、在无明当中转换,所以这个真的是很可怜(是的,明白了)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无明,见知佛性,要见到自己真正的佛性(对,我们要跟着师父好好去修)
Wenda20190203B 05:59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女听众:师父在《白話佛法》第一册里有一篇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请问师父,“一品无明”是指一种无明吗?
答:“一品无明”,实际上应该指一种或者一类(请问师父,众生有多少种无明要破除呢?)你说呢?(好多)身上的毛病多得数也数不清,八万四千啊,所以才会生出八万四千种法门来救度(明白。现实生活中,众生迷惑吃众生肉,学佛人许愿吃全素、守戒律,破了吃荤的无明;出家法师戒律多达300多条。请问师父,是否守一个戒律就会破一种无明呢?)对啊,你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傻姑娘,稍微有点开悟了(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所以师父一直说,为什么守戒守得越细,我们越容易破迷开悟)对啊。如果你破无明,实际上就靠守戒啊,因为你不懂好坏,你先守戒再说。因为你的贪瞋痴在你的精神上起作用了,它就会障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让我们对人间的事物不明白,产生种种分别心(是的,师父。今天突然间有一个场景,让弟子感觉到我们这个无明真的是特别特别可怕。从生活中就能感觉到,我们的无明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你想想看我们人的一生多少无明啊!什么都不懂(是)你看看抓进去的人全部都不懂的。很多人一辈子很聪明,到了最后出事了。为什么?就是不懂啊!
(对,不懂。请问师父,我们怎么去破无明呢?)怎么去破无明?要增长智慧你才能破无明(师父也曾经开示过,要先达到声闻、缘觉道,是要破见思惑;凡是达到菩萨道,是要破尘沙惑;要达到佛的境界,就是要破无明惑)对啊(是否我们只要在人间就无法破无明呢?)在人间的话,你学菩萨,学到菩萨了,就完全破掉自己的无明了。“尘沙惑”你都懂啊?说明你还是学点东西的(师父您讲过的,感恩师父。真的是要好好地懂一些道理)要好好修的。学佛里破“尘沙惑”的话,就是说一个人对什么事情都要放得下。实际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称为“三惑”(明白了。弟子也向师父忏悔自己放不下,要放得下,就觉得搞来搞去真的是很烦的)你说说看有什么好搞的?(对)迷惑啊,迷惑才会去跟人家搞来搞去的(对不起,师父,弟子忏悔)你说说看,你们一辈子跟人家搞了多少?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又犯“见思惑”,又犯“尘沙惑”,再犯“无明惑”?(是)因为贪瞋痴,这个是根本迷惑了(明白了。对不起师父,要好好地修)
脱离了人道的烦恼,就是层次和境界的提升。只有上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用高层次的境界才能脱离低层次的杂念和烦恼。
Wenda20180603A 06:51
不要被人间是非缠绕;如何破无明
臺長语:一个人学佛,最重要的还是师父经常跟大家讲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缠住。我们在人间总是有是是非非,被是非所缠绕。被是非所缠绕的人就是不懂得珍惜啊,因为你没有珍惜自己这么短的生命,你还在是非当中搞来搞去,想想看,你的生命多短!要知道,以后还有未来,心胸要怎么样地宽广,像大海一样,那么就要随缘了。是非只能让你增加烦恼,不能让你增加智慧。破无明就是一种智慧,就是一种般若,怎么样能够破无明呢?就是心要正。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心正佛做主,心不正魔做主。一个人怎么样能够心正呢?正能量永存,就是菩萨的思维在你心中,比方说,菩萨的思维,尽量用慈悲心去对待人家。
Wenda20200626 11:55
是否应发愿往生心灵净土;要多看别人不容易之处,理解对方
男听众:《佛子天地游记》中,关帝菩萨说:“你看童子一念经就能被菩萨带去净土听闻法音,听这么多佛菩萨开示,多么法喜,你们也应该发愿往后肉身灭度后,能够与我们这么多的佛菩萨在一起,让我们学佛念经的人都能融入宇宙虚空,看破红尘幻影,还你心灵净土,这才是极乐世界啊!”是不是我们应该要发愿往生心灵净土呢?
答:你可以发愿,可以不发愿,都是你的觉悟。就像你今天愿意做好人,也是你的觉悟;你今天愿意做坏人,也是你的觉悟;你今天愿意原谅别人是你的觉悟,你今天说“我恨别人”也是你的觉悟。这就是要看你自己的觉悟高低了,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别人、原谅别人,他心里会舒服很多的,否则的话他心里会难受。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凭良心做,看看人家不容易。一件事情发生你不要看现在,你要看它前因后果,人家过去……所以很多夫妻吵架,我经常劝他们,我说你看看你老公过去对你好不好,或者你老婆过去为什么对你这么好,为什么后来会对你不好了呢?你想一想跟你有没有关系,人要讲良心的。所以师父经常劝人家,很多人听了之后心里就平静很多了。希望大家都要懂得拥有智慧地活在世界上,比无智不知道要好多少,要有智慧的。
白话佛法精选
十一《30、在缘生缘灭时我空》
佛法中的因缘认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的,空到最后连“我”都是空的,所以叫“我空”。师父问你们, 你们生出来的时候有名字吗?你们来到这个世界,又不是说带着名字来的,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叫“我空”。然后,一切法也为空。你们说,这个世界上哪一件事情不是空的?爸爸妈妈做你的父母亲,最后爸爸妈妈死了,也就空掉没有了。
......
学佛人要懂得利他,就是帮助别人。如果一个学佛人不能利他、帮助众生,你就永远不会“我空”,你的想法不会空的,所以“法”也空不了。很多人很执著, 觉得自己学了这个法门,学了那个法门,觉得自己怎么样了,所以法门跟法门斗来斗去,实际上这就是执著。你的人都没有了,哪有法?举个简单例子,你都感觉自己隐身了,哪来的衣服啊?衣服自然也看不见。我们学佛人连自己要修心的心都要明心见性,变为无我。
佛言佛语八
虚幻中的人间意识是幻化空性,缘起性空的空识才是般若真谛。意识的存在铸就了业的轮回不亡。能量从智慧和开悟中聚集。
中观中道,三解脱门——视频 开示第36集
要空非空,有非有,即空即有。就是你要空,并不是空的。你心中要空吗?希望要空,但是又不完全是空的。有非有,你心中说“我有这个佛法,但是我又没有”,实际上这个佛法已经进入你的阿赖耶识了,已经进入你的生活中了,你的生活就在六波罗蜜中。所以即空即有,好像空又好像有,好像有又好像空。实际上,你已经运用在空性的实践中。佛法的奥妙之处,就是让我们想通、想明白,想空,看得穿。非空非有,好像空了又好像没有。就像你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个家,但是这个家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就像法师,他们曾经有家,但是他们出家了,他们过去的家有没有?似有非有,非空非有。你才能真正了解到般若性空的缘起,就是真正懂得了,这个缘分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空的,“我完全明白了,我现在想通了,因为我本性理解佛法,人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一切无常,它是空性的,你懂得了这个道理的缘,就叫“缘起性空”。